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欣
2021年7月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電影《沒問題》(2021)的首場銀幕放映,一位觀眾站起來問導演蔣佳辰:你叛逆過么?
蔣佳辰導演的《沒問題》是一部以東北為背景、講述一對父女在學業(yè)工作等方面產(chǎn)生分歧和矛盾的電影。梁龍飾演的父親左守權,為畢業(yè)在即但英語四級沒過、還和英語老師鬧矛盾的女兒左明明,向輔導員求情,但被告知女兒曠課已久,在夜場搞樂隊。左守權來到夜場,女兒正在舞臺上幽幽熒光燈的照射下,邊扭邊唱:“老師說你思想有問題,家人說你思想有問題……”左守權被攪入樂隊與酒徒的廝打,跟一幫小年輕一塊兒被拘進派出所。
這之后,左守權三番五次到樂隊排練現(xiàn)場找左明明。他工作都給女兒安排好了:在老友當校長的中學干圖書管理員,在老家,有編制。為了求得被女兒當面罵過的英語老師原諒,他一層層托人情、搭關系、攢局,女兒就是不領情。父親千方百計想讓女兒按“正?!钡穆纷油瓿蓪W業(yè),按“正?!钡某绦蛘乙环荨罢!钡墓ぷ?,然后度過“正常”的一生。但對于這些“正常”的安排和設計,女兒表現(xiàn)出不尋常的“叛逆”。
顯然,《沒問題》所反映的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其實是由于成長于不同的時代環(huán)境造成的。改革開放后,同一地域、不同時代的人們的思想觀念已經(jīng)天翻地覆,影片通過對家庭矛盾的展現(xiàn),進而討論社會各領域、各階層的問題。
開頭觀眾的提問激起了蔣佳辰心中的漣漪,他回答:“我絕對叛逆過。成長過程中家里也有過激烈的沖突?!?/p>
現(xiàn)年37歲的蔣佳辰在魯迅美術學院影視專業(yè)任教,算是長輩心中的好工作。想學電影大概是蔣佳辰青春期最叛逆的舉動。他父母退休前都在體制內(nèi)工作,思想觀念都很傳統(tǒng),每天上班回家兩點一線,應酬都不參加。從爺爺輩到父輩,都寄望他有一個穩(wěn)定的工作。
高中時,同學聚會,蔣佳辰跟一哥們兒說,不知道未來干點兒啥,特迷茫。哥們兒問,有沒有啥是你特喜歡、特想干的?他說,挺愛看電影的。從初中開始,他節(jié)衣縮食買《看電影》雜志,還開始淘碟,喜歡看昆汀、北野武,覺著他們的東西和電視上電影院里放的都不一樣。哥們兒說,那就干唄。
蔣佳辰借著酒勁回家和爸媽說,他想學電影。爸媽傻了,說這孩子不切實際,飄了,怎么那么突然,是不是找個借口要去外面瞎混?!爱敃r我說,反正怎么都是過一輩子,我就是想沖破這個東西,年輕就要隨心而走。當時跟家里面鬧得挺僵?!?/p>
蔣佳辰報班兒學電影了,專業(yè)課沒過,北影、中戲的導演系都沒考上。于是,他“曲線運動”,考上了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就在老家沈陽,他從小長大的地方。他從大一就一心學電影,和電影里一心搞樂隊的左明明一樣專一。
畢業(yè)時,父母還是希望他能有一份穩(wěn)定而體面的工作,比如進電視臺,但他一心想拍電影。大學畢業(yè)后,他去北京電影學院讀了個研究生進修班,比較系統(tǒng)地學習了電影基礎理論知識,在電影藝術上邁出了第一步。
但蔣佳辰北漂不是很順利。他混過一些小劇組,干過美術、制片、道具,始終沒能走出一條道。有一回同學給介紹個活兒,大廠的主旋律片,說缺個拍劇照的,自帶設備,能給一萬。他尋思,自己花萬把塊買相機,完事兒又有經(jīng)驗又能留套設備,挺劃算。他高高興興拎回相機,要進組了,那邊通知:那啥,主任有個親戚,就不用你了。“太有經(jīng)濟壓力了,只能伸手往家里要?!焙迷谒謰尶辞逅皇切难獊沓保恰罢娴哪馨炎约和耆唤o電影了”,挺支持,只是愁,怎么一直不賺錢呢。那個當年攛掇他干電影的哥們兒,學畫畫的,大學考得不理想,蔣佳辰北漂在電影圈打轉轉的時候,哥們兒進軍餐飲行業(yè),整成跨城市的連鎖,年銷售額應該將近一億了。
就在他一籌莫展、不知下一步如何走的時候,一個大學老師給他打電話,說魯美要在大連校區(qū)做影視專業(yè)了,缺人,問他要不要回來試試?蔣佳辰回到母校,跟學校領導聊了自己在電影學院學習的經(jīng)歷,談了怎么體系性建設影視專業(yè),提了開設什么樣兒課程等等諸多建議。領導很滿意,當場希望他來上課。對他來說,回校擔任影視課的老師,也許是一條開啟電影事業(yè)的路,可以進一步沉淀和積累,同時自己再寫點東西,指導學生拍攝實踐,強化制作電影的實務,找機會拍電影,值得一試。
2009年, 蔣佳辰作為一名外聘教師,開始了影視教學工作?!澳贻p人在外面,別人說你得聽著,別人告訴你得怎么樣。沒有尊重,挺難過的?;氐綄W校以后,發(fā)現(xiàn)很多人對你有尊重了,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
蔣佳辰是什么環(huán)境都能適應的樂天性格,平時好好上課,還負責學校各種活動的拍攝,干活兒沒毛病,領導挺認可;他也在魯美讀了個碩士,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帶學生拍短片,搞畢業(yè)設計。到了五年后的2014年,蔣佳辰按照自己設計的路線,如愿以償?shù)爻蔀轸斆赖恼嚼蠋煛?015年,他開始寫長片劇本,想向影視界邁進。潛規(guī)則
蔣佳辰的長片處女作《尋狗啟事》(2016)的核心,就是有關留校任教的故事:在東北本地從小學讀到碩士的張廣勝畢業(yè)在即,有同學去南方發(fā)展,有同學問他要不要去私企,他想留校等編制,對導師鞍前馬后,導師出差,他給導師帶狗,結果狗丟了,導師不高興了,他留校的機會也告吹了。
《尋狗啟事》里,張廣勝他爸是個下崗的前技術工,脾氣大,成天和一堆也沒正事兒的狐朋狗友打麻將,認為鐵飯碗是最好的工作?!艾F(xiàn)在貪官下馬,工人下崗,就剩學校一個穩(wěn)當?shù)胤搅?,”張廣勝爸說。
張廣勝爸出去遛導師的狗不拴繩,狗把人孫子手咬了一口,他和那位奶奶為碰瓷訛錢這事兒吵翻天,狗跑丟了。張廣勝爸的原型是蔣佳辰一舅舅,“東北人身邊總有那樣的一個親戚,混,虎,彪呵呵的,每天渾不吝的勁兒?!?/p>
狗的靈感是蔣佳辰和朋友喝酒的時候得來的。朋友不到三十,在家里給找的體制內(nèi)工作, 收入穩(wěn)定啥也不愁。“每天上班換上工作服,手機收下,摁一下電鈕,所有機器開始運行,過一會兒巡視一下,下班衣服一脫,手機一拿,走。每天都這樣。他覺得‘我要死了,一天天是人過的日子么?”朋友尋思搞點兒好入門的副業(yè)。那兩年養(yǎng)狗產(chǎn)業(yè)熱門,鞍山有中國最大的狗交易集散地。朋友買了條種狗,回去發(fā)現(xiàn)有先天缺陷,要退,狗販子不給退,朋友不斷奔波、維權。
蔣佳辰想到,人為了自己的狗著急上火很正常,但如果為了一條不是自己的狗四處奔波就是個挺幽默的事,《尋狗啟事》里,他就讓張廣勝和他爸火急火燎找別人的狗,甚至找熟人算卦,抽了個中簽,買了塊不讓帶進地鐵的大匾,上寫“順其自然”四字。張廣勝沒順其自然,繼續(xù)努力,去狗市買狗,人家開價十萬,張廣勝說狗長得和他要的種有點兒不一樣,人家說狗也可以整容。最后碰到訛人的團伙,救下一條要成為盤中餐的土狗。
張廣勝留校的事兒八字剛有一撇就被他爸爸大喇叭宣揚出去了,結果沒留成,他偶然發(fā)現(xiàn)這個崗位被他喜歡的女生給頂了。他甚至畢業(yè)論文答辯都沒通過——他寫的論文主題是《東北的振興與發(fā)展》,被評價“觀點偏激”。張廣勝看他爸在朋友面前志得意滿搓麻將,完全下不來臺,終于和他爸吵翻了:“誰不供孩子讀書啊?沒錢沒關系不好找工作,你知道,我不知道???你不下崗誰下崗?你不離婚誰離婚?”
壓倒張廣勝留在家鄉(xiāng)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媽告訴他,從小到大他以為完全靠自己得來的榮譽,其實背后都有他爸委曲求全的打點。張廣勝決定下南方找工作。
“家里面老一輩人的習慣,就是能找到熟人才好辦事?!笔Y佳辰說,但他爸一向不愿求人,他媽稍微靈活一點兒,倆人這方面有沖突。小時候上學媽想找人讓他進快班兒,他生病媽會找認識人的醫(yī)院?!稕]問題》里,左守權媽住院了,二姐想著給醫(yī)生包紅包;到殯儀館了,她還想著給抬棺材的人紅包。蔣佳辰身邊人看完都說,很真實,他自己也在這樣的人情社會中生活?!傲晳T花錢買個心安,也是一種文化?!?/p>
“東北的年輕人對于現(xiàn)在固化的所謂體制內(nèi)穩(wěn)定工作的窒息感,結合自己的、還有身邊朋友的一些經(jīng)歷,再加上一些藝術創(chuàng)作,就成了《尋狗啟事》?!笔Y佳辰說。
《尋狗啟事》 (2018)
身邊同齡人以及蔣佳辰教的學生,很少有想留東北的了。“多數(shù)在干婚慶賺錢,現(xiàn)在可能還能多個小視頻啥的,和電影不挨邊?!边€有留在老家的,家里條件不錯,繼承產(chǎn)業(yè),或者能安排個穩(wěn)當工作;到北京的就是想繼續(xù)自己的精神追求,他學生里做導演攝影美術后期的都有,都還不錯。
與《尋狗啟事》一樣,《沒問題》也是反映東北百姓生活的故事。他通過電影來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情感,并揭示現(xiàn)實中存在的深層問題。
7月27日晚上11點,《沒問題》在FIRST露天放映結束后,主持人段煉問到創(chuàng)作緣起,蔣佳辰說,“大家也知道這次人口普查,東北的老齡化問題比較突出,再過一些年可能人就會更少。所以我覺得非常值得關注。”
蔣佳辰現(xiàn)在大部分時間住東北,每學期集中在學校教一段時間影視專業(yè)的課,其他時候自己創(chuàng)作劇本、拍自己想拍的作品。“我現(xiàn)在就挺平衡的。”
他的第二部長片、提名了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片、并入圍了第37屆華沙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的《沒問題》也是在教學間隙創(chuàng)作出來的。《尋狗啟事》他想講年輕人的迷茫,而《沒問題》的視點在中年人的困頓。
父親左守權是某地報社的主任,享盡了紙媒輝煌年代的福利,人到中年,住江景房開沃爾沃,不差錢也不差關系,但體制結構被市場化沖擊,人生軌跡和單位前景一起江河日下——在《沒問題》里有這么一個場景:冬天,報社總編坐在房間一頭,身后一個電暖汀伺候;一堆中年男人“報社元老”瑟縮在房間另一頭,煙霧繚繞,兩臺“小太陽”開著供暖——因為報社沒錢交暖氣費了。房間墻角放著一疊疊他們單位的舊報紙,收廢品的來說,降價了,9毛一公斤,問愿意不愿意吧,話音未落,主編大手一揮,賣吧,堆在那也是廢紙。
小時候家家訂報紙,蔣佳辰全家都看當?shù)氐某繄笸韴?,現(xiàn)在他只有在飛機上才會翻開報紙。他和一個在報社工作過的老師聊到挺多素材,捏出了老左這個角色。蔣佳辰說,報社體制內(nèi)的小環(huán)境映射的就是他體驗到的東北的大環(huán)境?!白笫貦嗟奈磥碓趺崔k?(就像)東北,以前是很繁榮的談戀愛找對象,工人當時是最牛的。一旦新的東西沖進來,技術的革新、觀念的革新、市場的革新、政策的革新,他們就會被沖擊。”
“為了孩子?!彪娪袄锓磸统霈F(xiàn)這句臺詞?!案改冈緫摻o予幾個孩子共享的愛,結果轉化到一個人(獨生子女)身上,這種愛可能有的時候就會轉化,變成強加,變成干預,平衡就打破了。年輕人越來越自我、追求獨立,對于父母來講需要自我情感的強烈釋放,但對于孩子,這東西又變成一種束縛?!笔Y佳辰分析。他說自己是介于左守權和左明明之間的人。他對孩子的希望,就是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幸??鞓贰?/p>
露天放映后,一個年輕的東北觀眾起來說,自己高考完也選擇了遠離家鄉(xiāng),到廣西讀書。“我想問導演,您針對東北現(xiàn)在存在的這些問題,對像我們這種想走的人有什么建議?”
“想走就走,追逐自己的夢想,找一個能承載你人生價值的城市,”蔣佳辰說,“我只是一個電影作者,只是想把我熟悉的東北通過電影形式呈現(xiàn)給觀眾,只是想把我在生活當中遇到的人和事,通過我的方式展示給大家?!笔聦嵣?,《尋狗啟事》的開放式結尾,沒有敘述張廣勝的去留,也是他的特意安排。他不想在作品中回答這個問題。
采訪時蔣佳辰對我說,“魚本應該生活在大海,但普通人生活的每個地方都只是個魚缸,大小各異而已,我們被圈養(yǎng)在其中漸漸適應。在大魚缸里雖然面臨的挑戰(zhàn)更多,但這里面有更多的豐茂的水草、更多的食物你才可能長得更大。但那,也只是魚缸?!?/p>
《沒問題》 (2021)
在西寧露天放映的那晚,第一個起來提問的觀眾說,“我想向您求證,您是不是有借鑒安東尼奧尼的《紅色沙漠》,通過明黃、正紅來質(zhì)疑東北工業(yè)化文明在現(xiàn)在時代的變遷?”
蔣佳辰?jīng)]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他說,設計色彩時,左守權穿紅色代表權威,左明明穿綠色代表自由,呂老師穿藍色代表浪漫。
很難找到一部電影來與《沒問題》對標,它有別于很多觀眾習慣的印象。跟安東尼奧尼風格更可以說是沒關系。在這屆FIRST入圍影片諸多自我表達風格強烈的電影里,《沒問題》像是那種可以進院線放的有商業(yè)潛力的電影,有點特殊。露天放映看的人多,豆瓣開分也快,只有6.1。映后談第二位觀眾起身,說這是他這幾天看得最開心、笑得最多的一部電影。他在豆瓣看到有人評論他的電影商業(yè)化。他不否認。“我覺得我的勇氣在于,我敢?guī)е徊坑猩虡I(yè)可能性的表達作品,來到電影節(jié)?!?/p>
小時候爸媽在外邊兒忙,從外面把門鎖上把蔣佳辰關家里防他亂跑。他在家呆著,翻完了《十萬個為什么》《兒童畫報》,就拿錄放機看錄像帶。有三本是他??吹模⑶宜笤O性地回顧總結,對他今天的電影創(chuàng)作內(nèi)容和風格產(chǎn)生了影響:一本講宇宙奧秘,埋下了他探索的視野和敘事邏輯;一本是從電視臺錄下的譯制片《音樂之聲》,培養(yǎng)了他對類型電影的認知和喜愛;一本是小品專輯,《綜藝大觀》《曲苑雜壇》各類節(jié)目的精選,讓他浸潤在幽默感中成長。
很多人對東北的喜劇印象很深,主要是源于東北的笑星太多,喜劇小品也特別多。但蔣佳辰認為,嚴格說來,自己的作品不是原本意義上的喜劇,或許稱之為“灰色幽默”更準確一些。
他的第一個短片叫《伏》,那是大學一年級時拿DV拍的,算是《沒問題》的雛形。東北話,諷刺,喜劇,完全是下意識創(chuàng)作,形式上的東西比較多。他被老師推薦,在大山子藝術節(jié)期間參加獨立短片展映,整體反響挺好,他對干電影的信心更堅定了。彼時的短片拍攝,純粹是興趣使然,但對他來說,則是一個重要的“試水”。
他第一個成型的長篇劇本叫《不治之癥》,東北話,諷刺,喜劇,入圍了第一屆青蔥計劃15強。然而,距離10強還有一定差距——如果入圍10強,就能得到資助拍短片。因此,在經(jīng)過知識、技能、實踐的積累后,他開始了自己拍攝長篇劇情片的摸索。
蔣佳辰過年聽親戚朋友湊一塊兒打麻將,麻將本身沒多大意思,但他聽一桌人扯這扯那挺有趣?!秾す穯⑹隆防锿Χ噙@樣的臺詞,有東北方言的段子性?!稕]問題》里他收斂不少,幽默更多是建立在人物關系的尷尬上—— 一場被他拿掉的戲里,左守權失去工作后回到已被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收購的報社,和一幫陌生的年輕人說:這地方現(xiàn)在是不行了,但我在這塊兒待了半輩子,作為這個地方的老人,我有跟它的感情。未來是年輕人的,我希望你們守住這個攤兒,不要讓它荒廢,讓它重振。左守權拂袖而去,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但屋里人莫名其妙,說這人是不是丟了飯碗精神受刺激了?
拍《尋狗啟事》前,他聽王紅衛(wèi)老師說,第一部電影不用那么成熟,年輕導演就是得有勁兒。他覺得有道理,所以電影63場戲用了63個鏡頭,全程手持,把勁兒使出來。拍第二部作品前,他聽王慶鏘老師說,中國青年導演不缺個人表達,和西方青年導演差距最大的是技術。他覺得有道理,《沒問題》想追求敘事和表達兼具。去年在上海電影節(jié)參加創(chuàng)投,刁亦男導演看了片段說挺好,做到了在商業(yè)性和個人表達之間找一個點?!八f,特別難的是你做的是東北風格的喜劇,如果你朝這方面偏了,就沒意思、就不好看了,你朝那方面偏多了,又會變成那類(固化的)喜劇?!?/p>
蔣佳辰想做一些不同于已被塑造出來的東北敘事。我問他是否熟悉近年紅火的青年東北作家班宇雙雪濤鄭執(zhí)等等。他們正好都是80后沈陽人。蔣佳辰開嘮,班宇創(chuàng)作就在沈陽,前幾天剛和他喝酒談電影;雙雪濤和他一屆,中學不到一公里的距離;鄭執(zhí)在《一席》上講的醉鬼樂園他經(jīng)常去喝酒。“他們的代表作背后都在講一個時代的謝幕,一些人在時代浪潮下掙脫、逃離,卻又無法抵御。要說我作品跟他們的共性,就是時代下的人的無力感,那種奔波感、那種被動。不管是張廣勝,還是左守權,他們感覺都是一直在要一個什么東西,但一直是處在被動的狀態(tài),未來又是充滿未知的,他們都被這個時代的浪潮沖擊?!?/p>
“電影也沒有必要在形式上都搞得那么喪?!彼f。他想了想,伍迪·艾倫是他一直挺喜歡的導演,雖然這種在曼哈頓街頭嘮嘮叨叨大張旗鼓談各種價值觀的電影他沒法嘗試。“但我真挺喜歡,好看,好玩兒,你說多深刻也沒有,但有嚼頭??粗霍[心,我還有思考,我挺享受。”
他說,《尋狗啟事》和《沒問題》的故事都是寒冷的,但他在情感上傳達得溫暖一點兒。“東北人比較善于自嘲,把苦難的東西解構掉,在一個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里,在極寒的地域自行取暖。本來你覺得很沉重的東西,這都不是事兒,有點這種概念,舉重若輕?!?/p>
蔣佳辰倚在工作室的沙發(fā)上,伸手鉆進眼鏡,夾鼻按了兩下,說想想東北人自我解構的例子?!坝辛耍彼f,家里一親戚,女兒中學了不好好學習,一天出去鬧也管不了,這親戚說,“‘反正將來跟我沒關系。啥樣都她老公受著。總能有個想開的點。東北人骨子里的信仰是樂觀。要不當你面對不能面對的事,怎么辦?你日子不過了嗎?物質(zhì)上的痛苦都顧不上解決,哪有工夫體會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樂觀、通俗,這就是東北文化的一個特質(zhì)?!?/p>
“可能我也就是這么一個性格,遇到問題時候,就是‘能咋地?干就完了。”蔣佳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