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吳兄問我該作如何安排,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龍海天。
我第一次到龍海天的時候,是八十年代末的一個暑假。那時,過島的海堤還沒有筑起,我們坐渡船到東海島,然后乘坐半個小時汽車才到龍海天海灘。
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們租了一個帳篷,便在高大的木麻黃樹林里安營扎寨了。情侶們早就到木麻黃樹底下卿卿我我了,幾個喜歡打牌的就待在帳篷里打拖拉機。我沒有情人約會,也不喜歡打牌,就想著到海邊的沙灘上走一下。
我走的時候,朋友伊要求隨我一起去。風不大,海面的浪不是很高,濤聲一陣一陣的,很有規(guī)律。月光滿瀉在沙灘上、海面上,遠遠地看去,海面一層一層的,越遠越高,與遠處的天空連接著,就像疊著一層一層沙丘的廣漠。我與伊默默漫步在堅實的沙灘上,心情特別舒暢。遠處打出一束光,是燈塔打給夜航船只的。伊忽然提議,讓我們跑步到那邊去。于是,我們便在這灑著月光的海灘上跑了起來 。大約跑了三四百米,我們就停下來對著大海喘氣了。
望著滔滔大海,我感慨萬千,思緒在藍色的海洋與黃色的土地上交鋒著。一陣沉思后,我對著大海,大聲地吟誦鑒湖女俠的《黃海舟中感懷》:“片帆高掛渡滄溟,回首河山一發(fā)青……”旁邊的伊在靜靜地看著我,露出滿臉的疑惑。
時光荏苒,五年后,我成了兒子的父親。我潛心于孔子、老子、莊子、惠能。
朋友的來訪,成就了我第二次的龍海天之行。
一樣的海灘,只是已經(jīng)沒有了那高高的木麻黃,取而代之的是人們移植的椰林,還有水泥鋪就的小路。吃過晚飯后,我們來到了淹沒在夜幕里的沙灘。沒有月光,分不清哪里是沙灘哪里是海。風很大,海浪沖擊海浪發(fā)出了陣陣怒吼。沒有月光,看不到前方的海,卻感覺到它的兇猛。遠處亮著幾點昏黃的光。朋友問,那是什么?我說,漁火吧。沙灘上,我與朋友淡淡地說起了往昔。
盡管沒有光,朋友們還是忙著去拍照了。我實在想不出這黑壓壓的有什么好拍。我獨自走到很靠近海水的地方,讓視線望到更遠的海面。這時,微弱的月光漸漸亮起來。突然,一片可怕的烏云遮住月光,想要吞沒亮光。我的心情也隨之灰暗。那亮光不屈服,與之搏斗,最終打敗烏云。月光灑在海面上,海風微涼,波濤微蕩,銀光閃閃。剛才漆黑的世界又明亮、柔情起來。我又看到那束漁火,心情頓時明亮起來。
這時的我,思想脫離了軀體,飄浮在這黑壓壓的夜空。我出神地注視著遠方的漁火,仿佛看到遠方有雙眼睛在注視著自己。這亮光,那海上涌動的波浪,喚醒了我沉下去的斗志,給了我力量和溫暖。
海風越來越大了,刮起一陣陣飛沙。我收回亂飛的思緒,與朋友說,風太大了,我們回去吧。
作者簡介:李志鴻,筆名南亭,廣東遂溪人,現(xiàn)居湛江。創(chuàng)作有長篇小說一部。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