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俊芳
青島匯金消防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000
機電設備在各行各業(yè)中的廣泛應用,對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顯著作用,并且替代了人力勞動,大大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但機電設備具有較高精密性,其運行過程中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必須在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加強細節(jié)管理和質量管理,杜絕質量隱患和安全隱患,提前采取措施排除隱患。
建筑機電工程設備安裝工作基本可以視為一項集復雜性與系統(tǒng)性于一體的工程內容?,F場施工人員除了要做好機電設備安裝工作外,還要與其他專業(yè)施工進行協(xié)調管理,以確保機電設備安裝質量效果可以達到預期。結合實際情況,部分機電設備安裝單位與其他施工單位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導致機電設備在安裝作業(yè)期間容易與其他專業(yè)存在矛盾問題。由此不難看出,對于當前建筑機電工程設備安裝情況,技術兼容性效果差儼然成為建筑機電工程設備安裝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1]。
實際運行應用中,機電設備運行的穩(wěn)定性和高效性是人們對于機電系統(tǒng)的首要要求,這就要求在進行機電設備的安裝時,不同設備之間及不同零部件之間的連接符合相關標準的牢固程度,不會存在松動等問題,但是實際安裝過程中,經常會存在一定的安裝偏差,導致機電設備存在連接穩(wěn)固性不足的問題[3]。特別是在螺栓連接中,很容易發(fā)生連接問題。螺栓孔和螺栓的位置都是在實際安裝施工之前設計和預留好的,但有時預留會存在部分偏差,如預埋位置與實際施工情況不符,或者預留孔的位置存在較大偏差等。這些問題都會造成機電設備安裝時存在一定難度,對交付工期也會產生一定延誤。
從客觀角度來看,建筑機電工程設備安裝工作涉及的流程內容較多,很容易出現設備技術兼容性效果不佳的問題,繼而對后續(xù)施工活動造成阻礙性影響。為規(guī)避這類問題、確保機電設備安裝質量效果達到預期,建議全體參建部門主動承擔自身的管理責任,加強與其他部門之間的互動交流,確保建筑機電設備安裝技術內容得以準確貫徹與落實。各主體部門之間可以采取健全與優(yōu)化安裝管理制度的方式,劃分好各部門的工作崗位職責及各技術部門之間的主體責任。同時,確立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提高現場安裝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運行調試是機電設備完成安裝后的必備流程,要對各個機電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進行檢測確認,同時根據試運行過程中不同機電設備之間的協(xié)調性和配合性,綜合分析并進行針對性的調試改善。工作人員要認識到運行調試階段的重要性,制定科學合理的調試方案,以最快地發(fā)現機電設備系統(tǒng)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通過對施工設計數據和實際運行數據之間的比對分析,發(fā)現問題的根本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最終提高機械設備的安裝質量和機械設備系統(tǒng)運行中的高效性和穩(wěn)定性[2]。
基于機電工程的BIM模型,通過二維碼技術實現機電工程施工現場實物與云平臺模型信息的虛實結合,提高工程實施精確度。施工人員通過掃碼在移動端可獲取BIM三維可視化模型信息,可以更好地把控質量。在機電設備安裝完畢后,通過移動端設備掃碼,上傳平臺后可即時記錄狀態(tài),并可以在平臺的三維模型中實時顯示;在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的調試驗收階段,通過移動端設備掃描二維碼,查看和追蹤應用設備的質量檢查報告,可現場填寫表單,提交平臺;在機電設備運行管理階段,通過移動端設備掃描二維碼調出模型,如果增加了傳感器、采集器等智能化設備,同時調出機電設備運行狀態(tài)信息,生成記錄,將信息拍照上傳至平臺,完成巡檢。二維碼可作為采集數據的入口,通過掃描二維碼錄入可以錄入數據,并且會自動與構件關聯(lián);如發(fā)布工程、質量、安全問題等。模型構件ID不發(fā)生變化,二維碼不會發(fā)生變化。
電機故障問題始終是建筑機電工程設備安裝工作應該重點解決的問題。為防止電機故障問題反復出現,安裝技術人員除了要對機械故障及電氣故障的維護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外,還要對故障問題的根源進行深度研究。此外,安裝技術人員可以主動利用BIM技術等新興技術,利用其可視化分析功能,提前識別故障隱患,減少隱患問題反復出現。
施工模擬可以理解為虛擬施工過程,就是利用BIM技術的虛擬化功能對機電設備安裝過程進行動態(tài)模擬與分析。并利用計算機的存儲功能,實現對施工活動中的人、機、料等關鍵信息的整合與分析,現場施工人員可以根據分析反饋結果,攻克施工技術難題,確保機電設備安裝質量效果達到預期。
機電設備安裝中隱患問題的排查檢修,對于機電設備系統(tǒng)運行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加強機電設備安裝中隱患問題的分析和針對性解決,在實際機電設備的安裝施工時,要提前分析安裝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隱患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預防規(guī)避措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