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銘萱
人們常說,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21世紀的繁榮昌盛更需要我們這一代去創(chuàng)造。然而,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我們又怎能讓社會真正的進步,讓祖國真正的富強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支柱,這種精神是一種理想,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是世界人類文明的偉大成果。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在一片廢墟中,哪里最危險,哪里有艱難,哪里有險阻,哪里就有我們的鋼鐵長城——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的身影,他們是新時代祖國的脊梁,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還有在玉樹大地震時,甘肅舟曲泥石流搶險中,大批的中國青年志愿者用自己的滿腔熱情,譜寫動人的新篇章,用自己的行動來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續(xù)寫歷史的豐碑。
在舉國上下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的經濟發(fā)展突飛猛進,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就拿農村的發(fā)展變化來說吧,我們農民的生活如甘蔗出土——節(jié)節(jié)甜,如芝麻開花——步步高。如今農民工的子女也能到城里去讀書,農民種地也不用交農業(yè)稅,而且還能領到種地補貼,看病有了“新型合療”,農民再也不會因病返貧。60歲以上的農民還能領到一定的養(yǎng)老金,他們再也不必擔心老無所養(yǎng)。農村的樓房越蓋越高,道路越修越寬廣,孩子們住進了和城里一樣漂亮的標準化寄宿制學校。
在航天技術方面,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毛主席就莊重地宣布:“我們也要搞人造衛(wèi)星。”經過十二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遼闊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響起了中國人的聲音。中國一舉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發(fā)射衛(wèi)星的國家。1992年9月21日,黨中央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guī)模最大、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重點工程。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們迎難而上,遇到困難他們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經過他們夜以繼日地苦戰(zhàn)攻關和不懈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2003年10月15日把“神舟五號”送上了太空。接著,2005年10月12日,我們再次把“神舟六號”送上了太空。中國的航天事業(yè)由白手起家,經過短暫的時間,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讓世人驚嘆不已。
信念理想的追求,敬業(yè)愛崗的奉獻,這些都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精神紐帶,推動科技的進步,祖國的騰飛。我們要努力學習,躬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我們的滿腔熱血,用我們的才華和成就,實現(xiàn)中國富強夢,讓中華民族恒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