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坤開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一項主要任務。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50%以上的學生都怕說,這成了制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瓶頸”。要擺脫這個“瓶頸”的制約,必須從激發(fā)學生的說話興趣入手,敢說是想說、會說、說好的基礎。成功會帶來愉悅,學生對說話有了強烈的興趣,才會覺得說話是件快樂的事,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激發(fā)學生說話興趣的策略主要有:
課堂氣氛對學生的說話訓練有明顯的影響。從心理學角度看,只有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大腦才能處在適度的興奮狀態(tài),此時,正是學生建立條件反射、掌握知識技能、激發(fā)學習興趣的良好時機。因此,教師應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突破自身膽怯的束縛,消除畏懼感。為了營造良好的說話氛圍,教師宜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說話興趣,使其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例如,在教學《一夜的工作》時,我讓學生把搜集的關于周總理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大部分學生都說了,一位平時學習還可以但不愛說話的學生,他已經(jīng)準備好了,卻一直不敢站起來講。于是,我講了《一定要爭氣》中的童第周身處逆境而自信、勤奮好學的故事,加上我鼓勵的目光,他終于站起來講了,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他講得好,同學再次鼓掌,我也及時表揚他有進步。當我問他感覺如何時,他說很輕松、很滿足,謝謝老師、同學。如果教師沒有創(chuàng)設這種情境,那么這名學生很難跨越膽怯這一步?,F(xiàn)在他的自信心有了,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邁上了學習的快車道。此外,教師還可采用榜樣激趣、媒體演示等方式營造氣氛。
學生對活動很喜歡,愛動好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加上他們好勝心強,開展適當有益的活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說話能力,激勵學生敢說、樂說,我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競爭策略,采用比賽的形式,每個星期開展有關說話(口語交際)方面的活動。
大部分學生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講故事。講故事是增強學生說話能力的有效途徑。每星期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講故事,一次安排10~15人,3個星期就可輪到一次。內(nèi)容由學生自己定,每次每人安排3分鐘左右的時間,要求學生做好準備,在講臺前盡量脫稿給老師和全班同學講故事,然后師生共同評議,做出反饋,加上學生自評,每名學生每次講故事都有新的收獲,并在學期末評選出講故事大王。
朗讀是說話訓練的一個重要方式,是前提,是基礎。如果一個人朗讀能力好,那么他的說話能力也強。我利用每節(jié)課的前5分鐘供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內(nèi)容可以是課本中的優(yōu)美課文片段,也可以是課外的優(yōu)美文章或片段。起初,只要求學生能上臺讀就行,對膽子小的學生加以鼓勵、表揚,逐漸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不抹殺他們的熱情。
詩歌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其言簡意賅,韻律優(yōu)美,讀來瑯瑯上口,深受學生的喜愛。我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背誦古詩,每星期舉行一次古詩擂臺賽。具體分好、中、差三組,每次各選出一名擂主,并增設較多獎項,學生積極性很高。到學期末,有的學生 5分鐘內(nèi)能背出60多首古詩。若學生在平時講話或習作中運用到詩句可加分或獲得獎勵。促進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如有的學生在寫到渴望祖國早日統(tǒng)一時寫道:“閩臺本是一家人,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庇袑W生在感激老師的恩情時寫道:“棉花灘水深千尺,不及老師對我情?!钡鹊取_@樣學生的背詩勁頭更足,為說話能力的提高注入一泓活水。
現(xiàn)在是信息技術時代,為了擴大學生的視野,滿足學生當小播音員的心愿,我倡導學生搜集電視、網(wǎng)絡、報刊上的新聞,每周舉行一次新聞發(fā)布會或新聞評論?;顒佑蓪W生主持,采用輪流與綜合相結合的形式,學生可在新聞發(fā)布活動中積累很多說話的材料,掌握說話的技巧等。
此外,還有辯論會、演講比賽等形式的活動,這些都是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通過活動,大部分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極大調(diào)動了他們說話的興趣,學生逐步走進有話可說、有話敢說的新天地。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彼?,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客觀、科學、合理,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說話興趣。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學習中,特別是說話時,難免會出現(xiàn)差錯,教師應允許學生有差錯,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對此,教師評價要合理,多鼓勵、少批評。學生好勝心強,若批評多了,輕則使人喪失自信心,重則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對要指出的不足之處,可以用商量的語氣,或委婉地指出,切實保護其學習積極性,使其樂于接受,及時改正,為他更好地學習打下基礎。
對學生的說話情況不馬上評價,而是進行推遲評價。如一名學生一次回答問題時出現(xiàn)結結巴巴,甚至語無倫次、言語中斷等現(xiàn)象,針對實際情況,我和顏悅色地對該生講:“你不要緊張,想想再說。若一時想不起來,請你坐下來想想,等一會兒再回答,相信你會回答的?!睌?shù)分鐘后,他再次回答,果然回答對了,而且相當流利,這就是教師實行延時評價帶來的好效應。反之,學生的學習熱情會一落千丈。
總之,“說”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及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是語文教師教學中的重頭戲,若學生的說話興趣有了,說話的翅膀舒展開了,提高其口語交際能力也就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