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 楊如松
老兵谷弘1931年4月生,浙江余姚人。
1948年底,谷弘在上虞春暉中學讀書期間投筆從戎,歷盡艱辛,在四明山上找到了堅持戰(zhàn)斗的“三五支隊”同志。游擊隊員生活十分艱苦,既要冒生命危險與敵人周旋,又要走村入戶向群眾傳播革命思想,發(fā)動群眾參加革命。后來,谷弘受命回到春暉中學以學生身份開展秘密工作,發(fā)動進步學生上四明山投身革命。1949年3月上旬,谷弘被四明特辦派往嵊新奉縣獨立大隊工作,主要任務是聯(lián)絡地方鄉(xiāng)紳和迎接解放軍入城。
一次傍晚急行軍,谷弘等10余人在四明特辦聯(lián)絡站站長范正明帶領下,前往嵊新奉縣獨立大隊,僅帶兩把木殼手槍和八顆手榴彈。途中天氣極為惡劣,風大雨大,人被雨水淋濕,為解決饑寒疲勞,一行人到交通員施貴堯家歇息休整,凌晨時突遭敵人圍捕,靠八顆手榴彈沖出了包圍。在后山崗會合時又被敵人發(fā)現(xiàn),隊伍依仗地形的優(yōu)勢,隱蔽于柴草密集處整整一天,直到晚上趁夜色脫險。范正明為掩護大家身中數(shù)彈負重傷,不幸被捕,犧牲時年僅23歲。谷弘切身體會到革命是隨時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
1949年5月23日,新生人民政權在上虞誕生了。同年6月7日,谷弘被上級派往縣公安局工作,協(xié)助局長組建縣公安武裝部隊(后改縣武警中隊),主管政工、文教、宣傳等工作。不久,縣公安武裝部隊成立文藝宣傳隊,谷弘兼任隊長,他創(chuàng)作并導演宣傳節(jié)目,唱出了當時老百姓長久祈盼的心愿,同時也拉近了新生人民政權與老百姓的距離。
1950年,作為縣公安標兵的谷弘,被推薦去位于杭州的浙江省公安學校報到,參加省公安學校首屆開學儀式。在省公安學校這所大熔爐里,谷弘勤學專業(yè)知識,他訓練的基本科目,被全校學生作為榜樣進行示范,結業(yè)時被學校評為“優(yōu)秀學員”。谷弘以優(yōu)異的成績結業(yè)后,原本可以留在省廳工作,但他堅持回到上虞,以報答組織培養(yǎng)。他被縣公安局任命為偵察股長。
谷弘于1992年離休后,上虞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聘任他為副秘書長。他全身心投入,多次代表上虞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參加由浙江省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等主辦的各種會議;他還是《上虞英烈叢書》編委,做了許多具體工作。為能夠掌握第一手資料,他不辭辛勞,堅持深入一線進行調研,逐件核實、逐個分析。長期以來,谷弘積勞成疾,當看到革命書籍正式出版面世后,他感到無比欣慰和喜悅。
2009年“七一”前夕,谷弘接到市委辦公室通知,要他做好準備,給市委領導和黨員上革命傳統(tǒng)教育課。谷弘認真?zhèn)湔n,在那些天里,他翻閱各類書籍,反復考證講課內容資料和數(shù)據(jù)。這也是他平時工作的一貫作風,這最后一堂教育課非常成功。
2010年1月21日,歷經(jīng)烽火的革命老兵谷弘安詳?shù)馗鎰e了人間,享年79歲。谷弘生前多次說過:“我們的革命,曾是那樣的千辛萬苦,今天的勝利是來之不易,希望后輩們傳承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讓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代代相傳。”谷弘淡泊名利,不計個人得失,為人民群眾做好事。他一輩子都在弘揚革命傳統(tǒng),踐行初心使命。
(編輯 韓鴻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