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新麗 王道君
(青島農業(yè)大學體育教學部,山東青島 266109)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物質水平的提升,我國人口老齡化面臨的養(yǎng)老問題是目前最重要的話題之一,其主要目的不在于養(yǎng)老,而在于如何養(yǎng)老,將精神文化融入到老年教育服務中來,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全面覆蓋,豐富老年學員的精神生活,在老年教育與服務中,我國旨在建設一個覆蓋廣泛、靈活多樣、特色鮮明、規(guī)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讓所有步入老年的人員能夠達到老有所學,使精神文化養(yǎng)老服務重要的組成部分,屬于我國政府督辦的福利項目。
1.1.1 名額有限
目前情況下,我國現(xiàn)存的中老年教育產業(yè)供給方主要為我國各級政府。供給主體較為單一,能夠給予老年教育的資源,與我國快速增長的老年化社會環(huán)境嚴重不匹配[1]。以至于絕大部分老年學員因為名額有限,無法獲得教育機會。根據(jù)調查顯示,在我某省2020年調查中顯示,該省老年大學的錄取率較低,能夠進入老年大學學習的老年學員十分稀少,有名額限制,僅有20%不到的老年學員獲得教育服務機會。
1.1.2 服務范圍有限
由于老年學員活動能力有限,日常活動半徑相對較小,交通是否便捷決定了老年學員是否有機會進入該老年大學進行學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老年大學的輻射范圍中[2]。老年大學的建設位置務必有利于大部分老年學員,且在進行老年教育服務的過程中,老年學員選擇的交通出行方式主要為公交車或者騎車、地鐵等形式。在進行老年教育過程中,如果到達時間超過一定的范圍或者時間,老年學員則不會選擇進行老年教育服務。
1.2.1 教育資源不均衡
某老年大學根據(jù)教育內容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學制,一般情況下,較為簡單的課程學制大約在6個月左右,難度最高的在4年左右。針對難度較高的課程,老年大學一般將其分為不同等級進行教學,按照基礎進行劃分,按照自身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學習內容劃分學制,在這樣的背景下,老年大學累計學習時間在4年以上的老年學員約在1/3左右[3]。8年以上約占1/10左右。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反映,近50%左右的學員在老年大學學習2個以上的專業(yè)。由此可以得出,教育資源被學習專業(yè)數(shù)量較多的學員長期占用,導致資源不能合理分配出去。
1.2.2 課程體系設置不完善
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中,部分老年學員表現(xiàn)出對于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極大的愿望[4]。在教育執(zhí)行方面,教育體系建設是老年教育服務供給中的最重要內容,教育內容是教育中的核心,我國老年大學建設為了符合目前社會發(fā)展需求,對開設班級數(shù)量以及老年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變化。一般來說,在老年教育中針對老年學員的需求不同,教育體系如果想兼顧學員的不同需求,工作要求逐漸提升,工作任務量加大,課程體系完善仍在發(fā)展之中。
為了滿足老年大學的教育需求,部分老年大學選擇聘請大中專院校的教師進行授課。但是受各方面影響,教師流動性較大,老年大學在師資方面,缺少高素質教育人才,且教育人才缺少穩(wěn)定性,同時受教育學員對于教師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在理解教學內容方面也需要重新磨合。在社會上進行人才招聘也是推進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形式,但是其穩(wěn)定性較低,為保證課程的連貫性,僅適用于臨時過渡階段。一般來說,由于教師團隊人才不穩(wěn)定等原因,阻礙了老年教育團隊整體素質水平的提升。
2.1.1 與社區(qū)聯(lián)合,擴大輻射范圍
作為公益性服務產品,政府作為該產業(yè)的重要載體,承擔著重要責任,其能夠有效吸收社會各界的力量,利用其資源優(yōu)勢,創(chuàng)新供給模式。與此同時,能夠減少辦學成本,提升給予老年人教育服務供給范圍,實現(xiàn)推進優(yōu)質的社會利益建設[5]。其中,為實現(xiàn)供給模式創(chuàng)新、拓寬供給渠道,相關部門可以聽取群眾的意見,滿足學員對于老年大學的需求。增加輻射范圍放慢老年大學作為教育主體,其可以利用相關辦學經驗以及辦學資源,起到示范作用,帶領老年大學持續(xù)發(fā)展。
2.1.2 加強人才引進,提升教學質量
在面對老年大學教育人才流動性大、教育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老年大學可以實施教育人才引進計劃,將人才留住的同時提升教育團隊整體教學水平,加強教育團隊內的培訓,為來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6]。除此之外,在進行人才引進計劃的過程中,學校可以吸引高等院校的教師來進行課堂教學,加強老年大學與高校間的合作,提升社會上人們愛老、敬老的精神與文明,進而提升學校的管理以及進行經驗積累,從根本上解決教學質量問題。
2.1.3 創(chuàng)建遠程教育平臺,實現(xiàn)教育機會均等化
為了保證教育的均等化,提升整個社會老年教育服務水平,教育平臺的建立為老年教育服務提供新的發(fā)展機會,老年大學可以采用遠程教學的形式,為一些出行不便的老年學員提供新型學習模式,為老年學員的生活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形式,實現(xiàn)教育均等。不但需要老年大學建設網絡教育平臺,還需要老年學員提升自身對于技術的理解與使用,為自身接受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2.2.1 政府專項支持
在我國老年教育服務方面,政府是在老年教育中投入精力最多的主體,在進行老年教育建設中,政府對于老年教育的投入多屬于財政撥款,按照時間年限不斷進行完善,為適應加速老齡化的社會,進行全面提升與推動,是目前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各地區(qū)可以根據(jù)自身狀況進行老年教育服務供給調整,保持老年教育供給持續(xù)發(fā)展。
2.2.2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一般情況下,政府作為老年教育供給的支柱,教育經費來源一般是財政的轉型撥款,但是加速膨脹的老年教育需求,使得主要依靠財政資金的老年項目,逐漸變得效率低下,部分市場上的企業(yè)已經看出未來老年教育在社會主義經濟市場中的重要地位,老年教育逐漸有資本進行參與,豐富性提升,老年學員的可選擇性上升,老年教育服務供給存在的問題逐漸被解決。
老年教育的種類逐漸豐富,教育模式多元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體系完善、師資力量逐漸提升,在解決現(xiàn)今面對的諸多問題過程中,我國政府致力于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進而滿足人們對于當前社會多樣化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