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婧婧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新城小學,甘肅靜寧 743400)
組織課堂教學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策略,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局限性,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英語教學,是開展英語課程,也是促進學生學好英語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探討了我國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高效組織小學英語教學的方法策略,以期為相關教師提供參考。
受功利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小學從學生入學開始就忽視了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英語教師制訂的教學策略大部分是基于學校布置的教學計劃,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單純地將考點重點灌輸給學生,以期提高學生成績。因此,評定一個教師的教學成果直接反映在了班級學生的應試成績上,這種教學方式扼殺了學生的天性,不利于開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雖然在短期內會有一定的效果,但從長遠來看,就會阻礙高中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1]。
通過長期走訪調查多地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筆者發(fā)現,大部分小學英語課堂存在“啞巴英語”問題。通過深入分析,筆者總結出問題的癥結。(1)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知識點強行灌輸給沒有英語基礎的小學生,而學生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都花在記筆記上。(2)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得不到保障。如今的小學英語課堂完全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與教師之間完全是零溝通、零交流,教師把控著教學的節(jié)奏,阻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無法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3)學生得不到足夠的口語鍛煉。教師只是強調英語口語的發(fā)音,而小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并沒有掌握正確的口語發(fā)音,又擔心被同學嘲笑,所以缺乏開口的勇氣。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需要嚴格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如果能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完全忽視了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這也是“啞巴英語”教學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學生在沉悶死寂的課堂上,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此外,很多小學教師對教材的認知研究只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探討其中的邏輯性,這造成教師只是過分依賴教材內容,而不是利用教材開展教學,最終導致教學本末倒置。而且,相當多的學校使用的教學備案多年未曾更新,并不考慮時代的發(fā)展變化,這樣的英語教學更是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相較于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話題式”教學可以改變應試課堂教師“一言堂”的現狀,將沉悶的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防止“啞巴英語”教學的出現。而在小學英語課堂,為了更好地開展“話題式”英語教學,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相應的話題小組,借助小組之間的協(xié)同性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至于如何分組,教師可以以學生對話題的興趣度或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為依據。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首先,平衡型。如果指定的話題難度不高,在分組時,教師可以考慮組建不同均衡性小組。在這一模式下,小組內不僅有學優(yōu)生,也會有一些學困生,小組的最終成績源于成員的平均表現。這有助于調動每位成員的積極性,也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使學困生提升自己的英語實力。其次,分層型。教師在實踐操作時,可依據學生綜合英語實力對學生實行分層。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和水準進行分組,以確保每個小組的成員英語能力差距在同一范圍內。由此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可以選擇不同難度的對話,以更好地實現教學計劃,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減少冗余磨合的時間。最后, 自主型。若班級內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差距不大,教師可允許學生自由組隊,選擇心儀的小伙伴,這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夠使話題式教學法的作用及效果得以更好發(fā)揮,從而使英語課堂教學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果。
最好的教育源于生活。所以,小學英語教師應重視“情境教學”的開發(fā),在組織教學時切實將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積累知識,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要想提升教學質量,教師應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事物、環(huán)境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例如,在教學與購物有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在班級組織學生進行情景扮演,在班級模擬超市收銀,讓一部分學生從家中拿來自己喜愛的物品充當商品,然后讓其他學生扮演“顧客”與超市“收銀員”進行交易。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使用英語交流。又如,在教學動植物等單詞時,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用英語來表達周圍隨處可見的小動物和植物,并進行聲音的動作模仿。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糾錯者”“鼓勵者”的角色。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學生不僅能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還可以采用正確的英語表達方式。
現階段,很多小學生存在無法正確運用英語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語塊教學”模式逐漸興起,憑借能快速提升學生英語使用準確性的優(yōu)勢,以及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逐漸成為小學英語教學重要的一環(huán)。“語塊教學”有助于學生接觸種類豐富的英語知識,而且學生經過反復練習會逐漸熟練地運用英語,將生活與知識有機結合,從而提高英語使用的準確性。而掌握好英語運用的準確性,學生不僅能提升英語成績,還能和他人進行交流。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閱讀不同的語塊,并提供語塊所在的文章,讓學生在課上接觸不同種類的語塊知識,加深印象記憶,從而使學生準確運用單詞、語法、句子等。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任務式”教學逐漸興起并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廣泛認可,這種教學方式的核心思想是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感受語言、理解語言、使用語言,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語法運用能力。隨著現代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教學的信息化、網絡化正在快速普及,教師可借助網絡平臺開展“任務式”教學。例如,當準備新單元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尋找相關教材,如文字、聲音、視頻、電影短片等。在正式開課之前,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布置一定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更科學、高效地理解這些材料,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我們始終認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英語教師應秉承“不讓學生做學習的奴隸,而是做學習的主人”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收獲知識,得到成長。
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重要時期,是人生成長的初期,所以也是小學英語教師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學習習慣的最佳階段。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維,高效、科學地組織課堂教學,選擇符合小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策略。積極發(fā)掘“任務式”“情境式”“語塊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勤于思索、深入探究,營造能促使每位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的良好教學氛圍,從而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熟練掌握各種知識的運用能力,給予每位學生充足的發(fā)展空間,進而為學生今后更高層次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