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岳平
(廣東省吳川市第二中學 廣東 吳川 524500)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應試教育也逐漸被素質(zhì)教育所取代,應試教育強調(diào)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把學生當成一個完整的人,充分以學生為中心,在教育方法的選擇上,教師應當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最適合學生的管理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初中的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是最為重要的主體,一個班級是否形成良好的班風最終取決于班級的班主任,班主任除了是一個班級的任課教師外,最為主要的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才是最為主要的內(nèi)容。班主任要處理好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身份轉(zhuǎn)換,正確處理好課上課下的班級事務。在一個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教育模式應當選擇一個適中的方式,不能過于嚴厲,也不能過于軟弱。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做到嚴厲與溫柔相結(jié)合,在學生觸及到學校的校規(guī)規(guī)定時,教師應當選擇嚴厲的方式進行教育,讓學生明白自己的錯誤所在。對于學生的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打小鬧時,教師應當溫柔勸導,班主任應把班級當中的每一位學生都當做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學會去細心呵護,花朵總有盛開的一天。
例如學生在班級打架時,大多數(shù)班主任會選擇把學生的家長叫來解決,把教育學生和教育家長共同進行,這種方式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恐懼心理,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對班主任避而遠之,不僅如此,家長也會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厭惡心理,認為班主任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問題,對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產(chǎn)生質(zhì)疑,從而導致家校之間的合作產(chǎn)生間隙,不利于工作的開展[1]。這種方式屬于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現(xiàn)在的班級管理應當摒棄這種方式,班主任應當在處理學生之間的突發(fā)事件時,把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受到教育作為第一原則。教師應當先詢問學生打架的原因,以溫和的談話模式進行交流,消除學生在犯錯之后對班主任的恐懼心理,班主任慢慢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不要進行嚴厲的批評,從事件當中找到值得鼓勵學生的地方,在最后學生放平心態(tài)時,教師再進行短暫的教育,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在哪里,讓學生知道學生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性,從而通過此次事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學生之間的關系,促進班集體的發(fā)展。
一個班級是否發(fā)展良好,取決于班主任的教育模式,班主任應當在班級管理當中與德育教育相結(jié)合,班主任在班級當中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從班級的班干部先開始,培養(yǎng)班級的德育骨干,讓班干部影響學生,從而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班風。班主任也可以在班會當中開展有關于德育教育主題的活動,讓學生耳濡目染,不斷進行學習,不斷促進班級德育工作的建設。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級當中進行德育示范生的評比工作,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時刻謹記德育任務,在班級當中形成濃厚的德育班風。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最主要的是學校的德育建設,學校應給全體的教職工樹立以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規(guī)范學校的德育規(guī)章制度,不斷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方式,不斷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方法[2]。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中流砥柱,班級的所有事務都離不開班主任??偟膩碚f學生與班主任的相處時間比學生與家長的相處時間還要長,所以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把學生的德育工作放在了第一位,教師的工作理念也是以德育為先,不斷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由此可見國家對于學生德育工作的培養(yǎng)有多么重視。班主任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很多,所以班主任應當充分利用好這些機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教育。
例如教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可以對一些紀律性較差的學生進行一次家訪,了解一下學生在家里是什么情況的,我有一次家訪了一位在班級當中十分調(diào)皮的學生,惡作劇、不寫作業(yè)、上課不認真聽講,幾乎所有的缺點在這位學生身上體現(xiàn)出來了,但我經(jīng)過家訪才知道,這位學生在家里其實是非常聽話的學生,會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會主動洗家里的臟衣服,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在我跟家長的聊天中得知,這位學生通過這種惡作劇的方式只是想得到別人的關心,引起家長的重視。事后我回去在班級中多多關心這位學生,多多與這位學生進行交流,逐漸地這位學生不再做惡作劇,學習成績也提高起來了。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當中應當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下進行德育教育,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應當在班級管理中充分進行德育方面的工作,在班級當中形成正確的班風,不斷促進班級學生德育水平的提升,促進國家德育教育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