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振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工作的組織者,是班級工作的執(zhí)行者,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帶領者。一個班級的成功與否,與班主任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一、教好德育課,首先做好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有愛心。要想將班主任工作當作是一份事業(yè),而不是一份職業(yè),這首先得充滿對學生的愛。這樣學生才會樂于接近你,真心地聽從你的教導。班主任的愛既有像伙伴般的友愛,又有慈母般的仁愛,更有嚴父般的關愛,德育課中涉及愛的主題教育正是班主任開展愛的教育的最好題材,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愛的行為語言教育學生。
2.班主任得是個法家。一個班級沒有良好的衛(wèi)生環(huán)境,沒有優(yōu)良的秩序,在一個臟、亂、差的氛圍中,還談什么學習,講什么育人。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的確立,離不開嚴明的紀律制度、嚴格的執(zhí)行力度。所以班主任還得是個法家。班級隨時發(fā)生事件,班主任需要結合德育課中的有關規(guī)范對學生現身講經說法,展開討論,不需要刻意說教,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身邊的學生。
3.班主任需是個道家。德育課的核心之一就是講道理。這和班主任工作高度吻合。道家講道,在處理班級工作中,也應學學道家,無為而治,有為而治,搞好班級自治工作,學會放手,學會讓學生就事辯論。
二、如何發(fā)揮好兼任班主任的作用
怎樣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1.為人師表,率先垂范。任何學科老師都應該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在學校里,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
2.改革傳統(tǒng)德育理念。老師在開展德育時想要實施激勵策略,首先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從原來的以老師為中心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老師主要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在德育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注重因材施教,采取針對性的激勵策略。與此同時,在德育工作中應耐心地指導學生,給學生充足的信心,促進師生有效溝通交流,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學會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3.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激勵學生。小學德育與生活密不可分,基于此,老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激勵學生,從生活的小事出發(fā)。只有德育與學生的生活結合在一起,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德育實踐能力。激勵學生養(yǎng)成自律的習慣。老師在德育過程中實施激勵策略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律的習慣,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與道德修養(yǎng),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老師在德育工作中要重視激勵。這樣就能激勵學生,同時又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明白什么樣的行為才是好的道德行為。
4.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搭建一個好的平臺作用極大。為了學校的德育工作更加順利,德育老師要敢于擔責,樂于奉獻,在學校就自身優(yōu)勢多組織相關的德育知識講座,宣傳德育的重要作用。也同樣要多加強和老師們進行德育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在全校范圍內進形成趕學比超的氛圍。
其次,課堂教學也要改進。通過有效新穎的課堂導入和設計,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效集中起來,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重視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有段,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情感的投入,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以便在師生之間搭建起互動交流的橋梁。最后要把教學內容與生活深度對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我們都應該從身邊做起,無論是從學校還是老師,都應該提高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積極地拓展和研究德育工作。只有開展好的德育教育,才能使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科學文化知識得以更好地發(fā)展、完善,個人素質得到更加完美的提升。教師應該積極實施激勵策略,正確引導學生,針對存在的問題轉變教學觀念,實施激勵性的德育策略,只有這樣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