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江
(四川省閬中市水觀鎮(zhèn)初級中學校,四川 閬中 637425)
合作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但對初中學生而言,日益發(fā)展的自尊心、表現欲,會降低他們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所以,在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同等能力層次的學生分開,避免他們將思維、精力放在表現機會的爭斗上。然后,教師需要讓異質小組的學生們組成真挑剔,進行完成任務的競賽,以此鍛煉他們的合作能力。在他們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還注意對他們的指導,增強他們的合作效果。
在初中階段,學生們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決定了他們較難與能力相同的學生進行良好的合作[1]。所以教師在決定應用合作教學法時,便需要組建異質小組,以異質小組規(guī)避學生之間不良競爭的問題,并引導學生以能力互補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
在組建異質小組時,教師需要基于初中物理實驗的特性,設計小組構建規(guī)則。以“電壓”等章節(jié)的教學為例,這些章節(jié)中的實驗活動基本都是圍繞著一個或者兩個電路,因此小組的人數應當是兩個到四個,若是人數再多一點,那么在實驗時必然會有學生只能當一個看客。一般而言,教師可以設置四人小組,以便在實驗活動中兩兩進行輪流實驗。在確定小組人數之后,教師還需要確定小組結構?;诔踔猩攸c,教師應當構建異質的小組。在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制定一個電子表格,在表格中以1-5 的分數對學生們的性格、成績、學習態(tài)度等內容進行評價,然后借助表格的排序功能,將性格、能力、態(tài)度互補的學生組在一個小組中。比如,學生甲成績中等、態(tài)度較好、性格開朗,教師便可以他為核心,搭配性格較為內向,能力較強或者較弱的學生,構成一個異質小組。應用上述策略,教師便可以構建學生能夠有效合作的異質小組,然后開展具有較強合作性質實驗教學活動。
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大多數都是重復性、驗證性的內容,這樣的教學內容較難有效鍛煉學生們的合作能力[2]。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布置小組合作的探究任務,讓學生們在組中基于任務目標,分享自己的想法與認知。如此,教師便可以借助合作實驗活動,有效鍛煉學生們的合作能力。
在“電生磁”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奧斯特實驗,為學生布置具有一定探究意義的任務,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教師布置的任務為“借助基礎的實驗材料,探究影響電生磁大小的因素”。在布置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然后輪流發(fā)言。并且,教師可以提出要求,即成績較好的學生應當盡可能在最后發(fā)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會提出不同層次的設想。比如,成績較差的學生很直接地提出電流大小影響磁力的設想。然后,中等層次的學生則提出了電線密度的設想。在簡單因素被提完之后,剩余學生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思考,然后提出了較為完成的設想,如在電流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延長電線,增加密度,那么磁力大概率會增強。在各能力層次的學生們都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們基于自己的設想進行相應的實驗。如此,學生們便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合作。
在初中物理的實驗合作學習中,教師需要扮演好答疑解惑與引導的角色。如前文所述,初中的學生們并無法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所以,即使是以異質小組為單元開展合作教學活動,教師也需要關注學生們的合作過程,以便及時發(fā)現并調整小組中的發(fā)言、交流情況[3]。在教師的合理干預下,學生們便可以更有有效率地進行合作學習。
在“磁生電”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電線、燈泡、磁力不等的磁鐵等實驗材料,然后讓學生們設計能夠實現“磁生電”的實驗。這個探究任務難度較高,所以在合作時,大部分能力較差的學生都會沉默,進而導致整個合作學習過程變成少數學生思考、實踐的過程。所以,在布置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們進行合作規(guī)則的指導。比如,教師明確規(guī)則,小組合作的前兩分鐘是相互交流的時間。在這兩分鐘中,學生們需要輪流發(fā)言,但基于問題的難度,發(fā)言的內容可以是自己的疑問。并且,教師可以向學生提示:這一任務就像數學的應用題解答一樣,需要從已知條件開始,進行進一步條件的創(chuàng)設。在教師的引導與監(jiān)督下,即使小組中的部分學生完全沒有思路,但還是會象征性地提出一些想法。而對于小組中能力較強的學生,其他學生提出想法便是他們找到思路的踏腳石。在輪到他們發(fā)言時,他們也會自然地提到之前學生說到的內容。如此,整個小組的學生便都能夠在合作學習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并提升實驗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但是在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初中學生的思維特點有較深刻的認知。在有了相應的認知之后,教師便可以為學生們設置具有引導、監(jiān)督性質的教學策略,以便提升學生們的合作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