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阜寧縣實驗小學府前街校區(qū) 周昌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品味。
教師在教學設計前,須對閱讀圖書的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加以了解,準確地理解整本書的內涵。教師要立足多視角解讀文本,要以兒童的角度去閱讀,找出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困惑,找到學生已有的閱讀能力與教師幫助引導下可達到的閱讀能力之間的差距,依此設計問題,這樣才能落腳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師要借助于讀前測試、訪談了解學情,并依此進行針對性的設計。例如,在閱讀《夏洛的網》第五段時,教師設計問題如下:品讀內容,感受夏洛對生命的熱愛。思考:夏洛如此熱愛生命,為何卻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幫助他人呢?辯論:夏洛為救威爾伯而犧牲了自我,有的人認為這樣不值得,有的人認為很值得,你同意哪種觀點呢?學生通過辯論,從而體會到人活著就是要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夏洛以自己的生命幫助自己的朋友,從而實現了人生價值。
學生通過整本書閱讀,形成了有效的閱讀方法與策略,并建構了自己的閱讀經驗,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例如,在閱讀《皮皮魯傳》一書時,教師讓學生談談對作者的了解,并說說自己是從哪里知道的。教師借助于問題,教會學生了解封面與人物簡介頁,并認識其作用;初步了解作者,對人格的魅力產生初步的感知。學生閱讀課題,說說讀懂了什么,教師對“傳”進行初步的解釋。教師讓學生學會讀題,學會抓住關鍵的信息分析問題。教師出示皮皮魯的人物圖片,讓學生說說皮皮魯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對人物形成一個初步的感知。教師舉行PK賽,例如,小標題PK賽,讓獲勝的一組選擇一個小標題講述主要內容。還可以進行看插圖PK賽、答題PK賽,讓學生再次感知人物。教師分享人物圖譜,讓小組交流對主要人物的評價,通過心靈等各方面走近人物,并反思自我,從而促進知識的內化??傊?,教師要借助于問題的設計,明晰整本書的閱讀方法,讓學生逐漸形成整本書的閱讀策略。
教師要針對不同類型的書籍,為學生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這樣會使閱讀變得更有針對性。一些實用性的書籍語言較為凝練,內容有一定的邏輯性,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知識。例如,《昆蟲記》是實用性的書籍,教師針對科普作品,向學生推薦速讀的讀書方法,能從讀物中迅速提取有用的信息。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用速讀的方式讀螳螂捕食語段,提煉、概括螳螂的特征。學生閱讀后建立“螳螂檔案卡”,記錄名稱、外形、捕食方式、婚習、繁衍、性情等內容;在學生讀完螳螂捕食的內容后,教師提出問題:你最感興趣的內容在哪里?你最欣賞的語句又是哪一句?教師讓學生摘錄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反復誦讀,化為己用。教師讓學生建立《橡栗象檔案卡》及《螢火蟲檔案卡》,比較昆蟲媽媽是如何對待子女的,如何捕食獵物的,了解昆蟲鮮為人知的秘密。
游戲具有情境性、趣味性,教師應結合小學生愛玩游戲的特點,將游戲的內容融入整本書的閱讀活動之中。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學習毅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用游戲、競賽等方式為學生的閱讀提供動力,讓他們體驗到閱讀所帶來的快樂。教師要優(yōu)化閱讀活動,以游戲的元素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例如,《夏洛的網》中刻畫了諸多人物形象,為促進學生對人物特點的把握,教師設計了“人物猜猜猜”的活動,通過小組的PK,在規(guī)定時間內答得準確、答得多的組獲勝,并依據得分頒發(fā)獎品。這樣的活動能提升學生提取信息、語言表達的能力,也能促進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要借助閱讀活動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讓閱讀活動變得更有效。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習得知識,還要引導他們收集、處理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通過一系列的游戲、競賽活動,調動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之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讓學生愛上閱讀。
總之,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精研整本書,運用多種方式研判學情,明晰閱讀方式,幫助學生建構整本書的閱讀經驗。教師要豐富閱讀活動,融入游戲競賽等元素,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