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杰 邢林林 孫圣福 曹振山 徐聰 徐鴻 陳靜
摘 要:為了解2020年山東省種雞場禽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流行情況,對我省內8個種雞場內的種雞進行隨機抽樣,利用商品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對850份血清進行抗體的檢測。結果顯示,REV抗體陽性率為1.65%。因此,山東省內已出現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感染情況,且出現在種雞場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制定REV凈化方案,創(chuàng)建REV陰性場。
關鍵詞:禽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流行病學調查;山東省;ELISA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1085(2021)9-0035-03
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 (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病毒群(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group,REV)引起禽類的一群病理綜合征,包括免疫抑制、急性致死性網狀內皮細胞瘤、矮小綜合征及淋巴組織和其他組織形成的慢性腫瘤等。是家禽的一種惡性疾病,最常影響雞和火雞,但也影響水禽,如鴨和鵝以及其他鳥類[1]。該病同雞馬立克病、雞淋巴細胞白血病類似,都能引發(fā)動物機體病毒性腫瘤病。并且REV感染不僅能引起腫瘤,還可以引起免疫抑制,REV引起的免疫抑制會降低疫苗接種所達到的抗體水平,進而導致繼發(fā)感染的易感性增高,給養(yǎng)禽業(yè)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另外,通過接種被REV污染的生物制品,也會導致該病在雞群傳播,并且在本病的傳播上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利用商品化的REV抗體檢測試劑盒,對省內8個種禽場的REV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統(tǒng)計分析REV的陽性率、感染程度等,探討我省REV流行情況,為制定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的防治措施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檢測樣品
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我單位對山東省內分布于7個地市的8個種禽場進行雞血清的采樣,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抽樣數量按照發(fā)現疫情公式計算(置信度95%,預期流行率3%),將采樣數量按照存欄比例分配到不同群體和棟舍后隨機抽樣。具體根據養(yǎng)殖場現況調整。
1.2 檢測試劑
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購自鄭州中道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用于雞血清中REV抗體的檢測。
1.3 檢測方法
具體操作過程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2 結果
2.1 山東省種雞場ALV檢測情況
本次禽網狀內皮組織增值癥流行病學調查針對8個種雞場,分布于山東省內7個地市,共采集850份血清,對血清樣品進行REV抗體檢測。結果顯示,抗體陽性率為1.65%,其中3個種雞場REV抗體陽性,占37.5%(3/8),且均為祖代雞場,其余雞場均未檢出。
2.2 各種雞場REV感染情況
由表1可知,REV抗體陽性率各種雞場存在差異,總陽性率為1.65%,總體感染率不高;8個種雞場,最高陽性率為11.00%,最低未檢出,且未檢出雞場占比較高。因此,調查結果顯示山東省內已出現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感染情況,且出現在種雞場中。
3 討論
我國自1986年首次分離出來REV病毒,全國各地陸續(xù)有感染報道。近年來,我國雞群中禽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病毒和A亞群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比較普遍,且存在共感染現象[2]。有研究報道,三黃雞由網狀內皮病病毒和馬立克氏病病毒共同感染引起腫瘤癥狀,導致高死亡率,推測在該病例中起重要作用是網狀內皮病病毒感染[3]。并且,對于種雞來說,因為REV具有垂直傳播的能力,帶毒母雞可將病毒垂直傳播給雛雞,造成雛雞感染[4],嚴重影響?zhàn)B禽業(yè)發(fā)展,因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本次監(jiān)測使用的ELISA檢測方法,在通常情況下該方法不用于臨床診斷疾病,不能確定該雞群是否出現腫瘤等臨床癥狀,只能確定某個雞群曾經是否感染該病,并且通過該檢測方法可以反映出雞群中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的感染程度和感染范圍,另外,該方法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即其可以為禽群的凈化提供精準數據支撐,為凈化方案的設計指明方向[5]。也有通過檢測SPF雞中的REV抗體來評估REV感染,用卵黃抗體檢測代替血清抗體檢測,降低了SPF雞在血清采樣過程中的應激反應,便于采樣,采集樣本更可靠[6]。
對于REV陽性種雞場,建議結合本場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凈化方案,對于種雞群實施REV抗體檢測,對于檢測陽性的種雞進行淘汰,另外,注射疫苗時也應加強監(jiān)測,尤其是注射MD疫苗和雞痘疫苗時,監(jiān)測是十分必要的,防止疫苗污染造成大批雞群發(fā)病。
參考文獻:
[1] Bohls R.L., Linares J.A., Gross S.L., Ferro P.J., Silvy N.J., Collisson E.W. Phylogenetic analyses indicate little variation among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es infecting avian species, including the endangered Attwater's prairie chicken[J]. Virus Res,2006,119:187-194.
[2] 李俊平. 禽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病毒與A亞群白血病病毒共感染的致病性分析[D]. 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2015.
[3] Mengya Shi, Min Li, Peikun Wang, Weiwei Wang, Haijuan Li, Yanli Gao, Lulu Lin, Teng Huang, and Ping Wei. An outbreak in three-yellow chickens with clinical tumors of high mortality caused by the coinfection of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and Mareks disease virus: a speculated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contamin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ase[J]. Poult Sci,2021,100(1): 19-25.
[4] 王瑞. 禽網狀內皮增生癥病毒感染對蛋雞生產性能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響[D]. 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5] 張玉玲. 寧夏地區(qū)規(guī)模場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流行病學調查與診斷[D]. 蘭州:甘肅農業(yè)大學,2017.
[6] Yang Li, Tuanjie Wang. Assessment on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infection in specific-pathogen-free chickens based on detection of yolk antibody[J]. PLoS One. 2019,14(4): e021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