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真真
(河南信息統(tǒng)計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6)
21 世紀以來,我國學前教育的規(guī)模擴大,學前教育走向正軌,教育主管部門對學前教育機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幼兒培養(yǎng)目標上,教育部門提出了要重視對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兒童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取決于幼兒園科學教育的質量,而科學教育的質量高低則與教師組織進行教育活動設計的水平高低息息相關。開設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培養(yǎng)的過程中,不僅應當重視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學科技能的訓練,也要關注時下幼兒教育機構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需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筆者試以教育活動設計能力探究為基點,以當下培養(yǎng)方案存在的不足為切入點,找出解決方案,提高教學質量。
所謂教育活動設計,是指學生通過運用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實際教學資源等一系列知識,創(chuàng)設活動場景,明確活動目標,提高活動質量的綜合過程。教育活動設計能力是一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應當熟練掌握并深刻了解的設計能力,學生應當對活動設計流程,活動方案撰寫,活動知識鋪墊以及活動導向具備充分的了解。學前教育階段的教育活動,其內涵如下:教育活動設計是一個有針對性的過程,此過程教師應當從幼童基礎性知識灌輸、動手能力的發(fā)掘、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等方面出發(fā),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教育活動設計應當遵循實際,在活動方式和活動難度上都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素質。學前教育階段學生在進行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時,要依托內涵,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練習,總結當前不足,多接觸前人優(yōu)秀活動設計作品,最終實現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提升。
當前院校學前教育培養(yǎng)模式成熟,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日益提升。但學生在進行教育活動設計時,往往不能對其付出太多的精力,此能力的培養(yǎng)和考核大都以實習的形式存在,學生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設計本身中去,這造成的后果便是學生設計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在校讀書階段,很難有機會進入一線教學環(huán)境中去鍛煉,學生在進行方案設計工作時容易走向紙上談兵的誤區(qū),做出的方案差強人意,不具備可實現性。以上是當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教育活動設計所面臨的現狀。
當前相當部分的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對于教育活動設計本身的態(tài)度就不夠重視,這和很多學生對自身學業(yè)追求茫然,對未來就業(yè)信息不清晰不堅定不無關系。部分學生因為是調劑進入學校學習,對學前教育談不上熱愛,對課業(yè)也不夠認真,缺少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動力,部分學生因自身性格原因對幼童教育工作態(tài)度輕慢,輕視了幼兒教育工作的難度及其科學性。一部分學生僅為一紙文憑而考取學前教育專業(yè),導致這些學生對待專業(yè)課教學不夠認真,也很難找到學習方向。一些學生可能會在假期參與幼兒園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學生目睹一些幼兒園混亂的管理現象,也會對學前教育學習產生清時心里,最終造成教育活動設計意識淡薄的心態(tài)。久而久之,學生在進行方案設計的過程中,會變得沒有探索精神,只想著使用其他人的作品應付學業(yè)。
在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計劃中,明確了對學生開展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要求,學生需要學習專業(yè)知識、活動目標、內容、方向、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等一系列知識,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藝才能。但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發(fā)現相當部分學生的知識體系不夠充實,知識結構不夠完善,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在進行活動方案設計時,提交的作品與當前教育部門的要求相去甚遠,達不到教育小孩、鍛煉身體、啟迪人生的指導要求,千篇一律的設計方案凸顯出當下學前教育專業(yè)在授課時存在的不足,即忽略了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展。
學生在進行教育活動設計時,首先需要進行方案的撰寫工作。如何明確活動目標,要求教育理念正確,教育目標清晰,活動設計合理,活動方案符合現實需求,各階段工作有機結合,共同發(fā)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能夠完整地撰寫科學、合理的活動設計方案,能夠對自己的活動方案進行完整介紹,并指出方案存在的不足和具備的優(yōu)點的學生,可謂是十不存一。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出學生對學前教育工作的不重視,也體現了現有教育方法的不合理性。學前教育生的普遍短板,從教育活動設計方面而言,主要就是活動設計結構不合理、不能完整契合活動目標、方案不可操作性強、不能和幼童的身心需求產生共鳴、所設計的游戲與活動內容不匹配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可歸咎于學生方案撰寫質量不高這個范疇,我們不能僅僅從學生的身上找原因,更需要去審視現存教育方法上出現了什么問題。
當前學前教育行業(yè)內部規(guī)范化程度提高,社會對學前教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針對當下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現狀和存在的若干問題,筆者提出了若干解決策略。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也是各種矛盾問題的主要發(fā)現者。針對當前學生相關能力不足的現狀,教師應當首先改變自己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積極改變學習方法,使其更加符合現代化教育體系的要求。首先,教師應當從重視知識授予轉變?yōu)橹匾晫W生綜合素質的改善,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積極進行思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白幼師的職責和使命。其次,應當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僅應當收獲知識和能力,還要學會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自主、深入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從重視“教學”的思維轉變?yōu)橹匾暋皩W習”,要仔細思考如何讓學生熱愛學習,掌握學前教育領域的學習方法。再次,教師應當注意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學生本質上而言還是孩子,適當的交流更加能促進其好勝心和競爭力,也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最后,教師授課要從教材出發(fā),但并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所述,教材內容相較于現實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教師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教學經驗,對相關課程內容的講授變得更加生動和實用。能夠讓人是身臨其境的課堂更能使學生沉浸在課堂氛圍中,收貨更佳的課堂體驗。
教育活動設計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很考驗學生的邏輯歸納能力和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相關課程時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專業(yè)技能。因此,這門課的實施階段應當從它的目的除法,這門課程的開設,為的就是幫助學生提高教育實踐活動設計能力,因此,教師可通過開展模擬幼兒園的方式來開展課程。班級成員分為“教師”和“幼兒園學生”兩部分,由同學們去發(fā)現自己設計的方案存在著哪些問題,就能夠大幅提高學生的課程質量,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也能夠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更快地適應角色。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穿插講一些觀察幼童的能力,如何與小朋友溝通的經驗,這些知識需要實踐積累,卻能幫助學生提高活動設計能力。學生掌握了充分的專業(yè)知識,對知識體系有了長足的了解,又積累了充分的實踐經驗,才能夠在課程中表現出色。
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升,從來都不是單方面原因作用的結果。筆者在此羅列出學前教育生在教育活動設計中的欠缺因素,是為了針對當下的不足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應當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才會獲得切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