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 董宇琦 高菱 云南民族大學
對于瑜伽的定義,《瑜伽經》中將其解釋為“瑜伽是停止心意的波動”,即讓我們的身體、思維和精神得到統(tǒng)一,達到啟蒙和自我覺知的狀態(tài)。而瑜伽運動則是建立在瑜伽哲學思想的基礎之上。
1985年,美籍華人張蕙蘭女士在《跟蕙蘭練瑜伽》系列電視節(jié)目中將瑜伽展示給中國民眾,為瑜伽在我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也成功引起了大眾對瑜伽的注意,從此瑜伽開始傳播。2004年,南方醫(yī)科大學將瑜伽作為一類運動項目劃歸入體育課程教學中,成為國內高校開設瑜伽課程的領跑者;此后,全國各地高校相繼開設瑜伽課程,瑜伽以體育教育的形式由市場全面進入高校,成為我國學校體育課程的主陣地。
從整體來看,高校瑜伽教學的推廣度和普及度仍處于起步階段。調查研究顯示,在綜合類本科高校中特別是國家“211高?!敝?,開設瑜伽課程或在其他體育課程中涉及瑜伽相關內容的學校占有很大比例;相比而言,普通本科高校體育課中開設瑜伽課程的比例并不高。
據調查顯示,高效瑜伽課程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素質選修課程,約為28~32課/學期;第二類是公共體育選修課,約為36學時/學期;第三類是輔助教學課,約為15課時/學期。將瑜伽課程設置為必修課的高校非常少。瑜伽課程時長基本為1~2個學期,極個別高校為4個學期。
教學班級人數一般為25~40人,采取中小班教學形式的高校居多且學習瑜伽課程的學生絕大多數為女生,男生的參與率很低,瑜伽教學在男女比例上存在不合理問題。
專為瑜伽教學搭建場地的高校較少,通常與其他課程共用場地,如共用體操房、舞蹈練功廳、閑置場地等,個別高校還選用操場等露天場地進行瑜伽課程教學。此外,多數高校還存在瑜伽教學設施配備不齊、授課場所嘈雜等情況。
瑜伽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瑜伽理論教學涵蓋瑜伽的起源與發(fā)展、瑜伽的思想體系、瑜伽的特點與作用、瑜伽的練習原則和禁忌等,可以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瑜伽,提高對瑜伽的認知度,體會每個體式的功效和意義。瑜伽實踐教學包括體式法和呼吸法的學習,而冥想法難度較高,對于剛開始接觸的學生來說,很難在短期內體會到冥想的狀態(tài),因此多數高校不會將冥想法納入教學體系中??傮w而言,在高校的瑜伽教學中,對于體位法的教學重于理論教學,開設理論教學的學校較少。
目前高校瑜伽教學包括講解法、示范法、帶領法、糾錯法、輔助法、輔具法、重復練習法等教學方法。其中,講解法和示范法為高校瑜伽主要采取的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高校瑜伽教學沒有統(tǒng)一教材,瑜伽教師的教學內容參差不齊,進而導致各高校的瑜伽教學質量相差很大,影響到了學生的瑜伽學習效果。根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采用體院統(tǒng)編教材的高校占15%,有30%的高校采用授課教師自編教材,還有55%的高校沒有教材。沒有教材的高校教師大都根據網絡視頻等多媒體授課。
教師資質方面,我國高校中的瑜伽教師大部分由健美操、藝術體操等教師兼任,瑜伽專業(yè)背景的教師非常少,而且很多教師沒有進行專業(yè)瑜伽教練員的培訓,甚至還有其他體育專項的教師通過自學或課外短期培訓后,在高校瑜伽課任教。教師結構方面,高校瑜伽教師年齡普遍偏低,且教師性別以女性為主。
據調查顯示,近年來高校瑜伽課程的考核形式多樣,最常見的主要有三種形式:規(guī)定體式動作考核、瑜伽創(chuàng)編考核、規(guī)定體式與瑜伽創(chuàng)編相結合。其中,規(guī)定體式與瑜伽創(chuàng)編相結合是最常用的考核形式。
實際上,瑜伽也是一種文化。而在瑜伽課程考核中,對于瑜伽理論知識的考核卻沒有得到體現。據調查研究顯示,只有26.7%的教師將瑜伽理論知識作為考核內容,這主要與教師重實踐教學而輕理論教學有關。
首先,高校管理者應統(tǒng)計學生參與瑜伽課程的動機和需求,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瑜伽課程教學大綱;其次,高校管理者應加大對瑜伽教學的資金支持力度;最后,高校管理者應多借鑒其他高校在瑜伽課程教學方面的管理理念,取長補短,同時鼓勵教師、學生進行瑜伽課程創(chuàng)新。
高校在瑜伽教學課時上要加大重視力度,解決學生想上課但時間沖突無法上課的問題,可以考慮安排更多時間段的小班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具選擇性的學習時間,有助于學生靈活地做出學習安排。同時,開設小班課程也可以使瑜伽教師為更多學生提供更加準確的指導,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瑜伽的積極性和持續(xù)性。
瑜伽課程中男生參與率低已成為高校瑜伽普遍面臨的問題,其原因一部分是男生對練習瑜伽存在偏見,因此高??梢约訌婅べさ男麄鞴ぷ髁Χ?,使男生認識到瑜伽對于自己身心的發(fā)展也同樣有益。此外,也可以聘請男性瑜伽教師授課,或開設男生瑜伽班,從而鼓勵更多男生參與到瑜伽課程中去。
可參考以下改進內容:第一,做好瑜伽健身專業(yè)場地的建設,最好選取鋪有木地板或地毯等有一定隔熱作用的場地,對于初學者而言在教室中配備鏡子更有利于學生糾正錯誤體式,還可配備空調使冬夏季瑜伽練習更順利地進行。第二,做好瑜伽練習輔具的配備,多數高校一般都規(guī)定學生自備瑜伽墊,這樣既方便取用也干凈衛(wèi)生,但學校若能完善瑜伽磚、瑜伽抱枕、保暖毛毯、伸展帶等輔具的配備,有利于瑜伽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第三,加強瑜伽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和管理,圖書館可以收錄更多瑜伽相關的書籍,同時保證瑜伽教學環(huán)境的安靜、整潔和明亮,也可以為學生建立課后瑜伽練習室,鼓勵學生在學習之余增強身體素質、更多地去體會瑜伽的魅力。
瑜伽教師應該根據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的整體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大綱。同時,應多關注瑜伽發(fā)展的相關信息,多參與相關的瑜伽培訓活動,才能適時更新瑜伽教學內容。此外,教師不僅要重視瑜伽的實踐內容,也應在其中穿插一些理論知識,以豐富學生對瑜伽的理解,同時也可避免單純學習理論知識的枯燥感。
瑜伽課程作為大學體育的項目之一,需要有規(guī)范統(tǒng)一的瑜伽教材。而編寫瑜伽教材首先應樹立正確的體育教育指導思想,即以國家統(tǒng)一的《體育教學大綱》為依據。編寫團隊既要有瑜伽行業(yè)的資深實踐者,也要有體育教育的專家、學校教務部門的主管,還應邀請印度、美國等外籍瑜伽專業(yè)人士,以保證教材的專業(yè)性、系統(tǒng)性及可行性。
聘請瑜伽及瑜伽相關專業(yè)且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人才入職,組建水平較高的瑜伽教師隊伍;組織教師定期參與各類瑜伽培訓,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完善績效考核制度、責任制度和獎勵制度,調動瑜伽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瑜伽教師間也可以多安排一些交流研討活動,有助于教學經驗的學習和教學信息的交流。
目前,我國高校瑜伽課程推廣已取得一定進展,瑜伽課程在高校的傳播范圍逐步擴大,課程時間逐步延長,課程參與人數和授課教師人數逐步增加,高校瑜伽課程在數量上呈現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而質量上仍存在問題,例如課程內容問題、師資水平問題、教學設施問題等,應當得到國家、學校管理者、瑜伽教師等的重視,才有利于促進我國高校瑜伽課程向數量廣、質量優(yōu)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