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恩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典故源于歷史,又具備超歷史性。典故蘊含著經(jīng)驗、教訓、哲理等文化精髓。偉大的領袖習近平總書記善于用典,多次引經(jīng)據(jù)典,出口成章。如推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并且在十九大報告中大力倡導,為孝道美德注入了豐富內(nèi)容和新的活力,開辟了新時代孝道觀念的新境界。
記得我放暑假的某—天,媽媽因為工作繁忙,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了,我心想:“不如幫媽媽洗洗腳吧!”我拿著毛巾小跑到衛(wèi)生間,往盆子里注入了暖水。小心翼翼地端到媽媽面前,并大聲地對媽媽說:“辛苦了,媽媽!我?guī)湍茨_?!眿寢岄_心地望著我。接著,我?guī)蛬寢屆摿穗p鞋,輕輕地抓撓了一下媽媽的腳板底。怕癢的媽媽咯咯地笑了。我將媽媽的雙腳放進水盆里,白皙的皮膚掩蓋不了歲月的痕跡,布滿裂紋的前腳掌上長了幾個老繭子。在一瞬間的觸摸中,我摸到了粗糙的腳,更摸到了媽媽對我的愛。幼年時的回憶一幕幕在我腦海中涌現(xiàn)。忘不了我在發(fā)高燒時,您抱著我狂奔進醫(yī)院;忘不了我在清醒時,您守在病床邊—天一夜的疲倦笑容;忘不了我在放學時,您站在門口被暴雨浸濕的全身。這些點滴都洋溢著溫馨的母愛。我用毛巾抹干她的雙腳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媽媽的眼睛濕潤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激動地說:“媽媽如果您喜歡,我天天都幫您洗腳?!?/p>
學典用典,傳承文化,做好新時代的接班人。
在講到中國青年要練就過硬本領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引用了許多典故,比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保扒啻禾摱葻o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說過:“打鐵還需自身硬”。幼年的我體弱多病,所以,我毅然參加了學校的排球隊。開始練排球的時候,總是墊不準,而排球就像一只靈活的猴子一蹦一跳,怎樣都不肯落在我的手臂上,我只能東奔西跑地追球,狼狽不堪。盡管偶有受傷,可是我還是繼續(xù)堅持下去,因為我知道再長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jīng)過了汗流浹背、腰酸背痛的磨練。我打排球的技術越來越好了,身體也逐漸強壯起來,還代表學校參加過排球比賽,獲得了不少的榮譽。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弊鳛橐幻Z文科代表,我必須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幫助同學。聽課之前,提前預習,認真做好筆記。尊重老師辛勤的勞動,做老師的好幫手。我要把學習當作是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讀大量有意義的課外書,不斷充實自己的課余生活,增長自己見識,開闊視野。珍惜寶貴時間,做到保持明天就是最后一天的態(tài)度,堅信自己必能做到的信念。
我作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從小學典用典,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傳承中國傳統(tǒng)的燦爛文化,并發(fā)揚光大。我愿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指導老師:區(qū)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