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偉 丁丹丹
摘 要:地空導彈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是對武器裝備的保障管理體系建設情況、綜合保障工程實施情況、裝備保障效果進行評估的一系列活動,對工業(yè)部門更好的研制和保障武器裝備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如何提升武器裝備綜合保障能力,分析了保障能力評估的要點和流程,提出了后續(xù)工作建議,可對武器裝備的實戰(zhàn)化保障能力提升提供借鑒。
關鍵詞:地空導彈;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
1 引言
工業(yè)部門立足實戰(zhàn)化需求,踐行“設計裝備就是設計未來戰(zhàn)爭”發(fā)展理念,加快研制“好用、管用、實用、耐用”的地空導彈武器裝備(以下簡稱武器裝備),對于支撐部隊戰(zhàn)訓演習、練兵備戰(zhàn)、提升實戰(zhàn)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在武器裝備的研制、批產、保障過程中,工業(yè)部門通過對武器裝備開展保障能力評估,能夠摸清武器裝備的保障能力水平與實戰(zhàn)化要求之間的差距,然后有針對性的開展整改,實現武器裝備的保障能力快速提高,是促進武器裝備實戰(zhàn)化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2 地空導彈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的重要性
隨著近年來高新武器裝備大量交付和部隊演習次數的增加,裝備的保障問題日益突出,既嚴重影響裝備戰(zhàn)斗力和保障力的快速形成,也給工業(yè)部門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沉重的負擔。如何做好武器裝備保障工作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其中由工業(yè)部門開展的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是圍繞武器裝備的保障管理體系、型號綜合保障工程、裝備保障效果進行的一系列技術與管理活動,對武器裝備的研制和保障工作具有三方面意義:
一是滿足裝備部隊實戰(zhàn)化用裝需求。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是聚焦“能打仗,打勝仗”,順應軍隊裝備保障體制改革的重要體現。通過開展裝備能力評估,能夠摸清在研在役武器裝備保障能力水平與實戰(zhàn)要求之間的差距,系統開展問題整改和裝備能力改進工作,提升用戶用裝信心。
二是滿足工業(yè)部門自身設計能力和保障能力發(fā)展需要。工業(yè)部門開展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能夠查找本單位武器裝備研制過程中的設計短板,為新研裝備提供借鑒和經驗基礎,以促進本單位研發(fā)設計能力提高,并且可降低武器裝備在列裝后的售后服務保障經費。
三是滿足武器裝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的需求。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是順應“裝備體系化,體系實戰(zhàn)化,實戰(zhàn)智能化”發(fā)展趨勢的必要手段,保證在武器裝備研制期間確定好保障性要求、進行保障性設計、規(guī)劃并研制保障資源,即研制“好保障”裝備;在武器裝備服役期間提供裝備所需的保障資源,建立經濟有效的保障系統,為裝備的使用進行持續(xù)保障,即“保障好”。
3 地空導彈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的要點
武器裝備的保障能力首先取決于裝備的設計特性,即要在研制階段設計得“好保障”;在使用階段,裝備的保障能力取決于計劃的保障資源能與裝備的設計特性、裝備使用環(huán)境相協調、相匹配,即為“保障好”提供相應的條件。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按評估內容劃分為裝備保障管理體系、型號綜合保障工程、裝備保障效果等方面。根據各型號武器裝備實際研制、生產和交付進度,針對性制定相應的評估要點和內容。
(1) 裝備保障管理體系
重點評估型號武器裝備保障相關的機構隊伍、制度規(guī)范建設情況,經費、計劃、組織、信息等管理實施情況。
(2) 型號綜合保障工程
重點評估型號的綜合保障大綱,綜合保障工作項目,工作策劃開展情況。評估是否充分研究以作戰(zhàn)需求為核心的用戶需求,聚焦作戰(zhàn)能力和保障能力提升,確定型號綜合保障要求并轉化為設計要求,映射到相關武器裝備形成要求并納入任務書;評估是否組織開展保障分析、保障設計、保障資源規(guī)劃與研制、保障準則核查、保障試驗與評價及迭代完善并形成相關交付物實施情況、以及綜合保障評審實施的規(guī)范性。
(3) 裝備保障效果
評估查找在役裝備與實戰(zhàn)化要求的差距,重點評估實戰(zhàn)能力提升和問題閉合處理工作情況。實戰(zhàn)能力提升方面,指為滿足極端氣象條件、特殊部署環(huán)境、體系化作戰(zhàn)等現代化戰(zhàn)爭實戰(zhàn)需求,對在役裝備開展的改進提升工作。問題閉合處理方面,指圍繞部隊反饋、重大任務保障、巡檢巡修等過程中發(fā)現的各類問題,開展的整改、反饋、分析及建立長效機制等工作。
4 地空導彈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的流程
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按評估過程劃分為評估準備,自評估、現場評估、評估總結及交流四個階段。
(1) 評估準備階段
評估單位組織軍方代表、專家,討論確定評估的重點內容并形成評估表單;然后,評估單位組織受評單位學習評估表單,明確評估工作要求、評估重點和評估思路,評估對象、統一評估思想。
(2) 自評估階段
根據型號研制生產進度,受評單位對照評估表單,按照實事求是原則,對應開展從型號立項論證至當前階段綜合保障工作開展情況,總結經驗,查找問題及不足,制定改進措施。
(3) 現場評估
由評估單位牽頭,邀請軍方代表、型號裝備保障領域資深人員組成專家組,對受評單位的受評估型號進行現場評估。通過資料審閱、實物查看及座談提問等方式,對照評估表單進行逐項審查、打分,形成評估意見,提出后續(xù)指導意見和建議。
(4) 評估總結
由評估單位牽頭,組織專家對評估情況進行數據統計及綜合分析,形成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報告,由專家組審查后,組織開展交流。
5 地空導彈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建議
針對新時期部隊戰(zhàn)訓演習“更快、更強、更嚴、更難”的形勢,要進一步聚焦備戰(zhàn)打仗需求,著力提升武器裝備保障性設計,提高用戶自主保障能力,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工業(yè)部門定期對設計師隊伍開展培訓,增加裝備保障意識,提升設計能力,減少裝備交付用戶后才暴露問題的數量;二是要組織設計師隊伍定期走訪用戶,收集用戶實戰(zhàn)化保障建議,持續(xù)改進提升在研在役武器裝備性能;三是要建立武器裝備保障能力長效評估機制,針對已發(fā)現問題,要明確整改措施并定期檢查閉環(huán)改進效果。
6 結束語
本文立足于“發(fā)展新型作戰(zhàn)力量和保障力量”的頂層要求,說明了裝備保障是裝備作戰(zhàn)能力生成、保持的重要支撐。同時從三方面闡述了地空導彈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詳細介紹了評估工作內容和評估工作過程。針對新時期實戰(zhàn)化作戰(zhàn)需求,提出了地空導彈武器裝備保障能力評估工作建議,有利于促進工業(yè)部門提升武器裝備保障性設計,提高用戶自主保障能力,最終實現裝備用戶滿意。
參考文獻:
[1] 連云峰,代冬升,連光耀,李會杰.基于模糊綜合評判的后裝保障能力評估[J].兵工自動化,2020.
[2] 劉漢增,陳桂明,藺志強,常雷雷.陣地建設工程裝備保障能力評估[J].兵工自動化,2020.
[3] 連云峰,代冬升,連光耀,李會杰.基DoDAF的裝備維修保障能力評估[J].兵工自動化,2020.
[4] 帥勇,宋太亮,王建平,沈洪,詹文斌.裝備保障能力評估方法綜述[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