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芳 陳曉娟 周曉倩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整形外科/燒傷科,四川成都 610041
面部燒傷除了對患者的聽覺、視覺及飲食造成影響外,還可能影響患者的正常社會交際,嚴重者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對后續(xù)康復治療不利[1]。此外,面部燒傷患者因疾病的特殊性,心理受創(chuàng)相對嚴重,部分患者無法接受毀容、傷殘,嚴重影響疾病的順利治療及康復[2]。傷殘接受是個體經歷傷害事件后對自身傷殘狀態(tài)的認知、信念發(fā)生變化的復雜過程[3]。并有研究指出,傷殘接受度可直接影響患者對待自身疾病的心理社會行為,若患者的傷殘接受度水平較高,對調整自身負性心理狀態(tài)有積極作用,可提高生活質量[4]。自尊是一種重要的心理衡量指標,若患者自尊水平低下可降低其自我價值感,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5]。研究指出,燒傷患者在康復期時自尊水平通常較低,易表現(xiàn)出不良情緒,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及預后[6]。結合上述傷殘接受度與自尊水平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本研究將重點分析面部燒傷患者傷殘接受度與自尊水平的關系。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收治的100 例面部燒傷患者?;颊呒凹覍倬栽负炇鹬橥鈺<{入標準:①已度過急性感染期、休克期;②首次燒傷;③年齡≥18 歲;④面部燒傷。排除標準:①無法進行語言溝通;②存在精神障礙;③合并惡性腫瘤;④軀體殘疾(非燒傷因素);⑤合并糖尿??;⑥合并重要臟器疾?。虎甙橛衅渌课粺齻?;⑧因其他疾病或外在原因導致傷殘。100 例面部燒傷患者中男58 例,女42 例;年齡25~64 歲,平均(43.79±5.28)歲;初中及以下28 例,中專或高中53 例,大專及以上19 例;燒傷程度[7]:Ⅱ度55 例,Ⅲ度45 例;燒傷原因:熱液37 例,火焰31 例,蒸汽32 例。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已審核本研究方案,并批準實施。
1.2.1 傷殘接受度評估方法 采用傷殘接受度量表(acceptance of disabiliy scale,AODS)[8]評估所有患者的傷殘接受度,該量表重測信效度為0.852,克倫巴赫系數為0.830,信度為0.817,效度為0.869,問卷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658,各維度間相關系數為0.310~0.79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內容包括從對比價值到固有價值、價值觀范圍的擴大、身體形態(tài)從屬性、對傷殘影響的包容4 個維度,共32 個條目。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法,選項從很不同意到很同意,其中22 個條目為反向記分,患者的傷殘接受度越高分數越高,根據得分情況分為3 個等級,其中低水平為32~64 分,中水平為65~96 分,高水平為97~128 分。
1.2.2 自尊水平評估方法 采用羅森伯格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level scale,RSES)[9]評分評估所有患者的自尊水平,該量表重測信效度為0.849,克倫巴赫系數為0.830,信度為0.837,效度為0.828,問卷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687,各維度間相關系數為0.289~0.78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包括10 個條目。其中5 個正向記分和5 個反向記分,采用4 級評分,其中1 分表示符合,4 分表示很不符合,總分范圍為10~40 分,分值越高自尊水平越高,其中10~16 分為低水平,17~33 分為中水平,34~40 分為高水平。
1.2.3 基線資料統(tǒng)計方法 設計基線資料調查表,詳細記錄患者基線資料,包括性別(男、女),婚姻狀況(已婚、未婚/離異/喪偶),年齡(≥45 歲,<45 歲),燒傷程度(Ⅱ度、Ⅲ度),燒傷原因(熱液、火焰、蒸汽),家庭平均月收入(<5000 元,≥5000 元),希望水平[采用希望因子(herth hope index,HHI)量表[10]。HHI 量表重測信效度為0.828,克倫巴赫系數為0.850,信度為0.827,效度為0.845,問卷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689,各維度間相關系數為0.291~0.76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內容包括采取積極的行動、與他人保持親密關系、對現(xiàn)實和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3 個維度,共12 個條目。每個條目1~4 分,從非常反對到很同意,患者的希望水平越高分數越高,其中12~23 分為低水平,24~35 分為中水平、36~48 分為高水平]。
AODS 與RSES 采用一對一方式對患者進行傷殘接受度及自尊水平評估,問卷采用匿名編號形式,研究者現(xiàn)場發(fā)放問卷,由患者自行填寫,若患者無法自行填寫,由研究者為患者閱讀問卷選項,記錄患者答案,發(fā)放問卷后1 h 內回收問卷,由專人審核,保證問卷的完整性。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
采用SPSS 23.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或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面部燒傷患者的自尊水平與傷殘接受度的關系。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00 例面部燒傷患者平均AODS 評分為(63.06±11.09)分。
不同希望水平、自尊水平面部燒傷患者AODS 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其他不同資料特征面部燒傷患者AO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不同資料特征面部燒傷患者AODS 評分情況比較(分,)
表1 不同資料特征面部燒傷患者AODS 評分情況比較(分,)
注:AODS:傷殘接受度量表
將面部燒傷患者的傷殘接受度(AODS 評分)作為因變量,將“2.2”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的變量作為自變量并賦值。見表2。結果顯示,希望水平低、自尊水平低可能與面部燒傷患者的傷殘接受度低下有關(P <0.05)。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到方程:Y=47.470+5.261X1+3.110X2。其中回歸模型F 值為555.298,R2值為0.920,調整后R2值為0.918。見表3。
表2 自變量并賦值情況
表3 面部燒傷患者希望水平、自尊水平分別與傷殘接受度關系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面部燒傷多為突發(fā)事件,不僅會導致患者形象缺陷,還會導致患者因創(chuàng)面愈合不良,遺留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或瘢痕硬結出現(xiàn)自我形象適應不良和外在形象紊亂,進一步加重其心理負擔,對治療極為不利[11]。研究指出,燒傷患者在傷后及康復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且患者的傷殘接受度低下[12]。可見面部燒傷患者傷殘接受度方面也應受到重視。
傷殘接受度是指患者在接受創(chuàng)傷或疾病造成解剖結構、生理心理的損害或異常時所能夠接受的程度[12]。研究指出,患者的傷殘接受度水平可影響其面對疾病的態(tài)度,影響治療依從性及預后[14]。本研究結果顯示,100 例面部燒傷患者的AODS 評分為(63.06±11.09)分;提示面部燒傷患者的傷殘接受度呈低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因面部燒傷所致容貌被毀,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使患者沉浸在無限的自我痛苦中,常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表現(xiàn)為傷殘接受度低水平[15]。因此,分析導致面部燒傷患者產生低水平傷殘接受度的原因對后續(xù)干預方案的擬定,提高患者依從性,改善預后十分重要。本研究進一步比較不同臨床資料面部燒傷患者AODS 評分后,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自尊水平低可能與面部燒傷患者的傷殘接受度低下有關。分析其原因可能為:作為患者自我概念的一種體驗和評價,自尊水平與患者的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當患者自我評價與其自我期望值相符時,其自尊水平會得到大幅提高,從而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16]。自尊水平低下會降低個體的自我價值感,出現(xiàn)孤獨、抑郁、社交焦慮及疏離等情況[17]。面部燒傷患者在經過綜合的治療,雖然病情可得到進一步的改善,但面部燒傷給患者帶來肉體及精神上的痛苦,使患者對重返社會缺乏自信,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促使患者自尊水平低下,不愿接受自己傷殘的事實,進而降低傷殘接受度[16,18]。同時,因外形和軀體功能作為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面部燒傷后所致容貌損毀,對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患者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導致患者的自尊水平低下,加重負性情緒,使其對傷殘影響的包容性差,難以融入集體環(huán)境,出現(xiàn)傷殘接受度低下情況[19]。此外,面部燒傷患者因容貌損毀、軀體能力受限,使其自覺與正常人有較大差別,降低自尊水平,無法融入社會、家庭、工作,導致患者摒棄原有價值觀念,促使其難以選擇適應自身目前境遇的思考方式,進而降低傷殘接受度[20-21]。在燒傷前,患者有完整全面自身形象感知,在燒傷后,自身形象完整性被打破,產生殘缺感,表現(xiàn)為自尊水平低下,可加重患者對完好外貌的訴求,并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患者會出現(xiàn)受到他人排擠的感覺,表現(xiàn)出傷殘接受度低下[22-24]。
此外,本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面部燒傷患者傷殘接受度低下不僅受自尊水平的影響,還與患者希望水平低下有關。分析原因,作為患者為實現(xiàn)自我目標的積極信念,希望水平可促使患者在應激過程中以積極的態(tài)度和情感去面對疾病的進展[25]。且高利娟等[26]研究已在研究中證實面部燒傷患者的希望水平與傷殘接受度呈正相關,與本研究相符。因此,未來面部燒傷患者進行臨床綜合護理時,護士應密切關注面部燒傷患者心理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不良情緒,并評估患者的自尊及希望水平,對發(fā)現(xiàn)自尊及希望水平低下患者可采取針對性心理干預,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進,提高患者的希望及自尊水平,以提高患者的傷殘接受度。
綜上所述,面部燒傷患者的傷殘接受度低,可能與自尊水平、希望水平低下有關,未來臨床應密切關注面部燒傷患者自尊及希望水平,并針對性地實施干預措施,可能對提高傷殘接受度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