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冉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3)
在現(xiàn)有的水污染防止技術體系中,比較常用的殺菌劑廢水處理技術有微電解法、電化學法、電滲析發(fā)等若干種。其中,電化學法具有自動化程度高、不產(chǎn)生二次污染、污染物降解徹底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農(nóng)藥廢水、工業(yè)廢水、垃圾滲濾液等高濃度、高毒性廢水的處理中。當然,在應用電化學法處理殺菌劑廢水時,也偶爾出現(xiàn)處理效果不理想的情況。分析影響廢水處理效果的影響因素,進而加以控制對進一步提升電化學處理技術的應用效果有積極幫助。
本實驗中使用到的儀器有電化學反應器、直流穩(wěn)壓電源、恒溫磁力攪拌器等。所用實驗藥品有異噻唑啉酮、NaSO4、HCl、NaOH 等。
以某生產(chǎn)工業(yè)殺菌劑的化工企業(yè)作為實驗樣品的采集點,對其排放的生產(chǎn)廢水進行隨機取樣,得到樣品15 份,每份50ml。使用紫外光譜檢測,結(jié)果表明廢水中異噻唑啉酮的濃度在184-206mg/L 之間,pH 值在4.2-6.1 之間,各類污染物的具體指標如表1 所示。
表1 殺菌劑廢水樣品的檢測結(jié)果(mg/L)
研究表明,異噻唑啉酮的產(chǎn)品組成上,CMI 含量在10.6-11.8%,MI 的含量在3.0-4.2%,另外還有硝酸鎂、氯化鎂等。異噻唑啉酮的去除率(η)可通過公式計算得出:
式(1)中,C 為反應時間為t 時異噻唑啉酮的濃度,C0反應開始前異噻唑啉酮濃度,單位均為mg/L。
采用靜態(tài)實驗的方式,分析電流密度、氧化時間與廢水中異噻唑啉酮講解效果的關系。該實驗中,選取TiSnO2+SbO3/PbO2電極作為陽極,另外選擇一塊完好的不銹鋼作為陰極。結(jié)合實驗內(nèi)容自制電化學工作臺。選擇一個容積為200ml 的燒杯,向其中加入含有異噻唑啉酮的殺菌劑廢水。采用變量控制法,依次選取氧化時間、pH 值、電流密度作為單一變量,探究在不同條件下殺菌劑廢水中異噻唑啉酮講解效果。
為降低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難度,選擇一份殺菌劑廢水,在檢測其中異噻唑啉酮濃度的基礎上,通過加入清水稀釋或者加入異噻唑啉酮藥劑的方式,調(diào)制得到濃度恒定為200mg/L 的實驗溶液。同時,結(jié)合之前測量所得的廢水樣品pH 值,選擇加入NaSO4進行pH 值調(diào)節(jié),使其恒定為6。將實驗儀器的電流密度設定為20mA/cm2。然后通電運行電化學反應器。殺菌劑廢水樣品中異噻唑啉酮去除率(η)隨著反映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1 所示。
結(jié)合圖1 可以發(fā)現(xiàn),在電化學反應器運行之后,從第30min開始檢測到廢水中異噻唑啉酮的濃度開始降低,此時η 的初始值為47%。隨著氧化時間的增加,在30-90min 之間,η 的變化較為明顯,在第90min 時達到了90%。之后由于廢水中異噻唑啉酮的濃度已經(jīng)較低,因此繼續(xù)進行電化學處理,η 的去除率變化量開始減小,從氧化時間第90-180min 之間,η 的去除率上升至98%??傮w來看,使用電化學法處理殺菌劑廢水,對于廢水中異噻唑啉酮的去除效果較為理想。另外,圖1 中也給出了廢水中CODcr 去除率與氧化時間的關系,可以發(fā)現(xiàn)在氧化處理180min 后,去除率達到了44%。從經(jīng)濟性考慮,基于電化學法去除廢水中異噻唑啉酮,最佳時間控制在90min 為宜。
圖1 異噻唑啉酮去除率與氧化時間的關系圖
實驗設備及條件與2.1 實驗基本保持一致。主要區(qū)別在于變量的調(diào)整,即將電化學氧化時間固定在90min,而將溶液pH調(diào)節(jié)為多個等級,以此來探究殺菌劑廢水不同pH 值對于電化學法處理異噻唑啉酮效果的影響。選取同一份廢水樣品,將其等分成6 份,向其中添加HCl 或NaOH,獲得pH=1,3,5,7,9,11的6 份實驗溶液。分別加入到電化學反應器中,得到溶液中異噻唑啉酮去除率(η)與pH 值的關系曲線,如圖2 所示。
圖2 異噻唑啉酮去除率與溶液pH 的關系圖
結(jié)合圖2 可以發(fā)現(xiàn),溶液pH 值也是影響殺菌劑廢水中異噻唑啉酮去除率的一個因素,但是pH 值的改變對η 的影響效果并不明顯。在pH 值<7 的情況下,隨著酸性的減弱,η 的值也隨之降低。說明當溶液的酸性減弱,使用電化學法處理殺菌劑廢水中的異噻唑啉酮,效果也有所減弱。分析其原因,酸性較強環(huán)境下,O2在陰極處更容易還原進而得到H2O2,導致溶液中[OH]自由基濃度上升,因而異噻唑啉酮的去除率較高。反之,酸性逐漸減弱,則O2的還原難度隨之增加,由此也使得η 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在pH 值在7-11 之間是,隨著溶液堿性增強,η值增加。但是當pH>11 時,由于陽極析出氧的量增加,對溶液中[OH]自由基產(chǎn)生了抑制作用,由此導致η 值降低。另外,圖2也給出了溶液中CODcr 與pH 的關系曲線,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pH值的增大,溶液中CODcr 的去除率緩慢降低。在pH=1 時,CODcr 的η 值為38%;在pH=11 時,CODcr 的η 值為22%。理論上來說,基于電化學法去除廢水中異噻唑啉酮,最佳pH 為5-7。但是考慮到殺菌劑廢水本身的pH 在4.2-6.1 之間,基于經(jīng)濟性考慮,實際pH 選擇為6。
實驗設備及條件與2.1 實驗基本保持一致。主要區(qū)別在于變量的調(diào)整,即將pH 恒定為6,氧化反應時間恒定為90min,改變電化學反應器的電流密度,使其在0-20mA/cm2之間變化,以此來探究電流密度對殺菌劑廢水中異噻唑啉酮去除率的影響。在實驗中,將電流密度的調(diào)整檔位分別設定為2.5 mA/cm2、5.0 mA/cm2、10.0 mA/cm2、15.0 mA/cm2和20.0 mA/cm2。隨著電流密度增加,異噻唑啉酮去除率的變化曲線如圖3 所示。
圖3 異噻唑啉酮去除率與電流密度的關系圖
結(jié)合圖3 可以發(fā)現(xiàn),在電流密度小于5 mA/cm2時,該值的變化對η 幾乎沒有影響。而電流密度從5 mA/cm2增加到20 mA/cm2時,隨著該值的增加,η 值也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變化。從5 mA/cm2時的53%,增加到205 mA/cm2時的84%。其中,電流密度到達15mA/cm2之前,η 的斜率更大,說明電流密度對異噻唑啉酮去除率的影響更加明顯;電流密度超過15 mA/cm2后,對異噻唑啉酮去除率的影響減弱。另外,圖3 也給出了電流密度變化對溶液中CODcr 去除率的影響,隨著電流密度增加,去除率緩慢上升。綜合處理時間和經(jīng)濟效益等因素,實際電流密度設定為15 mA/cm2。
工業(yè)上生產(chǎn)殺菌劑時產(chǎn)生的廢水中,含有異噻唑啉酮、CODcr 等多種有害物質(zhì)。為做到廢水的無害化處理,必須要借助于相應的技術手段降低廢水中污染物的濃度。本文介紹的電化學法處理殺菌劑廢水技術,通過調(diào)節(jié)電化學反應器的電流密度為15mA/cm2,將廢水的pH 值調(diào)制6,持續(xù)氧化反應90min,可以實現(xiàn)廢水中異噻唑啉酮去除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