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摘要】建筑物產生的裂縫與建筑結構設計有必然的聯(lián)系,因此,要解決裂縫問題,必須對建筑結構的設計進行分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建筑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建筑裂縫問題很常見,不僅對建筑物的使用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威脅到了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必須保證其合理性。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裂縫成因;對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6.090
目前,隨著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各種建筑工程興起并呈現(xiàn)蓬勃發(fā)展之勢。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如何減少裂縫問題的發(fā)生概率,既是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是提高人們居住水平的必然要求。建筑結構設計是建筑施工的前提,由于結構設計牽扯的內容較多,設計不合理,在施工中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甚至出現(xiàn)重大安全事故。其中,裂縫問題是一個多年困擾建筑工作人員的難題,裂縫對于建筑物的安全有著嚴重威脅。權威數(shù)據(jù)顯示,在建筑結構設計階段會經常出現(xiàn)裂縫問題,可能出現(xiàn)嚴重威脅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的情況。因此,設計單位、施工部門必須充分認識解決裂縫問題的重要意義,并且結合工程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裂縫防治措施。
1、防止建筑結構出現(xiàn)裂縫的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經濟水平迅速提升,城鎮(zhèn)化進程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人們的生活需求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對于建筑物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一背景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必須始終將安全問題擺在第一位。其中,裂縫問題是建筑工程質量投訴的焦點,也引起了業(yè)內和社會的極大關注,裂縫問題亟待解決。建筑物裂縫最常見的是表面裂縫,表面裂縫并不會對建筑物造成很大影響,但裂縫出現(xiàn)時間較長,就會對建筑物造成破壞。因此,在建筑物設計、施工、后期維護過程中,技術人員必須充分認識提高建筑物表面平整度的重要性,這是防止產生表面裂縫的重要措施。
2、裂縫的主要類型
2.1 塑性沉降裂縫
塑性沉降裂縫是一種常見的裂縫,其外觀酷似魚身,中間寬,兩邊窄。一般來說,這種裂縫喜歡出現(xiàn)在變截面或梁板交匯處,裂縫深度比較大,可觸碰到鋼筋。防止裂縫出現(xiàn)的方法有三,分別是選擇合理的水灰比,合理控制砂率,科學設計坍落度。在一些工程中會出現(xiàn)界面差距比較大的構件,常規(guī)手段無法完全遏制裂縫,這時就需要采取特殊手段,即深層澆筑,靜置一段時間,等到沉降穩(wěn)定后與上面截面層一同進行澆筑施工。
2.2 塑性收縮裂縫
當前,工程施工水平參差不齊,當施工不當時,很容易產生塑性收縮裂縫。這種裂縫的外觀沒有單一規(guī)格,并且裂縫間距大小不一,小的間距有幾厘米,大的間距能達到十幾厘米。裂縫并非一下子就會形成,而是要經過一個緩慢成型的過程。防止裂縫出現(xiàn)的方法有二,分別是科學控制水膠比,精準把控水泥用量。當遭遇高溫大風等極端天氣時,施工單位要提高控制等級,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抑制裂縫的形成。
2.3 荷載引起的裂縫
荷載變化是造成建筑物表面裂縫的主要原因之一?,F(xiàn)代建筑大多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建筑物的整體結構強度逐漸降低,而鋼筋混凝土的重量卻并沒有什么變化,整體結構的負載壓力逐漸升高,使建筑物出現(xiàn)形變,從而引發(fā)裂縫。此外,如果建筑物出現(xiàn)了深裂縫,就會使建筑物受到嚴重破壞。與無載裂縫相比,荷載裂縫對建筑結構的影響更為不利。在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雖然國內不少單位都在借鑒西方先進國家的建筑經驗,但是效果不佳。由于預估荷載與實際荷載存在差異性,建筑結構出現(xiàn)裂縫難以避免。
2.4 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
溫度變化也是造成建筑物裂縫的重要原因之一。具體而言,混凝土加工技術是建筑物建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水泥與水產生水化熱的化學現(xiàn)象,并且產生混凝土溫差裂縫和收縮裂縫,進而引起結構性形變,出現(xiàn)明顯的建筑物結構裂縫。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1)為了保證建筑物結構的強度,現(xiàn)在很多建筑物都是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水泥在水化過程中會產生水化熱。在混凝土澆筑期間,由于水泥的水化,混凝土溫度會明顯升高,進而產生混凝土溫差應力裂縫。(2)混凝土和磚砌體熱膨脹系數(shù)不同,在溫差變化較大時,建筑很容易產生裂縫。
3、建筑裂縫的產生原因
3.1 材料質量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關鍵的因素,混凝土材料的水化熱等會導致建筑裂縫的產生,優(yōu)良的材料質量會增加整個建筑物的硬度、增強荷載能力和承受的拉應力,所以,原材料質量對于裂縫的影響非常大。
3.2 設計因素
人員是結構設計工作的執(zhí)行者,其能力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建筑整體質量的高低。目前,設計人員的能力有強有弱。能力較強的人員,懂得全面思考問題。但這樣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員都缺乏業(yè)務素養(yǎng)。在缺少必要信息的前提下,盲目開展工作。由于沒有合理控制,導致事情脫離掌控,想不產生裂縫都難。
3.3 施工因素
在工程項目中,首要保證的是建筑的安全性及穩(wěn)定性。為達成目標,除了要科學設計方案外,還要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刂剖侄沃饕校阂劳性O計圖紙確定材料類型及數(shù)量。根據(jù)國家規(guī)范及企業(yè)制度進行施工活動。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監(jiān)督,以減少違規(guī)行為的出現(xiàn)。從實踐角度來說,能夠全面抓好工作的單位并不多,這也是裂縫頻出的原因。
4、建筑結構設計中控制裂縫的有效措施
4.1 針對溫度裂縫進行防治
針對建筑項目內部結構的詳細設計工作,施工方務必遵照設計原則,切忌產生過多的凹凸,利用這種方式,能夠有效避免由于溫度集中而引發(fā)的墻體裂縫。詳細而言,溫度裂縫的形成關鍵,是因為建筑項目的圈梁等部位出現(xiàn)溫度變形,同時各部位相互作用而導致的。所以,有關建筑物表層的保溫性能的設置,以及頂層磚墻裂縫程度之間將會具備比較直接的關系,在施工環(huán)節(jié)務必要確保建筑項目的表層溫度與相關建設標準保持一致。除此之外,保溫屋面、材料性能及具體的施工方式一定要嚴格遵循標準。而針對建筑結構方面,應當合理加強對應的抗剪功能,橫墻及縱墻頂端都需要配置相應的圈梁,進一步加強建筑結構的總體性能。
4.2 選用高質量的建設原料
高質量的建設原料能夠有效減少微型裂縫的形成概率,水泥作為混凝土的關鍵構成材料,已有的水泥品種豐富多樣,各類材料的實際質量具有較大差異,水泥硬化過程中通常會釋放一定的熱量。不同質量的水泥,其釋放熱量的頻率同樣存在差異,高質量的水泥在釋放熱量的過程中,其速度通常會有所減慢,比如,包含火山灰的水泥,便能夠對自身釋放熱量的速度進行實際掌控,因此在大規(guī)模的建筑項目中使用頻率較高。骨料的粗細、砂石的含泥量等對裂縫也有較大的影響。砂石的含泥量越多,混凝土的穩(wěn)定性越差,越容易產生裂縫,在建筑施工時可根據(jù)不同建筑、不同位置選擇合適的原材料來保證工程質量。
4.3 平面布置的控制措施
平面布置是結構設計中一項重要工作,布置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設計質量。當建筑結構平面存在凹凸不規(guī)則情況時,要做好兩件事。第一件,依托工程實際合理添加拉梁。第二件,對平面結構四周樓板進行加厚處理。當然,厚度增加時,鋼筋配置也要調整。除此之外,對結構長度也要進行有效控制,最為常用的手段有后澆帶和膨脹加強帶。后澆帶的使用,能夠有效減少裂縫的產生。其機理是將建筑結構劃分成若干部分,先讓構件完成收縮或沉降,再利用澆搗等手段讓結構形成一個整體。膨脹加強帶能夠最大限度補償收縮,不給結構裂縫的產生提供機會。當前,膨脹加強帶的應用形式有三類,分別是連續(xù)式、間歇式、后澆式。設計人員要依托現(xiàn)場情況進行選擇,這樣才能達到控制裂縫的目標。
4.4 配筋設計的控制措施
鋼筋在混凝土結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對其進行管理,能夠提升控制水平。配筋位置不同,要求也會有所區(qū)別,如在屋面上進行配置應使用雙層雙向鋼筋,并對熱傳導系數(shù)進行有效控制。一般來說,系數(shù)要低于1W/m2·K。屋面并非所有部位都有負筋,對于缺失的部分就要采取特殊處理。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利用拉通板支座鋼筋來為其負筋,二是增加雙向鋼筋網。在樓板陰陽角要使用放射性鋼筋。在配置板筋時,要遵循兩項原則,一是直徑小,二是間距密。只有滿足兩項要求,才能縮小裂縫。例如,在某工程中選用四邊嵌角結構。在收縮力的作用下,樓板中間會形成貫穿裂縫,從而讓四角出現(xiàn)傾斜,傾斜角為45度。為避免此類問題出現(xiàn),設計人員就要使用雙層雙向的配筋方法,鋼筋間距保持在100毫米,覆蓋范圍是樓板跨度的四分之一,分散陰陽角的應力,提升建筑結構的整體性能。
4.5 荷載裂縫
荷載裂縫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所以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應該重視荷載裂縫的防護工作,加大檢查力度。在施工原材料方面,要保證水泥的質量和細砂的含沙量,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混凝土強度達到相關的標準規(guī)定,有效避免出現(xiàn)荷載裂縫。此外,在入模坍落度方面也應該進行嚴格的控制,最大程度地降低入模坍落度。在選擇混凝土時,應該根據(jù)相關的設計要求來進行,保證混凝土的質量,重視減水防裂劑的應用。
4.6 不均勻沉降裂縫控制
對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相關單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對其進行處理:(1)工程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需要全面分析建筑物沉降裂縫、窗間墻水平裂縫、凍土地基引起的裂縫等問題,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科學的設計方案;(2)工程設計師在設計建筑方案時,需要重點把握建筑結構的均勻性和規(guī)則性,避免出現(xiàn)結構性裂縫;(3)工程設計師需要設置沉降縫,并且按照抗震要求完成圈梁布置等工作,進而提高地基強度,從而把建筑物的沉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4)設計師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對軟土地基等特殊地基進行加固。
4.7 重視對混凝土澆筑后的養(yǎng)護工作
在開展混凝土澆筑環(huán)節(jié)工作時,應當對內部水分的蒸發(fā)速度進行嚴格地管控,確?;炷猎诠袒h(huán)節(jié)具備一定的濕度。利用把控水分蒸發(fā)速度的方式,可以實際避免因水分急速蒸發(fā)而形成的裂縫。除此之外,還應當在項目建設環(huán)節(jié)對混凝土的養(yǎng)護工作提起高度關注。建設企業(yè)在結束澆筑環(huán)節(jié)后,應當按照建設手冊中規(guī)定的標準,對混凝土開展養(yǎng)護工作,在半天內應當指派專項人員,圍繞混凝土開展溫度、濕度的保養(yǎng)工作。針對詳細的養(yǎng)護標準,應當依據(jù)所在地區(qū)的實際環(huán)境開展決策。同時,在開展維護的時候,應當用塑料薄膜全面覆蓋混凝土,并且及時開展灑水工作,避免養(yǎng)護期間混凝土內部的水分無故流失。需要注意的是,還應當在養(yǎng)護期間完成溫度測量工作,圍繞養(yǎng)護期間氣溫與濕度開展記載,確保養(yǎng)護期間混凝土的溫度等符合標準,進一步保障養(yǎng)護工作成果。
4.8 加強建設的管理效力
建筑項目在開展建設環(huán)節(jié)時,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往往不具備較高的業(yè)務素質,這種情況下,便需要加強管理工作的實施效率,提高對施工技術的支持力度,定期面向作業(yè)人員開展培訓教育工作。比如,振搗頻率與相關建設標準是否保持一致;初次凝固前加強振搗的次數(shù)以減少產生裂縫的可能性、在容易開裂的部位適當添加一些預埋件以降低產生裂縫的可能性等。認真遵循建設方案、實施流程、建設的前后步驟等開展建設作業(yè),針對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職責進行清晰劃分,相關工程師務必進入作業(yè)現(xiàn)場開展指導督促工作。對于存在的操作失誤需要第一時間提供指導糾正,引導作業(yè)人員開展精準的技術實操,并進一步提升其思想認知,積極創(chuàng)建高質量的建筑項目,大幅度降低裂縫的形成概率。
結論:
綜上所述,建筑項目形成裂縫,不但降低其美觀度,而且還嚴重侵害作業(yè)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阻礙了后期的正常使用。由于鋼筋混凝土的構造極易產生裂縫,應當對裂縫的控制引起高度關注,盡管大多數(shù)裂縫不具備有害性,并未實際影響建筑物的整體質量。但仍有部分裂縫可能位于建筑結構的重要部位,因外部環(huán)境影響,引發(fā)極大的安全隱患,時刻威脅著建筑結構的使用強度與安全。鑒于此,相關部門應當重視對建筑裂縫方面的探析,優(yōu)化建筑結構設計,科學防治有害裂縫的形成,進一步確保建筑項目的整體質量與建筑結構的總體平穩(wěn)性。
參考文獻:
[1]白玉國.混凝土裂縫分析及其防治探討[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9(8):24+27.
[2]宋智勇.淺析房屋建筑中現(xiàn)澆混凝土裂縫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19(7):158.
[3]張海輝.建筑結構設計中控制現(xiàn)澆混凝土裂縫的措施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9,46(3):139-140.
[4]宓小萌.建筑結構設計裂縫成因及控制措施探析[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9(21):9-10.
[5]王穎,周正.對建筑結構設計中控制裂縫解析[J].居業(yè),2019(11):13-14.
[6]辜明益.論建筑結構設計中如何控制裂縫[J].住宅與房地產,2019(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