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光
(福建省邵武市實驗中學,福建邵武 354000)
多媒體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整合,即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并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利用多媒體,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初中生好奇心比較強,喜歡探究事物,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較強,能夠很快地感受和體會事物的本質。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能夠給學生展示具體的文字、圖像、動畫、聲音,多維度、多方面地給學生展示物理實驗知識,從而給學生多重感官刺激,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1]。
物理教材中有一些實驗知識比較抽象,并且這些物理實驗知識比較復雜,整個實驗過程比較難以理解。教師在傳統(tǒng)的授課過程中,只能通過講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但這種講授方式無法使學生透徹理解所學內容。而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師就能夠將復雜的物理知識和實驗過程變得直觀、形象,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重點和難點知識。
例如,在帶領學生探究“物體的運動是否需要力來維持”的內容時,教師如果只是通過講解,讓學生理解“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師就可以將物理實驗進行演示,如伽利略斜面實驗,從而讓學生切實看到物理現(xiàn)象。如此,學生就能較容易地掌握物理知識。
新課程改革更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發(fā)展,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及綜合能力,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將講授的時間適當縮短,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去主動探究與學習,而這樣就會出現(xiàn)教學任務和教學時間不匹配的問題。在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速度較慢,教學效率較低。因此,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成果,就成為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教師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能夠明顯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第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教材中的知識更系統(tǒng)、更直觀地講授出來;第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從網(wǎng)絡上收集更多的教學內容,從而拓寬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豐富學生的知識;第三,教師在進行例題講解和實驗演示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直接將講解過程和實驗過程展示出來,從而節(jié)約抄寫的時間,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
1.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某些抽象的物理實驗
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年齡還不成熟,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并存,所以在學習一些抽象思維比較強的物理實驗知識時,學生會感到一定的困難。為了讓學生保持對實驗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原本抽象的物理實驗過程變得形象化和具體化,使學生掌握其內涵和本質,從而更好地學習物理抽象實驗知識。
2.利用多媒體技術演示某些物理實驗錯誤操作的后果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些物理實驗對實驗的環(huán)境要求比較嚴,還有一些物理實驗操作不當會帶來嚴重的后果,甚至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明白操作不當?shù)奈:π?,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模擬實驗場景,將操作不當所帶來的后果展示出來。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明白操作不當所帶來的后果,還能夠使學生準確掌握實驗操作方式。
例如,“托里拆利實驗”要求操作過程做到嚴謹,一旦操作不當很容易帶來危險,尤其是水銀在常溫下會蒸發(fā),并且有毒。如果不認真操作,學生很容易發(fā)生中毒。又如,對于電學實驗“練習使用電流表”“練習使用電壓表”,學生很容易因為不注意,出現(xiàn)操作不當,如正負極接反,造成元件損壞。所以,教師讓學生了解錯誤操作的不良后果十分必要。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將實驗過程進行展示,讓學生明白不當操作的后果,從而避免操作不當帶來的不良后果,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部分初中物理實驗相對微觀。如果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實驗方式展開實驗,學生往往很難觀察到實驗的現(xiàn)象,也無法真正理解實驗的意義。而教師采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更好地展示這部分實驗現(xiàn)象,并改善實驗教學效果。初中教材中有些物理實驗,對實驗的條件要求比較嚴,所以很多時候只能由教師在講臺上進行演示。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看不清實驗操作的過程,不利于學生觀察,如果讓學生輪流來觀察,又會花費很長的時間,并且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還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但是利用多媒體進行實驗展示,教師就可以將實驗儀器和整個演示過程變大。這樣可以讓學生更清晰地看到實物和操作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演示“摩擦起電”的實驗內容時,可以將碎紙屑撒到多媒體實物展示臺上,然后用玻璃棒吸引碎紙屑。碎紙屑會隨著玻璃棒的運動而運動,整個實驗過程被放大到投影儀上,讓學生能夠看得更加清晰和準確。又如,教師給學生演示磁場方向的實驗內容時,可以先將條形磁體放在實物展示臺上,然后在其周圍放一些磁針。這樣,學生就可以從投影儀上看到小磁針的變化過程。很多物理實驗適合這種方式,如電磁感應實驗。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更清晰地觀察實驗過程,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物理實驗演示過程中,操作不當,或者實驗條件沒有達到標準,可能會發(fā)生很多意外的事情。為了避免儀器的損壞和一些危險事情的發(fā)生,在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授課過程中,教師都會先給學生演示一遍實驗的過程,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驗。學生基本只能在課堂上做一遍實驗,在課外沒有這樣的實驗機會。這種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能力,影響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針對一些難度比較高的實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讓學生用仿真實驗進行預習,在課前先對實驗的原理、儀器的結構和技術等有一個認識,從而可以將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概率大大降低,提高課堂實驗效率。仿真實驗能夠打破課堂時間的限制,讓學生在課外也可以進行實驗。適用于仿真實驗進行輔助訓練的實驗有:電路連接、歐姆定律實驗等。大部分電學實驗適用于仿真實驗。學生在家利用電腦就可以進行操作,如果出現(xiàn)問題,系統(tǒng)會提示,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連接方式,從而提高課堂實驗的效率和效果。
總之,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大大提高初中實驗效果,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初中物理教師要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勢,更好地完成實驗教學。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提高學生物理應用能力與實驗能力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為了保障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教師應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多媒體技術,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強化物理實驗教學效果,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物理實驗中蘊藏的物理知識,使其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