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古人突發(fā)奇想——我來給自己住的地方畫一張像吧。
于是,他找來一張平整的羊皮,一邊走,一邊畫。
家門前有三座大山、兩條小河、一片小樹林,他一一畫了下來。
打獵(dǎliè)時走過的山路,他用長長短短的線條來表示;
族人們生活的山谷,他用幾何圖形標注出位置。
“像”畫好了,給它取個名字,就叫“地圖”吧!
看著它,大家感到很新奇,整個家園一目了然。
拿上它,大家安心多了,外出打獵、務農多了一份安全感。
如今,地圖種類越來越多,制作工藝也越來越精美。
這都是地圖測繪(cèhuì)員的功勞!
地圖測繪員是什么神秘人物?
繪制一張地圖,背后有多辛苦?
去戶外
你見過這樣的場景嗎?
在馬路上,幾個人擺弄著一臺像照相機一樣的古怪儀器(yíqì)。
這是外業(yè)測繪員在工作呢!
那臺古怪的儀器,是他們的重要“法寶”——全站儀,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
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帶上許多專業(yè)儀器,可比你的小書包沉多了!
當萬事俱備,是不是就可以工作了?
不,還要看天氣,碰運氣!
智能繪
如今,人們還會借助衛(wèi)星、無人機等高科技技術測量大地,用計算機繪制山川地形。
當電腦獲?。╤uòqǔ)了數(shù)字航拍相片后,測繪員會戴上立體眼鏡,手握雙向轉輪,雙腳控制(kòngzhì)踏板,對地理信息進行處理,畫出最準確(zhǔnquè)的地圖。
這時,他們仿佛變身成了“巨人”,一會兒來到城市中心,一會兒飛過海洋上空,一會兒跨上高山山頂……
層次豐富、布局合理、配色和諧(héxié)的地圖,不僅能傳遞信息,還像是一件藝術品。
誰會對一點一線都斤斤計較呢?當然是測繪員!
習近平爺爺曾說,全國測繪戰(zhàn)線一代代測繪隊員不畏困苦、不怕犧牲(xīshēng),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著祖國的壯美河山,為祖國發(fā)展、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貢獻(gòngxiàn)。
愛國,先從認識我們腳下的國土開始。
如果你認真欣賞(xīnshǎng)中國地圖,一定會感嘆(gǎntàn):祖國這只“大公雞”真神氣!
從東海之濱到“世界屋脊(wūjǐ)”,三大地形階梯,像巨人步步登天。
黃河、長江兩條母親河,穿越北方、南方,澆灌(jiāoguàn)著中華大地。
想看看自己的家和學校在哪兒?
在詳細的地區(qū)地圖上,你甚至能查到從家到學校有多少種到達方式。
測繪員告訴你,地圖真神奇(shénq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