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欽
到織金游玩的人通常都會做兩件事:一是踏著青石板,沿著老街尋覓“人間煙火”,飽口福之欲;二是到有著“中國最美的旅游洞穴”之稱的織金洞景區(qū)打卡,飽眼福之幸。其實,還有一個去處,那就是尋一處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村子歇息。
離開織金洞風景區(qū),沿著彎曲的公路向官寨鄉(xiāng)下紅巖碼頭方向駛?cè)ィ瑩涿娑鴣淼?,是連綿的青山。這山順著水流沿著烏江源百里畫廊一字鋪開,天朗氣清時,宛若巨幅的山水畫映入眼簾;若遇上雨天,縹緲的霧氣便為山體罩上一層薄紗,更增添神秘的色彩。
駛出幾公里,山對面的樹叢中影影綽綽露出些土黃色的建筑,溶谷苗寨“跳”了出來,在連片的青山中顯得獨具一格。在分岔路口,順著干凈的小路爬上坡,苗寨的寨門才完全顯露出來。
溶谷苗寨位于織金縣官寨鄉(xiāng)北面,這里世代居住著一支苗族分支系“歪梳苗族”?!巴崾帷痹诿缯Z中是“漂亮、美麗”的意思,彰顯了當?shù)貛r溶地貌發(fā)育奇秀之意。
溶谷苗寨的人愛美,雖說寨子里房舍形式大同小異,但溶谷人總能因地制宜,點綴上自家獨特的符號:模仿溶洞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將大門變成“溶洞入口”;在門頭上掛上火紅的辣椒、飽滿敦實的蒜頭、金燦燦的玉米棒子;或是給簸箕描上圖案,掛在墻上當作裝飾……勤勞的溶谷人將各家門前、庭院后打掃干凈,種上各色花木,應和著不同的季節(jié)肆意綻放,粉的桃花、櫻桃花,嬌俏嫩白的梨花,道旁不知名的金色小花……無一不向你發(fā)出訊號:這個寨子的人們,都極其熱愛生活。
溶谷苗寨的人善于鉆研,一碗苞谷酒、一頓苞米飯、一鍋苗家八塊雞、一份老臘肉……經(jīng)溶谷人巧手妙烹后,總能準確抓住你的味蕾,讓你大快朵頤。
溶谷苗寨的姑娘,一把木梳斜插在耳畔發(fā)髻上,簡約又獨特,頗有幾分嬌俏,和她們相處之后,近距離感受她們的蠟染技藝,更是感嘆姑娘們的心靈手巧。姑娘們提起當?shù)叵炄?,言語中滿滿的自豪感,“苗族蠟染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貴州很多地方有蠟染,但我們織金苗族蠟染可以說是獨樹一幟,有著‘世界上最精細的蠟染’和‘指尖上的芭蕾’的美譽。”
陽光下,身著苗家服飾的繡娘端坐在窗下,伏案桌前,平靜而專注,全憑手中那把小小的蠟刀,施展一身“指甲劃線”的絕技。而一旁觀賞的你,整個心卻早已跟著翻飛的蠟刀旋轉(zhuǎn)、跳躍,歡愉又緊張,忍不住為繡娘精湛的技藝喝彩。半晌后,圖案躍然布上,細如毫發(fā)、畫面飽滿,實在令人拍案叫絕。過去,她們用蠟染的技藝為自己縫制衣裳,如今,心閑手敏的繡娘們把蠟染技術(shù)用到裝飾品、背包、圍巾等物件上,寨子里也多了不少以蠟染為主題的民宿,蠟染技藝煥發(fā)新的活力。
溶谷苗寨的人熱情好客,喜歡熱鬧的人一定不要錯過每年的農(nóng)歷二月初十至十二的苗族跳花坡節(jié)。節(jié)日期間來到苗寨,村民們將身著盛裝,吹起蘆笙,端著香甜的米酒,到寨門邊,用“高山流水”把你迎進門。待到傍晚,就能享用長桌宴了。廣場地形本就按照葫蘆打造,主桌安放在葫蘆肚子正中心,其余長桌圍著主桌,依次在四周呈八面形圍上,把參加宴席的人團在一起,大約正是取了“團圓”“福祿”的意思。吃罷晚飯,苗家人拉上你,熱情地涌入人潮,一起月下對歌。月光下,身著歪梳苗少數(shù)民族服裝的溶谷人放聲對唱,尾音上揚,模仿著陽雀的叫聲,聽著聽著,眼前突然就浮現(xiàn)出他們月下跳花坡、吹蘆笙的場景,縱然語言不通,依舊能在歌聲里聽懂他們想要傳達的情意。遠處,篝火已經(jīng)點燃,不少人圍了上去,融入到歡歌的海洋,劃破溶谷苗寨寂靜的夜空。
這個有著100多年歷史的苗寨,最初只有三戶人家居住,因為交通不便,鮮為人知。隨著基礎(chǔ)設(shè)施改善以后,苗寨的旅游資源稟賦、文化的根脈優(yōu)勢都漸漸顯現(xiàn)出來,不再“藏在山中人未識”,慢慢地小有名氣起來。2017年9月,第五屆亞太世界地質(zhì)公園大會在織金縣舉行,“溶谷苗寨”正式出現(xiàn)在旅游推介路線中。2019年12月,溶谷苗寨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責任編輯/謝予謙)
村寨信息:
區(qū)位:畢節(jié)市織金縣官寨苗族鄉(xiāng)屯上村溶谷苗寨
交通:
1. 貴陽市——滬昆高速——廈蓉高速——106省道——748縣道——屯上村
2. 織金洞景區(qū)——748縣道——屯上村
3. 畢節(jié)市——杭瑞高速——黔大高速——仁望高速——106省道——748縣道——屯上村
鄉(xiāng)村特色:巖溶地貌上“長”出的苗寨、“歪梳苗”文化特色、蠟染技藝、苗族跳花坡節(jié)、特色民宿、苗家八塊雞等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