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常州市武進區(qū)劉海粟小學,江蘇 常州 213000)
習總書記寄語少年兒童:“生活靠勞動創(chuàng)造,人生也靠勞動創(chuàng)造。你們從小就要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幫著做,公益的事爭著做,通過勞動播種希望、收獲果實,也通過勞動磨煉意志、鍛煉自己?!眲趧邮鞘澜缟献罟鈽s最幸福的事,但當前家長的溺愛,學校教育缺失,社會環(huán)境使然,孩子的勞動意識正在慢慢淡化。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應該以學校教育為輻射,引導孩子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加強勞動教育的理念,行動起來,做一個會勞動、有溫度、懂幸福的新時代好少年。而三年級學生的生活視野逐步打開,已經(jīng)開始從關(guān)注自我到關(guān)注他人、社會,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勞動者并感受勞動價值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和思考還不夠,無法體會勞動者在勞動中的辛苦和快樂,沒有深入探究勞動的價值意義。因此,讓學生親近具體可感的勞動者,才能真正從心底產(chǎn)生尊重勞動者的情感,并轉(zhuǎn)化為尊重勞動者的行為。
新時代勞動教育強調(diào)教育與勞動相結(jié)合。在這個“超長版”的寒假,為了讓孩子們在居家學習之余,能有目的、有計劃地參加勞動實踐,出力流汗,實現(xiàn)知行合一,獲得身心全面發(fā)展,我校組織各班學生開展了云端班會。云端班會共分為四個議程:觀看抗疫視頻、連線一線家長、動員居家勞動和學唱感恩歌曲。
會議伊始,組織學生觀看疾控中心宣傳視頻,讓每位同學清晰地了解了開學前必須掌握的防控知識,讓其知道防控細節(jié)的重要性?;顒拥牡诙h(huán)節(jié)連線抗疫一線家長。愛心醫(yī)生媽媽用溫和語言,講述了她在抗疫一線的日常工作,云端那頭的孩子們紛紛給愛心媽媽及她身后的醫(yī)護人員豎起了大拇指。當同學們在沉思著責任與擔當時,活動進入了第三環(huán)節(jié)動員學生居家勞動。因為學校里很多孩子的家長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也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已經(jīng)復工復產(chǎn),借此次班會,讓孩子們體會家長的不容易,同時利用這段居家的良好契機,培養(yǎng)孩子們在家勞動,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邀請幾個學生分享了他們的一天居家生活,學習之余,能干地他們每天都自己整理房間,為自己準備簡單的午餐,同時還會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孩子們也紛紛表示,在這個超長假期中,已經(jīng)學會了烹飪幾道簡單的菜肴。隨后,號召其他同學也能體諒爸爸媽媽工作的特殊和辛苦,能夠?qū)W會照顧自己,學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體會生活的樂趣。會議的最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一首手語歌《聽我說,謝謝你!》,感謝最美的白衣天使,感謝親愛的爸爸媽媽,感謝堅持努力的自己。至此,整場云班會達到了情感的高潮,感恩、責任、獨立的種子已埋進了孩子們的心田,悄悄萌芽,生長!
在學校里每個班級就是孩子們的家,家明亮寬敞潔凈,就能讓人心情舒暢。開學前的大掃除,必不可少,讓孩子們參與到活動中來,用行動去體驗成功的快樂。看著一塵不染的窗戶,看著排成一線的桌椅,看著能映出人臉的黑板,看著亮堂堂的地面……幸福之感油然而生!當然干凈的教室不是光靠打掃就有用的,而是要靠每個人的自覺,好習慣要從一年級抓起。例如剛?cè)雽W的小朋友,不會管理自己的東西,值日生掃地總能從地上撿起一大把鉛筆,仿佛就是地面長出來的。我就跟家長協(xié)商好,每天給孩子準備5 支鉛筆,一塊橡皮,貼上標簽,每天放學前檢查孩子們的學習用品,看看孩子們有沒有把自己的“寶寶”弄丟。21 天養(yǎng)成好習慣,堅持一段時間后成果顯著,地上再也不會“長”鉛筆、橡皮了。我把班級事務細化、精化,讓學生競聘上崗,如:黑板美容師、小小領(lǐng)讀員、小小路隊長……每一個崗位有人,每一個小主人都有事做。在這樣一片凈土里,孩子們更能茁壯成長。
有了一片“凈土”,還要讓凈土開出花來。如何來打扮這個“家”,需要班主任和學生共同的努力。班級環(huán)境布置,由每一個小主人參與設(shè)計,自己動手布置,效果是大不一樣的,更能發(fā)揮孩子們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每一面墻會說話,讓每位學生的作品都上墻,這是我們的宗旨。我們教室的布置“有主題、有創(chuàng)新、有童趣、有特色”,“兩門、三苑、四墻”有故事。教室的兩扇門春節(jié)貼對聯(lián)、元宵掛燈籠、圣誕節(jié)掛花環(huán)、藝術(shù)節(jié)掛風鈴、兒童節(jié)掛氣球等。植物苑、圖書苑、衛(wèi)生苑,苑苑有情。植物苑有個好聽的名字“青青園”20 多盆綠植,生機勃勃,美盆都有小主人精心照顧。圖書苑有個好聽的名字“蒲公英書屋”,這個書屋可是個粉色的大別墅,書架上的書都是有小朋友熱心捐助的,也有部分是學校圖書館借閱的,供小朋友閱讀。衛(wèi)生苑有個好聽的名字“勞勞亭”,掃把簸箕來排隊,抹布手套齊點頭。教室外墻,舉辦過個人繪畫展、個人書法展、全班同學書法作品展、童年的記憶照片展、樹葉貼畫等;教室內(nèi)南北兩面墻分成了四個板塊:“衛(wèi)生角”,七步洗手法以生動形象的卡通畫形式躍然上墻;“手工角”,親子卷紙作品栩栩如生,令人贊嘆;“花卉角”,孩子們小小的種植搬上了墻,如同一首贊美春天的歌;“豐收角”,墻上掛滿了玉米、紅薯、南瓜、辣椒等鮮艷的果實,碩果累累。春天播種,秋天收獲,只有通過辛勤的耕耘,才能品嘗成功的喜悅。教室西面的墻,是一面展板,展板上的內(nèi)容更是豐滿,記錄過孩子們新學期的新目標,展示過孩子們的數(shù)字畫、詩配畫,分享過寒暑假快樂的經(jīng)歷和讀書心得……語言美、文字美、圖畫美,陶冶著孩子們的情操。
盼望著,盼望著,終于開學啦!我們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園,開始正常的校園生活。經(jīng)過超長版假期的歷練,孩子們成長了許多,于是,我便放手讓他們負責班級和包干區(qū)的衛(wèi)生。在妥善制定好班級值日表后,每位同學都認領(lǐng)到了自己負責的小天地。在這些責任地中,最重要也是最難處理的要數(shù)我們班的包干區(qū)。大片的園子加上一大片空地,看似滿眼綠色,能愉悅身心,實則大風刮過,葉落且留痕。看著無從下手的孩子們,我耐心地拿起掃把,先是指導他們?nèi)绾巍罢瓶亍北绕胀⊕甙汛笊先兜闹駫甙?,再教他們將整個包干區(qū)進行方塊劃分,各自分工,接著我示范現(xiàn)將劃分的各個方塊中的垃圾歸掃成堆,最后將一堆堆垃圾用小掃把掃進垃圾桶,這便大功告成。認真學習的值日生們學有所獲,紛紛動了起來。孩子們頭上閃現(xiàn)的汗珠,在陽光下有著別樣的美,我也加入了孩子們的勞動中,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新時代勞動教育積極構(gòu)建家庭、學校、社會的責任鏈條,壓實各主體責任,強調(diào)要以學校為主陣地,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家庭和社會各方的資源,拓寬勞動教育渠道。其中,家庭在勞動教育中起基礎(chǔ)作用,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家進行家務勞動,培養(yǎng)他們積極動手動腦的習慣,提好習慣高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恰逢五一勞動節(jié),學校開展了《快樂勞動,健康成長》勞動節(jié)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勞動實踐,體驗勞動的快樂,知道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懂得尊重勞動人民,知道珍惜勞動成果。在五一假期中,班里的孩子們個個化身家務小能手,將自己的房間整理得干凈、整潔,有的小朋友還幫助媽媽打掃整個家的衛(wèi)生。
《關(guān)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要優(yōu)化學校課程設(shè)置,在大中小學設(shè)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規(guī)定中小學每周不少于1課時,并開展勞動周、勞動月等以集體勞動為主的勞動教育。按照課程安排,我在勞動實踐課堂上,利用《勞動技術(shù)材料》袋,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動手制作立體書、卡車、高鐵等模型,讓他們在手工制作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同時,我結(jié)合學生實情,開展了《勞動初體驗》的活動課程:
活動一:猜猜手,手的職業(yè)我知道
1.看圖猜職業(yè)。出示各行各業(yè)從業(yè)者手的圖片,讓孩子們根據(jù)圖片提供的信息猜測手的主人從事什么職業(yè)。
2.聚焦勞動者。這些不同的手來自各行各業(yè),職業(yè)雖然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勞動者。
活動二:練練手,手的辛勞我體驗
1.大廚顯身手。邀請食堂師傅蔣爺爺現(xiàn)場示范用大鍋炒菜、用小鍋掂鍋等絕活。孩子們看得目瞪口呆,掌聲連連。
2.小廚試身手。分組活動體驗:一組體驗大鍋炒菜;二組體驗小鍋掂鍋;三組體驗剝豆子;四組體驗拎湯桶。
3.談談你感受?,F(xiàn)場采訪學生,小組體驗之后,你有怎樣的感受?小結(jié):我們每天習以為常地吃著學校的飯菜,卻不知道食堂大廚在背后默默付出了這么多的辛勞。
通過本次活動,學生切身感受到了身邊勞動者的不易,也體驗了一把勞動的快樂,相信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孩子們一定能更主動地去體驗勞動帶來的溫暖和滿足。
勞動是一個增智、增能、增自信的過程。勞動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給予學生指導,通過各種各樣、各個層面的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勞動帶來的魅力,獲得勞動后的幸福感,從而使他們養(yǎng)成主動勞動的習慣。作為新時代教師的我們,應該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讓每一個孩子都成長為健康的勞動者,在勞動的過程中品味幸福,感受生命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