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生
清代袁枚《隨園食單》中說:“美食不如美器?!彼J(rèn)為,菜肴出鍋后,該用碗的就要用碗,該用盤的就要用盤,“煎炒宜盤,湯羹宜碗”。
杜甫早在千年前就察識(shí)此理?!白像勚宄龃涓?,水精之盤行素鱗”。駝峰雖是美味,烹好后要用翠綠色的玉釜來裝;清蒸魚讓人垂涎欲滴,得用透明的水晶盤子盛才匹配。
器,顧名思義是裝東西的漂亮器皿,當(dāng)然包含吃飯的碗盤和一些壇壇罐罐。古人不僅精于美食、佳肴,還精于美器。今人往往議論菜肴的色香味形,而忽略了餐具外在的渲染與烘托作用。
我曾天真地認(rèn)為,盛半斤豬頭肉最好的美器,是一張碧綠的荷葉。如果再講究一點(diǎn),下面放一個(gè)白瓷盤子,盤子上襯著荷葉。
初冬腌菜,最好選擇帶邊沿的陶土壇子,壇沿兒要深淺合度,蓋上蓋子之后不走氣。腌菜放在陰涼通風(fēng)的地方,壇子用的時(shí)間長(zhǎng)了,腌出來的菜,別有風(fēng)味。
種荷花的陶缸在老宅院里,缸不是很大,胎體白釉,手感光滑。缸的外壁手繪墨色花卉,缸底以上器形圓闊,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
喝茶的小紫砂杯是美器。用兩根手指捏著,小心翼翼地喝。它是真正的小巧,小到一杯只能呷兩口茶,玲瓏的器形惹人喜愛。
竹籃、竹匾也是美器。有個(gè)開民宿的朋友,用竹籃盛鮮花,吊在臨湖客棧的過道里,仿佛有一片竹林的清新。
美器,是生活美學(xué),也是生存哲學(xué),它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裝了進(jìn)去。
(松 妍摘自《解放日?qǐng)?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