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菲
針對外出視察工作,劉少奇總是同身邊工作人員“約法三章”,向身邊工作人員專門交代“四不準”:一是每到一地,不要人家接送;二是到任何地方,不準請客吃飯,鋪張浪費;三是不準向人家要東西;四是參觀時不要前呼后擁地陪同,有個向導引路就行,不要影響地方同志的工作。作為國家主席下去視察不要接送,不準請客吃飯,參觀不要陪同,怕鋪張浪費,怕影響地方同志的工作,這是劉少奇高度自覺的廉潔行為。這些平凡的生活細節(jié),充分反映出劉少奇作為一名真正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境界。
革命老人董必武非常謙遜,他把自己的工作比喻為“三種行為”:當抹布、跑龍?zhí)?、敲邊鼓。這充分體現(xiàn)了德高望重、位高權重的他甘當人民的勤務員的品格情操。1949 年11 月,董必武因公去南京,幾位隨員想把一輛“別克牌”黑色小車要來帶回北京。董必武得知后,嚴肅鄭重地提出“三不許”:“不許向地方要東西,更不許以我的名義在任何部門搞活動,不許接受禮物?!睆拇?,這個“約法三章”便成了董必武和他身邊工作人員抗腐防變的座右銘。
任弼時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錢多、三怕麻煩人。任弼時的這“三怕”,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黨性的生動體現(xiàn),也正是任弼時一生的真實寫照,對其人生境界的褒揚:任弼時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他戎馬一生,征戰(zhàn)南北,兩次被捕入獄,體弱多病,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按理說,他應該享受更好的生活、更優(yōu)越的服務。但他一點也沒有追求享受,而是兢兢業(yè)業(yè)、鞠躬盡瘁,把畢生的心血與精力都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抗美援朝期間,祖國人民給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寄去了許多慰問品,彭德懷吩咐警衛(wèi)員全部管起來,分下去。對隨意取用慰問品的干部則給予了嚴厲的批評。他說:“管公的人就要這樣:第一,自己不貪;第二,別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臉皮、熟人擋回去。有這三條,才能保得住一個‘公’字?!辈⒅甘竟芾砦镔Y的干部一定要做到這三條。彭德懷說的這三條,人稱“保公三訣”。
被尊稱為“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一生為革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毛澤東在延安時期就稱自己這位可敬的老師為黨的“堅強的老戰(zhàn)士”。對他了解頗深的毛澤東更是一語中的地高度評價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這三個“第一”是毛澤東于1937 年11 月30 日在延安為徐特立60歲生日時寫下的祝賀信中的核心觀點,概括了徐特立光輝的一生。這位1927 年5 月在白色恐怖中毅然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8 月參加南昌起義并以57 歲高齡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戰(zhàn)士,真正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模范實踐者。令人回味的是,毛澤東在稱贊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同時,也尖銳指出了“有些人卻是風頭第一,休息第一,與自己第一”。
革命老人謝覺哉把自我批評比作“跟自己打官司”。即自己當被告,自己當律師,自己當法官。他對自己的缺點毫不客氣,表現(xiàn)了嚴于解剖自己的革命精神。
陳毅痛恨資產(chǎn)階級的假公濟私行為和利己主義。在擔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長時,他對家人尤其是子女們“約法三章”:一、穿土布衣,大孩子穿了再輪給小的孩子穿;二、不坐公家的小汽車;三、辦任何事都要嚴格按制度來。在父母回四川安家時,他對陪送的同志提出“三不要”:把兩位老人直送我妹妹家,不要驚動省委;找普通民房住,不要向機關要房子,安家事宜自己解決;不要向國家伸手。
北平解放后,為嚴防滋長不良習氣,時任北平軍管會主任兼北平市長的葉劍英,對部屬提出了五條要求:一不許談發(fā)財(批評的是升官發(fā)財思想)。二不許姻婭同事(防止任人唯親的裙帶關系)。三不許有士大夫氣(批評的是脫離實際,食古不化的封建士大夫習氣)。四不許鮮衣美食(要求的是艱苦樸素)。五不許空談主義(反對的是夸夸其談,不干實事)。
徐海東將軍凡是遇見多年不見的戰(zhàn)友,總是以“三問”代替世俗的寒暄。一問政治上犯錯誤沒有,二問經(jīng)濟上多吃占沒有,三問生活上和老婆鬧離婚沒有。他愛人周東屏曾提醒他:“多年不見的老同志,怎么好這樣問?”他卻說:“問問怎么不行,凈說好聽的,那算什么共產(chǎn)黨員?”
1945 年8 月,抗戰(zhàn)勝利。根據(jù)黨中央的部署,延安許多干部意氣風發(fā),準備奔赴全國各地開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這一天,陶鑄同王鶴壽、胡耀邦在王家坪桃園聚別。他們暢所欲言,敞開心扉談了很多……最后,這三位志同道合、一身正氣的摯友鄭重相約終生做到三件事:永遠跟著毛主席;永不叛黨;永不做吹吹拍拍的事。這年,陶鑄37 歲,王鶴壽36 歲,胡耀邦30 歲,正是大有作為的年華??v觀這三位革命同志的一生,他們都始終如一地踐行以上約定,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身清白,大公無私,廉正奉公。譬如,陶鑄在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職。1967 年1 月遭到江青等人誣陷,受到殘酷迫害。1969 年在合肥逝世。但他留給后人的清廉事跡和高尚風格是永世長存的。建國初期,陶鑄在廣東擔任省委書記期間,有一次帶領幾個干部到外地檢查工作。有一個縣的領導設宴歡迎,陶鑄看到大擺筵席的場面,非常惱火,他毫不留情地對當?shù)馗刹窟M行了一頓批評之后,匆匆吃了一碗飯便離開了。此后,陶鑄每到什么地方去搞視察、檢查和指導工作,總是要事先約法三章,立下“三不準”的規(guī)矩:不準請客,不準迎送,不準送禮。誰違反了就追究誰。再比如,胡耀邦同樣對年輕時的約定一如既往地堅持了一生。1980 年他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當天就給家鄉(xiāng)瀏陽縣打電話“約法三章”:其一,不開慶祝大會;其二,不得因此而在鄉(xiāng)里大興土木;其三,不許掛他的像。胡耀邦為人民樹立了一身清白、奉公廉潔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