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煤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工學校 山西 030053)
德育教育工作是提升學生思想品質重要途徑,是新時代背景下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生成長和學習都有重要作用。中職院校教育改革工作實施中,必須提升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尤其在網絡環(huán)境下,網絡信息多元化給學生學習提供便利同時,也給學生思想帶來了很大沖擊,中職德育工作必須能夠重視網絡環(huán)境影響,借助網絡信息技術提升德育工作時效性?;诖耍訌妼W絡環(huán)境下中職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在網絡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網絡已經成為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且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所包含的信息具有多元化、復雜性特點。用戶能夠根據自身對信息需求,通過檢索功能得到自身所需信息數據。這種開放性的環(huán)境下,網絡中存在著大量不良信息,包括暴力、黃賭毒等,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中職學生閱歷淺的特點,大量散布不良信息,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帶來不良影響。中職學生年齡尚小,缺少必要的社會經歷,面對豐富的網絡信息缺少必要的辨別能力,很多學生有沉迷網絡的現象,這些問題會增加德育工作開展難度,也體現了中職德育工作的緊迫性。
從過程論來說,網絡環(huán)境下中職德育工作具有廣闊的空間。具體來說,借助于網絡環(huán)境,學生、老師都可以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學習德育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開展德育工作。但由于網絡中存在的很多教育資源是非正確的,甚至對中職學生有不良影響,若教師沒有對學生網絡學習情況加以了解和指導,及時更正學生網絡習慣,不良網絡資源會給學生心理帶來變化,也對中職德育工作開展帶來影響。
若能夠在中職德育工作中引入網絡技術,則無疑可以提升中職德育工作效率。網絡技術不斷發(fā)展中,德育教師逐漸開始使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讓學生更加直觀了解德育內容。但一些教師對于多媒體課件過于濫用,導致無論知識難易程度、重要程度,都采用多媒體,影響了教學效率,也不利于中學生多方面成長。
網絡環(huán)境下,德育作為中職院校重要教學任務,將網絡技術融入中職德育工作中勢在必行。第一,網絡環(huán)境下,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對網絡的依賴性更高,會利用網絡獲取信息,且已經養(yǎng)成了網絡獲取信息的習慣。德育工作需要將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借助于網絡技術,對學生網絡行為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在網絡使用中學會正確辨別繁雜的信息,抵御不良信息誘惑;第二,為了能夠提升德育工作實效,必須創(chuàng)新自身工作模式。網絡技術的融入符合中職德育創(chuàng)新需求。網絡技術應用不僅能夠優(yōu)化中職德育工作環(huán)境,構建一個更加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圍;同時,利用網絡技術可以讓德育工作者對學生更好地了解,包括中職學生思想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等,以便于在德育工作中采取針對性措施,這對于提升德育工作效率有積極的幫助;第三,在中職德育工作中引入網絡技術,可以改變德育工作滯后的局面,還能夠消除學生對德育工作的抵觸,讓其主動參與到德育活動中,為中職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德育教學對中職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能切實提升中職德育工作成效,可以利用網絡技術構建網絡德育課程模式。一方面,德育教師可以從法律意識、民族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另一方面,德育課堂中滲透網絡文化,幫助中職學生正確的認識和使用網絡,對網絡環(huán)境下多元文化有正確的辨別能力,認識到不同價值取向對個人帶來的危害性。同時,德育工作開展中,還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借助于豐富的網絡德育資源,進行德育課程內容拓展。中職院校還可以創(chuàng)建網絡學習平臺,為師生、生生交流提供一個更加通暢的渠道,也有利于營造出更加民主的網絡德育教學氛圍。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我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工具檢索信息,并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利用。
網絡德育課程模式下,必須強化學科滲透功能,為中職學生構建良好的職業(yè)心理素養(yǎng)。中職德育工作需要立足學生專業(yè),在專業(yè)課中進行德育滲透。例如,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德育教學中,可以在計算機基礎、安全技術等領域滲透德育知識,增強學生對計算機使用中行為準則、社會規(guī)范的認同,增強學生對網路知識的理解。這樣既保證德育工作與專業(yè)教學的結合,又能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
在以往很長一段時間內,教育工作者都會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更是將“成績”、“排名”當作是指導理念,導致德育工作中更多強調學生成績,但對于中職學生思想品質、心理健康等,由于中職院校德育工作者理念滯后,開展德育內容較為落后,導致過多用傳統(tǒng)文化所教方式教育學生,和社會現實存在嚴重的脫節(jié),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興趣泛泛,參與到德育活動中積極性差,影響整體中職德育教育效果。德育缺失對班級建設會帶來負面影響,也不利于中職學生學習與成長。新時代背景下,中職院校德育工作需要緊跟時代發(fā)展,從社會熱點、學生關注點中挖掘德育素材,在德育工作中引入新鮮的血液,讓中職德育工作煥發(fā)生機。
例如,校園暴力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德育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德育話題,帶領學生一起進行討論,將校園暴力這種隱藏很深的校園惡勢力擺到明面上,引導學生做一個遵紀守法、熱愛生活、遠離暴力的好學生。同時,網絡化時代下,很多社會熱點話題都能夠給中職德育教師利用,引入社會熱點,可以讓學生更好了解時代發(fā)展,了解社會現實,引導學生對社會事物做出客觀的評價和判斷,提升學生明辨是非的價值觀念。
中職學生德育工作需要依賴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多方力量,借助于網絡環(huán)境,可以構建中職德育工作網絡,充分發(fā)揮學校和家庭、社會資源的合力,形成相互滲透與支持的德育網絡結構。第一,在中職院校層面,應該積極構建網絡德育工作機制,為專業(yè)教學、德育工作提供雙方面保障,為規(guī)范德育工作行為提供依據。充分發(fā)揮德育教師、班主任兩方面德育功能;第二,在學生家庭方面,發(fā)揮班主任在學校和家庭之間黏合劑作用,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和配合,成立家長委員會,幫助家長對中職德育工作全面理解,建立學校和家庭相互理解的體系,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在網絡環(huán)境下,可以利用QQ、微信、短視頻等平臺,讓學校和家庭之間聯系更加緊密,幫助家長認識到德育對學生成長的關鍵性;第三,社會方面,中職院校德育工作還需要積極挖掘社會資源,形成社會和學校的合力,增強德育工作的效果。例如,可以邀請社會中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家、企業(yè)家進入學校,為學生提供經驗;還可以邀請干警、法官等進入中職校園中進行普法;讓社會道德模范講述先進事跡等,發(fā)揮榜樣力量。當然,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進入紅色文化館、博物館等,進行德育滲透活動,讓中職德育工作獲得更多的支持。或者和社區(qū)聯系,組織學生參與義務獻血、社區(qū)孤寡老人送溫暖、孤兒院陪小朋友做游戲等活動,讓學生從德育理論學習向參與德育實踐過渡,幫助學生在這些社會活動中產生共鳴,同時幫助中職學生養(yǎng)成尊老愛幼、助人奉獻的品質,讓其對德育活動的認知更加深入,增強中職學生責任感,讓其能夠在參與這些活動中認識到自身的價值,以便于在今后成長道路中奮發(fā)向上、茁壯成長。
中職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目的在于能夠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每一個中職學生都具有獨特的個性,中職院校在開展德育工作必須保持公平的態(tài)度,對于學生不能差別對待,發(fā)揮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用愛包容學生、關愛學生,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每一位中職教師需要做到公平公正,更不能以成績論成敗,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不能因為學生成績優(yōu)秀就放松別的要求;也不能因為偶爾調皮犯錯就對其過于苛刻,避免對學生自尊心造成影響;教師和學生交流最為頻繁,在和學生相處中,需要放下架子,以一個平等、尊重的身份交朋友,做學生的傾聽者,善于通過談話技巧和學生進行心靈溝通。還應該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虛心接受學生對自己提出的合理建議。另外,德育工作者在處理學生事務中,應該善于換位思考,能夠站在中職學生的角度,不能局限在老師的思維定式中,為學生考慮,讓學生感覺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和尊重,更愿意向老師訴說自己的心事。這種方式下,德育教師和學生之間距離更近,德育氛圍更加濃郁,也更能夠為中職德育工作奠定基礎。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網絡環(huán)境給中職德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沖擊,這主要是體現在網絡對學生思想的沖擊。但同時也為德育工作開展提供了極大的發(fā)展空間,中職德育工作開展中必須與時俱進,敢于創(chuàng)新,積極采用網絡技術優(yōu)化德育工作方式,借助于網絡資源豐富德育內容等,為中職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