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平
青島瑞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5000
水利工程是國家的基礎設施之一,能夠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條件,還能夠預防災害的發(fā)生,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設,尤其是水工混凝土結構的優(yōu)化設計,非常有必要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具體分析,并應用科學的方法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效。
由于水利工程通常會涉及到很多的環(huán)節(jié),會消耗大量的人、財、物資源,并且工程周期相對很長,所以說,面對這些因素以及水利工程本身的價值,確保水利工程的質量是很有必要的。在影響水利工程的眾多因素中,環(huán)境因素是最明顯的,如:地勢、地形、降水等,也是困擾水利工程順利實施的主要因素。面對如此復雜繁多的影響因素,很多時候不僅僅影響了工程的進度和質量,還對工作人員造成了人身安全的威脅?;诖?,就要求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要詳細了解工程環(huán)境以及工程的特點,認真對待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而確保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故以及故障發(fā)生的概率[1]。
混凝土自身黏聚性較強的特性決定了混凝土結構密度大、結構穩(wěn)定性高的優(yōu)勢,也相對保障了結構的高強度韌性,提高了結構的抗拉伸、抗重壓能力,極大地降低了混凝土的結構變形概率。而以往的木制結構建筑則會受到風沙、雨水侵蝕影響而出現結構受損、穩(wěn)定性變差等現象,不利于水利工程的長久運轉。因此,不斷采用混凝土結構建造水利工程,并持續(xù)優(yōu)化混凝土結構,能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及延長其使用壽命。
在水利工程建造初期,需要進行修建選址,而為了避免占用民用區(qū)域,會選擇地勢相對較高的山區(qū),盡可能減少水利工程的修建對民眾正常生活的影響,也能有效避免人為破壞。但正因為選址在地勢崎嶇不平的山區(qū),建造難度會相比在地勢平坦的平原地區(qū)要高,應用混凝土進行現場調和澆筑,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其可塑性,實現一次澆筑成型,還減少了材料運輸的麻煩,減少了施工工序,節(jié)約了施工,也相對降低了施工難度,為更好地開展水利工程建設提供便利。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設意義重大且工程量大,一般都會格外注重水利工程的使用壽命,在保障建設質量的同時也會相對重視后期維修保養(yǎng)工作的開展??傊?,水利工程的主體龐大且與水面接觸面積廣,維修難度較高。而混凝土結構建設的水利工程,可以相對降低維修難度,混凝土材質不易被侵蝕且穩(wěn)定性強,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并及時進行修補,就能提高水利工程實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實現水利工程的長久運轉目標。
水電項目建設施工中,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及外加劑組成,不同材料的配比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所以在混凝土質量把控上,要嚴格按照其標準進行采購。一方面,水泥作為混凝土原料之一,若使用不合理,會使混凝土出現裂縫等現象,所以在其材料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其水化熱過程會產生大量熱量,使用低熱的水泥較為合理,保證水泥符合混凝土施工標準。同時,還要注意水泥的產期,通常超過三個月就要對其進行更換。其次,骨料一般分為細骨料與粗骨料。根據其在項目施工中的需求來進行采購,細骨料含有粗砂,可以減少水泥使用量,粗骨料含礦石。選擇骨料時,要充分考慮其物理性能及化學性能。最后,對于外加劑也要進行嚴格控制,外加劑能有效解決混凝土出現裂縫等問題[2]。
混凝土的攪拌尤為重要的。在此環(huán)節(jié)中,重要影響的因素有水泥、骨料及外加劑。混凝土的配比發(fā)生變化時,造成砂石比、水灰比及漿骨也隨之變化,需要相關人員重新調配,同時確保其流動性、強度等。拌制時,各原料投入的順序也會影響配比,若混合料或外加劑欠缺時,按照石子、水泥、沙子的上料順序,有外加劑時,則采取石子、外加劑、水泥、沙子上料順序。在進行攪拌時,對時間也要嚴格地把控,一般攪拌的時間是混凝土拌制規(guī)定的最短時間內完成。
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很大程度上由混凝土建設質量決定,一旦混凝土出現裂縫就意味著混凝土結構質量不達標。因此,設計人員在進行混凝土結構設計時,必須綜合考量可能影響混凝土結構質量的外在因素,如施工環(huán)境、地質條件、水文特征等,全面考慮混凝土結構承載能力,并將合適的鋼筋與混凝土材料標注清晰,便于后期施工,嚴格控制混凝土結構的設計質量,降低裂縫出現的概率,提高水利工程整體建設質量。
(1)保證原料質量。要想提高混凝土結構質量,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設穩(wěn)定,就要控制好混凝土的質量及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
(2)防止溫差裂縫?;炷两Y構出現裂縫是由混凝土的水泥發(fā)熱引起的,因此,需要更改水泥材料,盡量選用發(fā)熱量較小的水泥,降低混凝土的內外結構溫差,避免裂縫產生。
(3)防止干裂裂縫?;炷两Y構出現裂縫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過于干裂,這就對混凝土的配制標準要求更加嚴格,應選用高強度、小干縮值的原材料,適當加入減水劑,合理控制水灰比例,充分保障混凝土的使用強度,有效避免干裂裂縫現象的發(fā)生。
混凝土的澆筑是將混凝土澆筑模型中直至塑化的過程,有人工澆筑和泵送澆筑,根據水利水電的工程特點來決定合適的澆筑方法。使用人工澆筑時,由于對高度和時間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配置相應的輔助工具完成澆筑,防止混凝土出現裂縫現象,且要控制好間距,同時在澆筑過程中要進行振搗工作,振搗時確保其具有連續(xù)性和均勻性,防止出現氣泡。此外,應做好拉毛及抹壓工作,在表面鋪設一層塑料薄膜將其養(yǎng)護,做好密封工作,在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工作時,要結合混凝土的性能及當地的氣候,嚴格控制時間,保證混凝土的濕潤度在規(guī)定的標準內,從而提高混凝土的質量。
總之,混凝土的裂縫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這就要求工作人員要嚴格分析造成混凝土裂縫的原因,隨機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規(guī)避混凝土裂縫的產生。造成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復雜多樣,這也是對于水利工程工作人員的一項艱巨的挑戰(zhàn)。但是,只要潛心研究,認真細致的工作,相信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縫的問題一定可以得到完美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