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少年宮 李 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詩詞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它和寫作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古詩詞凝結著先人的智慧,它的語言特點、表現手法能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塑造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將古詩詞教學融入寫作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塑造一個高效、有序、生動的語文課堂。
中國古典詩詞作為華夏文明的具體體現,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獨特的語言性。詩詞的獨特之處可以為語文教學獨辟蹊徑,幫助教師在課程設計之時,挖掘詩詞背后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意境內涵,幫助學生樹立探究意識,在意境內涵和情感意蘊等方面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中國古詩詞的語言“簡而不凡”,精練的語言之中,蘊含著深刻的文學價值。將這些珍貴的文學元素凝練在一起,能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素材,凝聚真摯情感,從根本上來說,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聯系主要體現在語言表達、思想內涵和視野延伸三個方面。在寫景時,學生可以引用“西嶺千秋雪”的優(yōu)美語言,在寫物時運用“十里荷香”的寫意描述,在寫情時遙寄“萬里送秋燕”的沉靜哀思。借助古詩詞教學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需要從不同的方面入手,幫助學生積極吸納古詩詞中的價值內涵,達到對寫作教育的全面深化。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一些學生面臨著“筆下無神”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因為學生積累的語言詞匯量不足,難以將這些好詞好句融入寫作之中。教師應該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在詩詞的積累上充分感受到詩詞的內涵。尤其是要組織學生去理解不同詩詞的內在含義,以便強化他們對古詩詞的深入了解。使學生能在詩詞營造的美好意境之中,感受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文化特點,進一步凸顯詩詞的內在價值。
寫作教學中,包含了比喻、擬人、象征、夸張等眾多的寫作表現手法。在古詩詞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相互融合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借鑒詩詞內涵,了解詩詞中獨特的表現手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中的內在含義,繼而幫助學生充分掌握各項寫作技巧,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同時,教師應該選擇意境豐富的詩詞作為文學鑒賞的切入點,幫助他們深入挖掘文字內涵,通過高效的詩詞表達手法,強化學生對詩詞內涵的了解,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詩詞中寫作技巧的掌握。例如,在教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時,教師為了讓學生能深入了解詩人送別的心情,帶領學生鑒賞詩詞中的景色和情感。通過融合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等表現手法,學生深刻感受到不同寫作手法起到的寫作效果,在豐富學生寫作技巧的同時,提高了他們的鑒賞能力,實現了有效的詩詞教學。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言簡意賅的詩句中挖掘情感價值,應該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增強寫作教學的表現力。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從多個方面做起,加強詩詞的應用能力,讓學生正確理解詩詞的字面含義和內在含義,通過良好的例句為學生做示范、打基礎,增強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深度。
例如,在學習《題西林壁》一詩時,為了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fā),了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價值內涵,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品味宋朝詩人蘇軾的其他詩句,帶領學生感受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哲學思想,借助廬山的形象,向學生傳授“角度不同,所得結論也有所不同”的價值理念,再將其融入寫作之中,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文章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除此之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還可以借助擴寫詩句、仿寫詩句等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幫助學生掌握詩詞內涵,將這種朦朧、含蓄之美融入寫作教學之中,幫助學生感受到寫作教學的獨特價值,以合理的想象和豐富的表達,借助古詩詞的內在特征,來加深學生對詩詞含義的理解,從而實現詩詞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高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