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弟
背景分析:小A(化名)是我們班的一名“后進生”。因為父母在外地務工,小A現(xiàn)在與外婆生活在一起。在集體生活中小A顯得有些“醒目”,很多學生不愿意與她成為朋友乃至于溝通交往,極個別調皮的學生有時會欺負她、捉弄她,因此小A給人一種不合群、相對孤僻的性格;有關學習方面,不僅興趣不足而且反應偏慢,這是因為小A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小A的學科作業(yè)總是潦草應付,存在著抄襲現(xiàn)象。
轉化思想: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的是:我教授過的學生已然成千上萬,但讓我覺得奇怪的是,難以挑出問題的模仿生沒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反倒是與眾不同、別具特點的學生才使我記憶深刻。通過這樣的教育反差表明,針對后進生的“特殊群體”,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對其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不僅要進行觀察分析,還需把師愛無聲地潑灑給他們,旨在讓遲開的“花朵”同樣能沐浴到雨露陽光,助力其茁壯成長。針對此類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始終是一個難點與重點。應該采取針對性的、循序漸進的方法實施轉化工作。
轉化目標:通過對小A的了解與觀察,針對她存在的問題已能做到心里有數(shù):小A不合群、性格孤僻主要是因為她較為自卑感。起初她的自卑情緒源于父母經(jīng)常不在身邊,雖然她盡力回避此事實但卻難以擺脫,一方面這一困惑時常影響她,另一方面周圍人會給她一些不良暗示。在學習方面,小A遇到挫折困難時也不敢向他人求助。久而久之,小A便對學習失去了自信心,從而導致其學習反應偏慢。與此同時,學習中的“不如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自卑感,并在不斷內化。面對小A的實際情況,曾經(jīng)我也采取常規(guī)的批評、談話和表揚等方法,可是收效不大。因為小A最缺失的為個人心理暗示,所以,轉化目標就是幫助其樹立起自我心理暗示,在此基礎上開展其他轉化工作。
轉化過程:在獲得小A家長、其他任課老師和班級同學的支持、理解下,制定以下轉化流程。據(jù)相關實踐調查表明,同“失敗者”談如何增強自信,其實沒有多大意義,而且大量事實表明,絕大多數(shù)學生依然會在意學習成績?;诖?,針對小A的情況,將學習成果的提高作為增強小A自信的切入點,相關做法如下:
第一,現(xiàn)狀分析,制定目標。依據(jù)我針對小A日常學習情況得仔細觀察,雖然小A的學習成績并非最低,可是整體依舊偏差。一方面課上所學知識難以做到靈活運用,另一方面因為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扎實掌握識記性、基礎性的知識。所以我會定期同她溝通,共同討論其制定學習目標存在的問題,由于她的起點較低加之基礎差,因此相比其他學生,小A制定的學習目標偏低,主要是書本教材中的基礎部分,主攻基本題并對拔高題不作要求。例如,每天給自己出五道計算題;每日背誦古詩一首,每周四我會讓她背誦古詩。學習目標能夠在自己的努力夠逐漸接近,因此她的學習信心在一點一滴地增加。
第二,具體指導,助力目標。在提出目標之后,實際上達成這些目標并非一件易事,但要是不做顯然難以實現(xiàn)轉化?;诖?,我積極協(xié)調班級各科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各科任課老師為其搭配“學習伙伴”“小老師”。因為小A切實感受到同學和教師的誠懇幫助,小A體現(xiàn)出從未有過的配合與努力。在后續(xù)的課堂表現(xiàn)和日常小測、詩詞默寫及背誦等,雖然仍和既定目標存在一定距離,可是相比以往卻有著明顯的進步。
第三,予以表揚,收獲成功。小A的成績出現(xiàn)進步,即便是某次默寫有所好轉,均會在課堂上有意識地給予表揚,漸漸在學生中也得到認同和尊重。讓小A增強多方面自信,激發(fā)學習知識的興趣。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比以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引導小A總結經(jīng)驗,深化信心。當小A可以在學習上品嘗到成功喜悅的基礎上,便將精力主要集中在解開小A的心結。這是因為,小A雖然在學習上有些進步,整體上依然較差,偶爾小A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心理暗示。面對這樣的現(xiàn)象,我利用家訪的機會和小A的外婆進行溝通、就她的家庭問題和各科教師進行溝通、通過班會等活動為其疏解心結創(chuàng)造機會,以此營造積極引導氛圍。確保她能夠將所有的精力放置于學習,加之在學習方面不斷進步,相比以前顯得更有自信了,甚至有時在課堂上回答其他同學沒有思路的問題,現(xiàn)有有些洋洋自得。除此之外,我還會引導其進一步提高目標,通過正確理性的心態(tài)應對挫折。調動信心后怎樣保持,我認為關鍵是耐挫力的高低。在小A初具學習信心、稍顯進步的同時,適時對小A的要求進行調整并提高目標適度,讓其在目標實現(xiàn)中遭遇一定挫折,同時鼓勵其充分發(fā)揮自我潛力,掙脫逃避現(xiàn)實、知難而退的心理束縛,在此過程中還能提高其耐挫力。一方面保持自己建立起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對自己也能形成一個清醒認識。
案例反思:在小A轉化的過程中讓我深深感到,現(xiàn)階段的“后進生”轉化育人工作,不僅要對后進生傾注充足的耐心與愛心,寬容與真誠,而且尤其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轉化方法。提高對“后進生”積極心理暗示培養(yǎng)的重視,讓其正確認識自己。應通過各科教師的共同努力,開展科學育人工作,將“后進生”轉化作為一個重要的素質教育內容,也是教育工作者義的責任,從而讓其綻放得更加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