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修建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古詩詞教學不但對小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和愛國主義精神方面都有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但其特有的魅力卻沒能像古代一樣受人欣賞。在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中,人們漸漸低忽略了它的價值。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因此教師要使用多種方法來調(diào)動小學生對古詩詞朗讀的積極性,授予古詩詞的基本知識,使小學生提高古詩詞的朗讀水平。古詩文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十分重要。那么我們應采取什么對策使古詩文教學課堂更有魅力呢?
一、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實踐表明,學生的興趣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得到提高。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一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快樂的、開放的教育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古詩文。
1.教學手段參與,激發(fā)興趣。由于古詩文的字詞句與學生的知識積累、生活經(jīng)驗、語言習慣有很大差距,學生學習古詩文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直觀地理解古詩文的內(nèi)容與情感,更好地克服這些困難。(1)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體驗古詩文學習樂趣。(2)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3)教師注重語言藝術。這里的語言藝術不僅僅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注重理解、品位古詩文的語言藝術,更要求教師在講課時注重語言藝術。
2.啟發(fā)想象,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對于體會古詩文的意境美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一件藝術品是藝術家想象力的創(chuàng)造物,這要求欣賞者應具有一定的想象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在古詩文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的想象,聯(lián)系實際生活和多種生活經(jīng)歷分析、理解、領悟詩的情景美、形象美,從而享受古詩文的意境美,提高審美能力,進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創(chuàng)設詩意課堂
1.創(chuàng)設詩意情境,引發(fā)學生的共鳴。詩意的課堂是開放的,學生的想象是活躍的,教師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是靈動的。詩文的創(chuàng)作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達,是情與景的水乳交融,是情與物的激情碰撞,是心與境的契合無間。這三者的有機結(jié)合,便產(chǎn)生了一首好的作品。因此,在學習一首詩的時候要做到這三者的融合。
2.反復朗讀,體味古詩詞意境美。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古詩,不是重在“閱”,而是重在“讀”,這種“讀”不是一般意義上讀其他文章的“讀”,而是放開情感高聲朗讀的“讀”。讀書本是一種個性化的行動,動嘴“讀”書,心、眼、口、耳并用,是各種感官的綜合參與,其效果較之單純用“眼”看,要好得多。讀書時讀出聲來,便于大腦快速接受符號和信號,易于激活存儲于大腦中的生活經(jīng)驗,有助于對文句的理解,也容易記住。這個過程更多地應該是學生個人誦讀的過程,要給足時間,放開手腳讓學生獨立練讀,而不是課堂上那種整齊劃一的齊讀。這樣才不至于扼殺學生的個性及讀書興趣,才能使學生在熟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對古詩句的語感,把古詩的語言納入自己的語言中來。古詩適合于吟詠,一首抒情較濃的古詩,如果反復吟詠的話,不但能體會它的語言的精美,還能感受到詩人表達的細膩的情感。例如反復吟詠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鵲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币辉姡蜁路鹂吹揭环术r艷的山水畫,更能體會出詩人的奮發(fā)向上的豪情壯志。我認為應抓住這一特點,讓學生多讀多背多誦,帶領他們?nèi)ゼ毤毱肺豆旁娢牡捻嵚芍馈?/p>
三、拓展性閱讀,引導學生鞏固學習效果
教科書只是個憑借,里面收錄的古詩文也是有限的。教師如果要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nèi)容,把握古詩文的文化內(nèi)涵,就要注重拓展性擴展,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因此,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課前拓展性閱讀。課前拓展性閱讀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古詩詞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或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知識,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儲備能量。如部編五年級上冊教材中的《楓橋夜泊》一詩,上課伊始,老師可請學生談談課前通過查資料(包括上網(wǎng))所了解的蘇州的名勝古跡。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下文學習埋下伏筆。
2.課中拓展性閱讀。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疑難,適時地利用拓展性閱讀材料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釋疑解惑。一首詩,越讀越有味,這“味”不僅僅體現(xiàn)在“層層拔高的讀”,“文道合一的讀”,還體現(xiàn)在“回環(huán)往復的讀”。當《題臨安邸》作為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讀出了情感,甚至也會吟誦了,再怎么讀才更有味?那就是對比讀?!稘M江紅》同樣是愛國詩詞,卻表達了和《題臨安邸》那些權貴完全不同的政治態(tài)度。一邊是岳飛將軍的滿腔激憤,一邊是達官貴人的尋歡作樂,兩者如此鮮明地擺在一起的時候,學生的心情是復雜的。有一個學生這樣說到:“我為岳飛將軍鳴不平,岳飛將軍在戰(zhàn)場奮殺,哪些皇帝貴人們卻在尋歡作樂,簡直太令人氣憤了。”學生的心中激起這樣的情感的時候,再讀《題臨安邸》,對詩歌的意境把握又上升了一個層次。課堂最后,再讀完南宋其他愛國詩句之后,配樂朗讀《題臨安邸》喚醒南宋王朝的這些達官貴人們,是一種感情的升華,是一種情感的宣泄。
3.課后拓展性閱讀。語文的外延是社會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閱讀體驗,自覺開發(fā)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把語文的觸角延伸到課外。拓展的本質(zhì)是學生的課外語文實踐
總之,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文化知識水平,發(fā)揮主導作用,精心設計每一堂課,讓古詩文課堂更有魅力,讓古詩文這顆傳統(tǒng)文化中的明星更璀璨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