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博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四川 成都 610500)
當前武術教學的目的不再僅僅局限于防身,而更多地為了強身健體,同時從側面提高武術學習者的心理素質。武術教學是當下很多高校都有開設的一門課程,雖然已經開設一定時間,各高校也給予不同程度的重視,但是因為課程開展形式單一、設備設施不夠齊全,有關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利用,導致武術教學課程的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為了提高武術教學課程質量,應當充分引入拓展訓練,從基礎拓展訓練與心理拓展訓練兩方面促進武術教學有效開展,同時提高武術教學課程的質量。
在武術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武術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其全面發(fā)展。拓展訓練作為一種基礎性強身健體的訓練方式,如果能夠有效運用到武術教學中,融合二者的優(yōu)勢,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武術教學本身形式比較單一,教師在開展武術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單一的武術教學方式傳授武術內容,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將拓展訓練引入到武術教學中,可以彌補武術教學在形式上存在的空缺,促進武術教學形式多元化發(fā)展,豐富武術教學的內容。拓展訓練的引入,可以讓教師在親自指導學生進行武術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在武術方面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心理拓展訓練的引入,能夠有效鍛煉學生忍耐力和堅持力,提高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拓展訓練中的心理拓展訓練,能夠讓學生在進行趣味性心理訓練以及體驗式心理訓練武術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心理韌性以及團隊意識等方面的鍛煉和提高,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生活中,積極健康不斷向上發(fā)展[1]。
拓展訓練運用到武術教學之中,需要學校在設施設備完善、資源最大化整合、武術教學規(guī)劃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只有武術教學方面的設備設施得到完善,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并投入使用,拓展訓練運用才能有足夠的基礎,而學校在此過程中,也需要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建設。
加大體育教育方面的資金投入,豐富學生武術訓練場所,確保學生能夠有足夠專業(yè)的訓練場地來開展武術教學中的拓展訓練。武術教學雖然對整體的教學場所沒有足夠固定的要求,對專業(yè)設施設備也沒有僵化的規(guī)定,但是對于很多高校而言,拓展訓練在武術教學中的應用仍然是比較生疏的,也沒有專業(yè)的指導,很多教師在運用拓展訓練的過程中,仍然處于摸索階段。如果不整合學校內有效的資源,為學生進行武術學習設置一定的場所和設備,顯然不利于學生進行學習[2]。因此,學校應當加大在設備設施方面的投入力度,購置專業(yè)的設備設施,為武術課程開展留下一定的空間。同時,可以利用學校投入的資金,利用網絡資源,讓學校內的體育教師在線上進行學習后,再上崗帶領學生,開始拓展訓練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
整合有效的社會資源,吸收校外投資,促進武術教學拓展訓練各方面資源優(yōu)先發(fā)展??梢猿浞职l(fā)揮宣傳效用,吸收校外力量對武術教學課程的發(fā)展進行投資,在武術訓練服裝、對抗性訓練設備、耐力性訓練設備各方面進行投資,有效整合各方面資源,加大武術教學設備設施有效更新,從而完善武術教學設備設施。同時,為了提高學校武術教學質量,讓拓展訓練能夠層次化落實到武術教學課程中,學校應當在這方面加強宣傳,招聘在武術教學方面有足夠專業(yè)性的人員進入校園,將拓展訓練有效運用到武術教學中,為學生武術學習提優(yōu)提質。
教育與訓練有效結合,讓武術教學在“練”中得“教”。學校設備設施的完善僅僅對學生表面訓練有促進作用,最終能夠決定拓展訓練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效果的是教師的武術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平時開展武術教學,運用拓展訓練的過程中,要科學設計,在教育中對學生進行訓練,達到教育和訓練有效結合。比如,在平時運用拓展訓練開展武術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在實踐運用拓展訓練時,適當穿插理論知識,以學促用,用實踐促進理論知識學習。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學生因為僅僅接收到粗略的講解甚至是完全對拓展訓練沒有了解的情況下進行訓練而出現(xiàn)學生受傷的情況[3]。
學校應當根據(jù)學生具體的身體素質,制定科學合理、規(guī)劃有效的訓練計劃。當下很多高校在引入拓展訓練時,因為沒有足夠的經驗,教師先前也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培訓,導致在將拓展訓練運用到武術教學的過程中,不夠靈活,反而極其僵化,僅僅只是照搬其他學校的運用方法,沒有根據(jù)本校實際有效運用,致使武術教學運用拓展訓練達不到相應效果。為了提高學生身心素質,培養(yǎng)學生耐力,各高校在運用拓展訓練的過程中,要結合本校學生實際,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保證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針對各個學生不同的身體狀況,制定科學的武術教學計劃,有效將拓展訓練融入到武術教學之中,用計劃推動教學進程,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開展武術教學極其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學生有足夠好的心理素質,在面對武術教學中產生的壓力時,才會有足夠強大的抗壓能力,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也能夠進行有效的自我消化,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困難。心理素質拓展訓練,主要從趣味性心理拓展訓練和體驗式心理拓展訓練兩方面展開,著重訓練學生耐力性和堅持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心理素質拓展訓練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忍耐力和抗壓力,更為了提高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團隊合作精神,鍛煉學生與他人交往學習的能力。趣味性心理拓展訓練能夠在無形中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讓學生在“玩鬧”中學會如何幫助他人、如何得到他人的幫助,如何共同完成一個集體項目,以形成共贏[4]。武術教師在開展武術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意運用趣味性心理拓展訓練,培養(yǎng)學生心理核心素養(yǎng)。比如,在開展課程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進行信任摔游戲,一群學生手拉手組成長方形的“網”,另一個學生背靠著倒在已經成型的網上,這樣可以利用“群體+個體”的方式,增強學生之間的信任心理,在今后的學習中,更愿意利用團隊合作來完成任務。
心理素質對個人將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個體具備足夠的堅持力和忍耐力,面對困難堅持不懈不放松,才能在今后的發(fā)展中有良好的心態(tài)。武術教學中引入體驗式心理拓展訓練能夠讓學生在武術課程中體驗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并在此過程中養(yǎng)成不怕吃苦的習慣。武術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適當利用體驗式心理拓展訓練,來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比如,武術教學中馬步教學對于大學生而言,是十分枯燥的。教師可以在傳授學生扎馬步技巧之后,帶領學生一起扎馬步,在學生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給學生充分的鼓勵。在學生扎馬步過程中,采用間斷式計時的方式,當學生堅持到一分鐘時,老師可以告訴學生還有兩分鐘,到兩分鐘時可以仍然停留在仍然還有兩分鐘的階段,讓學生在產生期待性和挫敗感的過程中度過,當學生最終完成任務時,會有很強烈的成就感[5]。老師可以以此拓展到生活中,間接式告訴學生生活的道理亦是如此,只要堅持會成功,讓學生在體驗式心理拓展訓練中具備更強的心理素質。
拓展訓練在武術教學方面的運用,能夠極大地提高武術教學的質量,對學生身心健康各方面發(fā)展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拓展訓練引入武術教學時間較短,很多經驗仍然需要不斷實踐摸索進行總結,只有各方主體共同努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我專業(yè)素養(yǎng),而學校也給予足夠的支持,拓展訓練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