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上灣學校 楊 虎
一直以來,有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的過程中,忽略了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本文以小學中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深入分析閱讀記錄卡在其中的作用和運用方式,目的就是真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對小學生來說,只有掌握了知識學習的技巧,擁有了良好的學習興趣,才能不斷發(fā)展、成長和進步。形式精美的閱讀記錄卡,能讓學生真正地激發(fā)起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閱讀卡片進行自主設計。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先設計出多姿多彩的封面。然后,選擇一些好詞佳句,進行摘抄和記錄,例如,《回鄉(xiāng)偶書》中“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絕句》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等,這些都是學生曾經(jīng)學習過的古詩詞,這些古詩詞都蘊含著一定的意境,能讓學生對詩詞所表達的內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將這些素材寫在閱讀記錄卡的封面上,更能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意境,也能激發(fā)學生記錄閱讀經(jīng)歷的興趣,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開展奠定了基礎。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記錄卡記錄工作的開展和實施,還要求教師和家長相互配合,在課上和課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中低年級的小學生思維發(fā)展并不成熟,在這一階段的學生自己能完成的工作相對比較少,所以還需要家長和教師以指導的方式,給學生的閱讀記錄卡制訂出一個合理的計劃,從而實現(xiàn)書香校園和書香家庭的相互過渡。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多地為孩子選擇出一些適合這一年齡段閱讀的書籍,也要求家長能相互配合,帶領孩子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進行文章的閱讀。這樣就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不同的環(huán)境,以此提高學生對閱讀知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不同的環(huán)境影響下,形成良好的閱讀積極性,從而愛上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在使用閱讀記錄卡之后,教師也需要定期對其進行檢查,一方面,了解學生記錄卡使用的狀況;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交流讀書的心得體會。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每半個學期時,把自己的閱讀記錄卡帶到班級中,大家互相檢查,互相交流和分析,學生之間不僅可以比一比誰積累的卡片多,還可以相互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例如,有一學生閱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對中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難度是比較高的,所以該生在接受閱讀記錄卡檢查時也顯得比較驕傲和自信,大家都非常好奇這本書中到底講的是什么,里面那么多生僻漢字,他是怎么做到全部讀完的。這名學生就開始分享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在剛開始閱讀時,我自己也有抵觸情緒,認為大多數(shù)漢字都不認識,閱讀起來難度非常高。但是,媽媽每天下班之后都會陪我一起閱讀,她給我講不認識的字的含義和詞語表達的意思,讓我能順利地閱讀完這本書,在閱讀結束之后,我不僅了解了這本書中的故事,還認識了更多的生僻字詞,這本書的閱讀對我很有幫助。這樣的交流方法能鼓勵其他學生也閱讀更多的書籍,也促進了中低年級小學生未來的良好發(fā)展和進步。
綜上所述,結合小學中低年級教育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一直以來,有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的過程中,忽略了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主要就是因為教師受到傳統(tǒng)思想理念的影響,認為課堂教學階段只需要關注學生對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內容,以及基礎性的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就達到了最終教育的目的,卻忽略了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所以本文也基于以上內容,以小學中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核心,探討閱讀記錄卡的具體運用策略,主要目的就是真正地發(fā)揮出這一全新的教學手段所具有的優(yōu)勢,從而讓小學生在最佳的環(huán)境和狀態(tài)下,學習閱讀知識、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