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普
摘要:新課標指出高中藏文教學需積極培育學生的藏文核心素養(yǎng),助學生傳承藏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能賞析藏文之美,可靈活運用藏文資源口語交際、寫作與閱讀理解,同時為學生價值觀念、人文素養(yǎng)等方面同步發(fā)展給予支持。如何在藏文教學中達成新課改目標成為高中藏文教師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探析新課標下的高中藏文深度閱讀教學方略,以期為提高高中藏文教學質(zhì)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藏文;深度閱讀教學
基于新課標的高中藏文深度閱讀教學價值如下:其一,將閱讀活動視為集成知識的過程,創(chuàng)建藏文知識圖譜,在深度閱讀過程中領悟作者用意、文本傳意、詞語含義;其二,通過深度閱讀強化學生的解題能力,使學生可擺脫文章的表象洞悉本質(zhì),把握核心情感,解讀文本表現(xiàn)手法、寫作形式、主要內(nèi)容,確保學生閱讀理解事半功倍;其三,在藏文深度閱讀中傳承傳統(tǒng)文化,為藏族精神理念與個人思想觀念的融合提供條件。基于此,為提高高中藏文教學質(zhì)量研究基于新課標的深度閱讀教學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1.構建心理邏輯,為藏文深度閱讀理解奠定基礎
在藏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引學生先進行“前理解”,主要是指通讀全文并了解文章大致內(nèi)容,先行獲得閱讀感受并找到閱讀方向,將藏文與學生主觀認知體系融合起來。學生“前理解”可能對文章意義的解析存在偏離主旨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提出問題,了解學生自我理解的實況,同時引導學生扭轉文章理解的視角,通過問題探究重新獲得閱讀感受并擴展自我理解渠道,在“前理解--理解--自我理解”這一心理邏輯支撐下領會文章要義。學生在接觸的藏文文本時認知結構并非憑空出現(xiàn),先前的藏文閱讀經(jīng)驗、觀點、概念、知識等內(nèi)容會助學生認知遷移,使藏文閱讀偏差隨之減小,加之教師基于問題的師生交互,有利于學生不斷修正藏文閱讀理解邏輯結構,達到新舊閱讀知識并軌的目的,使新舊概念可建立關聯(lián),在原有藏文閱讀邏輯中嵌入新內(nèi)容,同時新舊內(nèi)容可能發(fā)生排斥現(xiàn)象,閱讀邏輯隨之改變,繼而在不斷的歸納與演繹、吸收與轉變、關聯(lián)與沖突的過程中得到網(wǎng)絡狀的心理邏輯結構,為學生深入閱讀理解藏文奠定基礎。
2.獲得情感體驗,為深度閱讀提供條件
情感體驗是閱讀理解的前提,學生在閱讀新課文時很難直接從作者的視角出發(fā),而是將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與人生閱歷視為閱讀的支點,在藏文閱讀中投入情感,加之藏文思維、專注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獲得情感體驗。主觀情感是學生透過文本與作者情感碰撞的重要媒介,學生有深刻的體驗才能保障閱讀有深度?!绑w驗”在藏文深度閱讀中具有移情性,學生受主體意識驅動將個人情趣、氣質(zhì)、情緒、性格等方面投射到文本中,營造物我統(tǒng)一、物我交融的深度閱讀氛圍。在藏語文中托物言志、融情于事、借景抒情等寫法屬于移情性的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通過深度閱讀領悟文本意義給予支持,在此過程中獲得感同身受、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這打破了文本時空與現(xiàn)實時空的界限,文本與學生的距離縮短,助學生沉浸在藏文營造的意境中并貫通主觀情感。為使學生能在情感體驗支撐下深度閱讀藏文,教師可在情境體驗、切身體驗、換位體驗上下功夫。以切身體驗為例,教師可在學生深度閱讀藏文時播放與之意境相符的輕音樂,從聽覺著手助學生獲得直覺感知及情感體驗,在音符助力下產(chǎn)生與藏文相應的情緒,繼而走進藏文世界落實深度閱讀目標。
3.疏通對話渠道,提高深度閱讀有效性
學生深度閱讀本身是個人與作者對話的過程,藏文是對話的載體,用作者賦予的方式向學生表達思想感情,學生可從散文、現(xiàn)代詩、文言文等文體中剖析作者對人生、世界、自然、命運等方面的思考,學生思考的化外則為師生交互提供了載體。需要注意的是,師生交互過程應具有開放性,為學生分享深度閱讀體驗提供良機,允許并鼓勵學生有不用的閱讀感受,使師生對話渠道更寬,多思路挖掘藏文中的知識乃至人生奧義。深度閱讀教學是藏文、高中藏文教材編者、教師、學生對話的過程,學生理解藏文內(nèi)涵的過程與對話過程重合,在“理解-對話”這對關系中建構語義世界,學生能通過對話逐漸理解藏文。對話的多維性、擴展性、豐富性,與學生藏文理解深度成正相關,基于此高中藏文教師要疏通對話渠道并增強對話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例如教師可指引學生在閱讀藏文的同時創(chuàng)演“課本劇”,通過表演的方式與教師、與文本對話,繼而達到與文中人物對話、與作者對話的目的,加之辯論、議題探究等多種對話方式的靈活運用,有效提高學生藏文閱讀理解的深刻性。
4.注重創(chuàng)意表達,通過深度閱讀提升學生藏文核心素養(yǎng)
創(chuàng)意表達是學生閱讀、表達融合下的產(chǎn)物,在語言表達、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掙脫固有語言形式、表達意識的束縛,指引學生依托藏文選擇新視角并剖析新意蘊,積累書面或口頭表達個性化學習經(jīng)驗,學生“課本劇”創(chuàng)編就屬于創(chuàng)意表達的一種方式,利于學生深度閱讀藏文。創(chuàng)意表達根據(jù)不同的對象、情境、文化環(huán)境要做出調(diào)整,把藏文閱讀表達、漢語閱讀表達乃至英語閱讀表達區(qū)分開來,展現(xiàn)出本民族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用詞語、肢體動作、表情、語氣等輔助元素提升創(chuàng)意表達水平,將內(nèi)在閱讀理解行為化、書面化、口頭化,有效展現(xiàn)藏文中心思想。例如,教師可在學生閱讀藏文后指引其改寫、續(xù)寫、縮寫、擴寫,一方面將深度閱讀理解所得轉化為創(chuàng)意表達的動力,另一方面培育學生藏文讀寫能力,實現(xiàn)藏文新課改目標。在學生創(chuàng)意表達中教師要評價,為的是指引學生深度閱讀藏文,同時追求個性化、獨創(chuàng)性的表達,用多種方式表達閱讀感受,通過評價引領學生錘煉、推敲語言,能精準闡述閱讀結論,體現(xiàn)以評促學的作用,助學生強化藏文核心素養(yǎng)。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使學生能在高中藏文課上增強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在新課標指引下有效運用深度閱讀教學模式,助學生構建深度閱讀心理邏輯,獲得情感體驗,疏通師生對話及學生、藏文對話渠道,還需注重引導學生創(chuàng)意表達,使學生能在高中藏文深度閱讀教學活動中提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旦增白姆. 新課標下高中藏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語文課內(nèi)外,2021(29):49-50.
[2]旺姆. 小議新課標下高中藏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