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許崇靜
時代的發(fā)展推動了我國各個領域的快速進步,對媒體領域而言,現階段傳統媒體記者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已經逐漸接觸了更多豐富新鮮的媒體形式,工作模式的改變意味著傳統媒體記者應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就紙媒記者而言,則要能夠發(fā)揮紙媒本身的優(yōu)勢,同時注重新環(huán)境下媒體融合可能為紙媒帶來的困擾,并勇于面對這些問題,尋找突破口,從而幫助傳統紙媒有效轉型,自身也能夠在這一工作中取得良好發(fā)展。
當前媒體環(huán)境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而逐漸進步,越來越多對媒體行業(yè)感興趣的人也向這一行業(yè)邁進,自媒體的出現幫助這些剛剛加入的新鮮血液擁有了生存的空間,使他們在媒體行業(yè)中逐漸活躍了起來。而一些自媒體由于在剛剛建立的階段沒有較大的媒體影響力,為了迅速取得受眾的關注,很多自媒體在報道新聞內容時,常常出現虛化報道、片面報道的現象,甚至一些自媒體還刻意制造一些虛假新聞引導大眾輿論。紙媒記者一旦受到這些低質量新聞的干擾,則會導致記者的新聞工作受到影響,容易損失媒體單位的公信力,自身的工作進度也會受到較大影響。
新媒體的出現讓我國紙媒讀者具有了很多閱讀新聞的渠道,我們可以看到現階段大眾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瀏覽網絡中的新聞信息,對紙媒信息的瀏覽需求變低,導致紙媒受眾不斷流失。并且以往紙媒單位與受眾的交互渠道較窄,新媒體下各種強大的交互功能讓讀者們有了新的瀏覽體驗,使其不再將目光放到紙媒讀物當中。對于紙媒記者工作來說,很難通過判斷受眾當前喜好內容改良采訪報道方式,采訪內容不能更“接地氣”。
融媒體工作模式意味著紙媒逐漸增加與更多主流媒體合作的機會,這也對紙媒記者個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融媒體下各類主流媒體在引進尖端人才的同時,也帶來了豐富的媒體技術。然而一些紙媒記者在工作之余接觸的媒體形式大多以紙媒為主,受到了常年專業(yè)工作積累經驗的影響,他們認為應該將更多的時間精力用來完善紙媒工作,對其他媒體的運營方式以及工作技巧并沒有過多關注。導致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紙媒單位涉及到與其他媒體合作開展工作時,紙媒記者難以迅速融入這種工作模式中,對一些新媒體技術的了解較少導致整體工作效率的降低,對紙媒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的良好發(fā)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融媒體環(huán)境下,紙媒記者能夠接觸到多種多樣的媒體渠道,電視、網絡、廣播等能夠讓紙媒記者的采訪機會變多,從不同渠道所獲取的素材也更豐富。通過融媒體環(huán)境,紙媒記者可以接觸到更多與新聞信息相關的采訪對象,了解關于新聞事件更全面的信息內容。
隨著紙媒的整體運行逐漸向融媒體模式靠攏,越來越多業(yè)內尖端工作者已經加入進來,紙媒整體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在一些基本采編、播報工作中,已經可以通過較多的人力資源有效提速。并且通過合作,能夠使紙媒記者快速針對不同領域的媒體技術進行熟悉,掌握更多的采訪技巧,同時自身的工作壓力也會得到分擔,在與其他記者互相配合、吸取經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學習更多先進的媒體工作經驗,應對更多媒體融合工作中可能出現的突發(fā)問題。
時下“短視頻”這種形式已經逐漸受到了大眾的喜愛,我們可以看到人們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能夠非??焖俦憬莸剡M入短視頻平臺瀏覽精彩的短視頻作品。短視頻這一領域所產生的熱度也逐漸被各大主流媒體所重視,對于新聞媒體而言,很多新聞工作者開始通過短視頻開展采訪、宣傳、報道活動,這種形勢下要求傳統紙媒記者要通過短視頻平臺創(chuàng)新自身的新聞采訪報道工作,以這種全新的形式擴大自身的媒體影響力,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為傳統紙媒累積受眾量。
短視頻平臺本身具有傳播速度快、受眾范圍廣的特點,通過轉發(fā)能夠讓紙媒記者的報道采訪進入更多日常很少接觸紙媒形式的大眾的眼中,使紙媒單位具有更強的媒體影響力。
以往紙媒記者開展新聞工作時很少與受眾進行交互,自身審視新聞的視角多從媒體人出發(fā),過于專業(yè)、刁鉆的角度難以引起大眾的共鳴,所報道出的新聞內容也難以貼合大眾的瀏覽喜好。而現在不斷完善的新媒體平臺為紙媒記者和受眾之間搭建了一座穩(wěn)固、寬廣的橋梁,“微博”這一新媒體新聞類平臺中,紙媒記者可以在其中設立粉絲群,讓持續(xù)關注紙媒的粉絲群體加入進來,在粉絲群中對紙媒報道的新聞事件交流自身的看法,同時一些涉及到新聞事件的相關人員也可以通過微博向紙媒記者提供獨家信息,幫助紙媒記者在采集新聞的工作中得到優(yōu)化。在“微信公眾號”中,紙媒記者可以將與新聞事件相關的采訪活動預告發(fā)布在上面,并設置一類專題,對新聞事件的進展進行持續(xù)跟蹤報道。受眾通過在微信公眾號中進行篩選,能夠瀏覽到自己關心的信息內容,并且在公眾號內的留言也能夠快速反饋給紙媒記者,借助這些信息能夠對受眾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保證紙媒記者輸出的觀點能被更多大眾認可,自身的新聞工作能夠產生更多社會價值。同時通過這些新媒體平臺,紙媒記者也能夠了解到其他主流媒體報道新聞內容的方向和方式,從其他主流媒體設立的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中可以吸收更多經驗,并且通過這些平臺與主流媒體展開合作,互相轉發(fā)引流提升自身的媒體影響力,發(fā)揮融媒體工作模式更大的價值。
線上線下活動的開展在當前融媒體工作環(huán)境中越來越頻繁,而隨著媒體領域日漸增多的優(yōu)秀工作者,各個媒體機構的工作壓力也在逐漸減小,然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紙媒記者要明確自身在線上線下活動中的參與度,以及活動中對新聞報道采集工作的合理分工。比如在圍繞某城市實行文明城市建設政策成果展示的活動中,紙媒記者要具有較強的實踐精神,通過線上遠程報道或是線下實地報道的方式積極參與該活動。并且在針對新聞展開采訪的過程中,紙媒記者要與其他主流媒體的記者進行合作,從不同的角度展開報道,并收集相關新聞素材。比如紙媒記者可以就此次活動中一些做出杰出貢獻的基層勞動人民進行采訪,如文明城市建設中對城市綠化做出杰出貢獻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群體,紙媒記者采訪他們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感悟。而與紙媒記者合作的其他主流媒體記者則對該活動負責的部門進行采訪,了解文明城市建設政策在本城市的規(guī)劃、當前整體進展等。通過切入不同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采訪,能夠以較短的時間采集到更多具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同時通過有媒體工作環(huán)境下的合作報道,能夠讓紙媒記者報道的內容通過更多渠道展現在大眾眼前,有效提高紙媒工作者自身以及紙媒單位的媒體影響力,有助于紙媒單位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的良好發(fā)展。
面對融媒體環(huán)境,需要紙媒工作者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在新聞報道過程中,要以客觀的視角對各類新聞信息進行報道,不能加入個人的主觀意向,影響大眾輿論。同時在采訪、報道新聞事件的過程中,一旦發(fā)現其中夾雜了虛假信息,要及時進行抵制,堅守自身的媒體責任,同時在生活中應該積極接觸其他媒體形式,多多學習,通過社交軟件向其他媒體的尖端工作者“取經”,掌握更多豐富的媒體知識,憑借自身較強的個人素質有效維護新聞記者這一職位所需承擔的媒體責任及義務,在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個人價值。
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傳統紙媒記者要想做好工作轉型,就需要積極接觸其他媒體領域,擺正工作態(tài)度,調動自身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對不同類型的媒體知識進行掌握,同時自身也要不斷提高專業(yè)能力,以扎實的基礎支撐紙媒新聞記者的日常工作,在不耽誤自身本職工作的情況下逐步以全面、尖端為基準要求自身,為傳統紙媒帶來更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