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朋 田新軍 李兆基
隨著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由于慢性病難治愈,需長期用藥,加劇了腎臟負擔,導致慢性腎衰竭發(fā)病率上升,慢性腎衰竭會導致腎功能進行性衰退,嚴重危害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上暫未形成統(tǒng)一治療慢性腎衰竭的有效方案,通常采用藥物治療和血液透析,但長年累月進行血液透析無疑會增加心臟負擔,極易并發(fā)心力衰竭,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2]。所以,研究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對于慢性腎衰竭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深化研究,選取2017 年9 月~2019 年9 月在本院就診的100 例老年慢性腎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前列地爾聯(lián)合腎康注射液治療該疾病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9 月~2019 年9 月來本院就診的老年慢性腎衰竭患者100 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24 例;年齡60~76 歲,平均年齡(67.39±8.78)歲;病程1~9 年,平均病程(4.41±1.85)年。觀察組男27 例,女23 例;年齡61~78 歲,平均年齡(68.12±8.43)歲;病程1~9 年,平均病程(4.63±1.7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符合慢性腎衰竭診斷標準,即存在原發(fā)或繼發(fā)慢性腎臟病史,腎小球濾過率<80 ml/min,Scr>133 μmol/L,Ccr<30 ml/(min·1.73 m2);入組前未接受過腎臟替代、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治療;年齡≥60 歲;高血壓、高血糖等其他基礎疾病均得到有效控制,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得到糾正;患者與其家屬對研究表示知情,同意參與該研究;研究已征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2 排除標準[3]合并心肝功能不全者;合并消化道出血、休克、脫水、嚴重感染者;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尿毒癥期者;確診為急性腎衰竭者及慢性腎衰竭伴急性加重需要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治療者;存在急性應激狀態(tài)等可加速腎功能惡化的可逆因素者;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對研究所涉及藥物過敏或過敏體質者。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血壓血糖控制、低蛋白與低鹽低脂飲食、糾正酸堿失衡等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前列地爾(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101)治療,將10 μg 前列地爾溶于100 ml 生理鹽中進行靜脈滴注,1 次/d。觀察組采用前列地爾聯(lián)合腎康注射液(西安世紀盛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0110)治療,其中前列地爾用法和用量同對照組;將100 ml 腎康注射液溶于250 ml 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1 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15 d。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水平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Scr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20%,Ccr 較治療前增加≥20%評為顯效;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Scr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10%~19%,Ccr 較治療前增加10%~19%評為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Scr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10%或無降低,Ccr 較治療前增加<10%或無增加評為無效[4]。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腎功能指標主要包括BUN、Scr、Ccr、UA 及24 h Upro。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頭痛、頭暈及紅腫瘙癢。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BUN、Scr、Ccr、UA 及24 h Upro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BUN、Scr、Ccr、UA 及24 h Upro 水平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近幾年人民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老齡化等社會問題日益加劇,致使糖尿病等慢性病高發(fā),加劇了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腎臟壓力。腎臟主要功能是調節(jié)酸堿平衡和水電解質平衡,若腎功能受損,機體代謝功能遭到破壞,極易出現(xiàn)各種功能障礙[5]。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易并發(fā)腎小球濾過功能障礙,主要與男性前列腺水平過低有關[6]。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容易加劇對心、腎等臟器及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將并發(fā)其他合并癥。調查顯示,近年來慢性腎衰竭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引起了醫(yī)學界和社會的重視。盡早發(fā)現(xiàn)、盡早治療、合理護理對于治療慢性腎衰竭具有重要作用,能顯著提高我國居民綜合身體素質。
腎康注射液屬于中成藥,是臨床上治療慢性腎衰竭的一線藥物,該藥的主要成分為紅花、丹參、黃芪、大黃等,主要功效是瀉濁通腑、活血化瘀、利濕等。丹參的主要功效是清心安神、祛瘀止痛等,輔以紅花能活血化瘀,促進腎功能的改善和恢復,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7];黃芪的主要功效是消毒消腫、養(yǎng)血固表等,能有效促進血管擴張和血液循環(huán),能顯著緩解蛋白尿等臨床癥狀[8];大黃的主要功效是利濕、清熱解毒等,對于改善慢性腎衰竭患者機體水腫效果顯著,同時還能有效降低BUN、Scr 等腎功能水平[9,10]。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腎康注射液中的紅花、丹參能有效促進自由基的清除,從而控制腎衰竭進展;而其中的大黃緩解水腫效果顯著,對腎小管纖維化有明顯的延遲作用,能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增加腎臟血流量[11,12]。但單一靜脈滴注腎康注射液見效慢,不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因此臨床上常采用藥物聯(lián)用的方式彌補這一缺點。前列地爾是臨床上治療慢性腎衰竭最常用的藥物,該藥的載體是脂微球覆裹,較為穩(wěn)定,活性成分不易失活,靶向性較為理想,能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靜脈滴注的給藥途徑能使藥效成分迅速到達受損的腎組織中,生物利用度較高[13]。除此之外,前列地爾還能防止血小板積聚,降低血液粘稠度,從而促進血管平滑肌的舒張。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用前列地爾和腎康注射液對治療老年慢性腎衰竭的臨床效果理想,能有效增加腎內血流量,降低血液中的脂質成分,從而降低血液粘稠度,既能降血壓,又能恢復腎功能。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BUN、Scr、Ccr、UA 及24 h Upro 水平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前列地爾聯(lián)合腎康注射液治療老年慢性腎衰竭的效果優(yōu)于單用前列地爾治療,且更有助于患者腎功能的改善。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前列地爾基礎上加用腎康注射液治療并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聯(lián)合用藥治療的安全性相對可靠。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聯(lián)合腎康注射液治療老年慢性腎衰竭的效果顯著,能顯著改善腎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