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韶平
(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qū)韶冶實驗學校 廣東 韶關 512024)
閱讀是信息輸入的過程,閱讀教學的部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能為學生順利的開展口語交際提供豐富的口語表達素材,為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還能鍛煉學生的聽覺之一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閱讀中可以積累情感,形成獨特的審美感受,塑造思想道德品質,促進智力和經驗的發(fā)展,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學生影響深遠。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fā)展,開放的網絡文化環(huán)境下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但是良莠不齊,質量不一的閱讀書籍讓小學生不免眼花繚亂,學生是非辨別能力有限,自我控制能力低,很容易陷入不良信息中迷失方向,降低閱讀學習的實效。這就需要語文教師進行正確引導,幫助高年級學生選擇適宜的文學作品,提升其閱讀興趣。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書目選擇中應從語文教材出發(fā),選擇與課本選文內容銜接緊密,具有關聯(lián)的內容,幫助學生繼續(xù)閱讀。教師定期為學生推薦各類古詩詞,國內外優(yōu)秀文學作品,寓言故事,童話故事、幽默笑話等豐富課外閱讀的種類讓學生自主選擇進行廣閱讀,對學生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設計符合學生閱讀興趣的課堂問題,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讓學生獲得快樂閱讀的方法。閱讀以書面語言的方式能給學的綜合感官帶來刺激,繪聲繪色的語言能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畫面感,生動具體的形容能刺激學生的味蕾,聲淚俱下的情節(jié)能觸動學生的內心,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帶學生品味各種閱讀語言的曼妙,帶學生進行反復吟誦的閱讀方法可以讓學生產生各種美好的感受。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品味閱讀意境的方法,對古詩詞中的內容進行充分想象和聯(lián)想,讓學生沉浸在真善美的世界中。語文教師指導學生感受閱讀中的情感,讓學生體味人情冷暖,五味雜陳,用閱讀中的真情打動學生,從而獲得源源不斷的閱讀樂趣。教師傳授多種閱讀的方法,讓學生以講故事的方式互相分享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分角色表演的方式演繹閱讀內容,朗誦表演的方式詮釋閱讀中的情感,學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融入其中開展個性閱讀,從而發(fā)現(xiàn)閱讀的無限魅力。教師挖掘各學科教學資源,豐富閱讀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配合上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旋律,選取閱讀中精美的插圖讓學生進行故事復述,創(chuàng)造性開展繪畫活動,在課本劇編演的閱讀活動中獲得藝術享受。
閱讀是一種心靈的旅行,教師作為智慧的引領者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發(fā)揮環(huán)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在班級文化墻或宣傳欄中張貼閱讀宣傳的文字和圖片,從而在班級中營造濃厚的書香校園文化氣息。語文教師鼓勵學生們把自己閱讀過的文學作品帶到校園中共同建設流動圖書館,發(fā)揮班級集體的力量豐富圖書角中的書籍種類,學生在充滿儀式感的閱讀氛圍中閱讀興趣會更加濃厚。語文教師組織學生成立閱讀興趣小組,定期將小組閱讀的書籍分享到班級共享平臺上,以多種方式呈現(xiàn)閱讀成果,逐漸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形成美好的學習品質。語文教師積極和家長展開合作,了解學生在家庭教育中閱讀情況,與家長一起制定符合學生作息時間的課外閱讀計劃,遵循學生意愿的情況下推薦相關的閱讀書目,鼓勵家長和學生一起展開親子共讀活動,課內外結合共同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能一味的沉浸其中獨享閱讀的快樂,《孟子·梁惠王下》中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言論,語文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內在的閱讀動力,積極主動的進行持久的閱讀學習,定期舉辦各類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到分享和交流的閱讀樂趣。課外閱讀實踐活動的開展能讓學生明顯的看到自己的閱讀收獲,讀有所得,還能在教師、家長、同學的鼓勵和贊許下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語文教師每周舉辦讀書沙龍活動,朗誦比賽活動,讀書有感征文活動等,讓參與活動的學生增加閱讀的自信,展示閱讀的風采,激發(fā)閱讀的熱情。
語文教師優(yōu)化閱讀評價模式,為了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供舒適的閱讀場所,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鼓勵學生讀好書,好讀書,肯花時間和精力去閱讀,自己體會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