莫文莉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市第十小學,寧夏 中衛(wèi) 755000)
在新時期,小學音樂教學也跟隨著時代的腳步不停地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水平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很多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也逐漸得到了應用。通過對小學音樂課堂調(diào)查現(xiàn)狀的觀察和分析來看,以興趣為引導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前景非常好,并且對于教學就有很大的價值。但是興趣教學的順利實施并不容易,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阻礙著教學發(fā)展。所以亟需探究出具有可行性的興趣教學法來促進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生成。
興趣教學法在當代的教育中是一種比較流行的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在很多學校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興趣教學能夠帶動音樂教師進行充分的思考主動進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并且有利于教師深度挖掘音樂教材中的精髓,深化教師的音樂專業(yè)素質(zhì),進而能夠便于教師利用更好地教學策略對小學生的音樂學習進行綜合的培養(yǎng)。
實施興趣教學法的初衷是調(diào)動學生對于音樂學科的積極情感,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開展實踐教學時,由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不強,使學生的具體課堂表現(xiàn)過于機械和被動,無法為興趣教學提供施展的空間。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很多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教學情境十分僵化不靈活,不僅耗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還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共鳴,無法使教師更好地對課程知識做好延伸,也會讓學生降低學習的熱情。這樣的強化情境不利于興趣教學法更合理地進行應用,還會嚴重制約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讓興趣教學法失去了最終的應用價值。
當前小學生無論從對音樂的感知還是對于音樂類型的喜好和品位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對學生進行簡單重復教學無法提高音樂教學的品質(zhì)。而實踐教學活動較少,使興趣教學嚴重缺乏實施的載體,也讓提升學生的音樂興趣成為空談。
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是為了營造出一種貼合學生內(nèi)心情感需求的學習氛圍,能夠起到引起學生情感共鳴點燃學生學習熱情的作用。所以在創(chuàng)設(shè)音樂教學情境時,教師要結(jié)合教材中具體的曲目靈活地進行開展。
在《大風車》這一曲目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用彩紙折成漂亮的風車,在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為學生們播放小朋友們拿著風車快樂奔跑的場景,讓學生在這種氣氛的帶動下,拿著自己手里的彩色風車,搖著頭快樂的開始唱歌。這樣的教學方式,無論是教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會變得輕松愉悅[1]。
據(jù)調(diào)查顯示,互動課堂是比較受小學生歡迎的課堂模式[2]。小學生受到年齡和心理的影響,他們更喜歡活躍的課堂氣氛,喜歡和老師打成一片,自由地在課堂中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出充滿趣味性的互動課堂,在課堂中讓學生們表現(xiàn)出自己的活躍性,盡情地表現(xiàn)自我、彰顯自我魅力。
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什么類型的歌曲最好聽?”,“你喜歡單獨唱歌還是和大家一起合唱”的問題和同學們一起進行探討。教師在和學生們探討的過程中要記錄下學生們的歌曲類型喜好以及大家存在的差異性,便于今后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并且這種尊重學生想法的教學會得到學生的支持與喜愛。
學生群體音樂興趣有一定的群體特征,但也存在著個體上的差異[3]。通過上文的趣味性音樂互動,教師對學生喜歡的音樂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學中,便于教師更加明確選擇音樂的方向,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開展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得到更多的快樂體驗。
例如,在了解了同學們的喜好之后,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ABC 三個小組,以“歌曲接龍”的游戲來開展實踐活動。如,以動物歌曲為例,學生們可以將學過的《螃蟹歌》《大鹿》《米老鼠進行曲》《螢火蟲》進行演唱,一個小組接一個小組開始唱歌,當然學生也可以唱教材之外的和動物相關(guān)的歌曲,直到其他小組想不出歌曲,留下最后一組為止。這樣的教學活動既能夠讓學生復習學過的歌曲,也能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樂趣。
結(jié)論:小學音樂教師是開展教學的主要引領(lǐng)者,所以無論從創(chuàng)建興趣教學法的具體操作方式還是對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學科的喜愛程度上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反思并改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學生的興趣為引導,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快樂的音樂課堂,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