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概括一段話主要內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中心句往往就是這段話的大意。在閱讀過程中,如果能迅速找到段落的中心句,就能夠快速掌握這段話的主要意思。那么,中心句一般在段落的什么位置呢?
一、段落的開頭。也就是一段話的第一句就是中心句。這種位置的中心句最常見,也叫總述句或總起句。它是整段話的統(tǒng)領,后面的內容都是圍繞它來寫的。如課文《花鐘》(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13 課)中的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
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
這是一個問句,在文章中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但在這個段落中就是中心句。后面的內容是對問句的回答,一共寫了兩個內容:一是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關系;二是與昆蟲活動的時間有關系。兩個內容都是圍繞中心句展開的。
二、段落的中間。也就是說,它不在段落的開頭和結尾,因此要到中間部分去找。這種位置的中心句相對較少。下面是文章《形形色色的動物眼睛》中的一個片段:
在你頭上飛著的蝴蝶,看到你的頭,它認為恰好是一個可以供它棲息的地方。你的頭發(fā)就像一捆繩子,每一根繩子都粗粗的,足以讓它停得住腳。如果蝴蝶不飛,或者人不動,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見。因為不少動物所看見的主要是運動的物體。
這段話的中心是“如果蝴蝶不飛,或者人不動,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見”。它在段落的中間,整段話是圍繞它來寫的,前面寫飛著的蝴蝶會停在人的頭發(fā)上,后面寫飛著的蝴蝶停在人頭發(fā)上的原因。
三、段落的結尾。也就是一段話的最后一句是中心句。這種位置的中心句也比較多。請看文章《章魚》中的一個片段:
章魚受驚時會變成白色,憤怒時又會變成紅色。此外,它還能變成綠色、棕色、紅棕色,或是周身出現有掩護作用的斑點??磥?,章魚真是一種善于變色的海洋生物。
這段話的最后一句“章魚真是一種善于變色的海洋生物”就是中心句。
同學們現在應該對中心句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有興趣,到課本或其他文章中去找一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