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袁博 張一凡 龐咪 潘金
(西安交大醫(yī)學院附屬市九院(西安市第九醫(yī)院)心血管內科,陜西 西安 710054)
肺源性心臟病(cor pulmonale,CP)是由于慢性肺組織、肺血管病變引起肺血流受限、肺動脈壓力增加,從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擴張,甚至右心功能衰竭[1-2]。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環(huán)狀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3-4]。circRNA可通過多種機制調控基因表達,其中最重要機制之一是與微小RNA(microRNA,miRNA)競爭性結合,充當“miRNA海綿”,從而調控miRNA的靶基因[5-6]。既往研究[7]指出miRNA-103/107在肺動脈高壓血管重塑中發(fā)揮重要調控作用,而肺動脈高壓作為CP病理生理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筆者推測與miRNA-103/107保守結合的circTCF25可能與CP病程密切相關,可能是CP的潛在分子標志物?;诖耍狙芯客ㄟ^檢測CP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ircTCF25的表達差異,探討其對CP診斷和預后預測的價值,旨在為CP診斷和預后預測尋找可靠的分子標志物,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西安市第九醫(yī)院收治的52例慢性CP患者(CP組)。納入標準:(1)符合1977年中國肺源性心臟病專業(yè)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2)年齡>18歲;(3)本研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排除標準:(1)合并腫瘤、嚴重的肝腎疾病或全身代謝性疾病患者;(2)有心肌梗死、肺梗死或腦梗死史者;(3)合并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4)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等。52例CP患者中,女性20例,男性32例;年齡41~74(65.63±6.40)歲;原發(fā)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41例,特發(fā)性肺動脈高壓11例。另選取同期性別、年齡與CP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體檢者30例作為正常對照組,均排除糖尿病和各種心血管疾病等。兩組入院后均完成動脈血氧分壓(PaO2)、腦鈉肽(BNP)、平均肺動脈壓(mPAP)及心臟超聲檢查;對CP患者隨訪觀察1年,隨訪以電話及門診方式進行,記錄患者隨訪期內預后情況。
1.2.1 外周血分離PBMCs
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后分離血漿,加入淋巴細胞分離液(達科為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后,使用梯度離心法提取PBMCs,加入TRIzol試劑(美國Invitrogen)充分裂解后于-80 ℃條件下保存。
1.2.2 circRNA的提取及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
根據(jù)TRIzol試劑盒說明書步驟提取PBMCs總RNA。提取的總RNA以逆轉錄試劑盒(羅氏)合成cDNA,以GAPDH為內參,采用全自動熒光定量PCR分析儀(羅氏cobas z480)進行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circTCF25相對表達水平。擴增條件:以95 ℃ 30 s、95 ℃ 5 s、60 ℃ 30 s順序進行擴增反應;以95 ℃ 15 s、60 ℃ 1 min、95 ℃ 15 s順序進行溶解反應。circTCF25相對表達水平采用ΔΔCt法由GAPDH標準化后得到。引物序列由廣州吉賽生物有限公司合成,GAPDH-F:5’GGGAAACTGTGGCGT GAT;GAPDH-R:5’GAGTGGGTGTCGCTGTTGA;circ TCF25-F:5’GATACAGCAGGCGCTCACCAT; circTCF 25-R:5’TCGGGTCTGCGGTAATCCA。
兩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BMI)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CP組PaO2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BN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右室內徑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CP組PMBCs中circTCF25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CP組和對照組circTCF25水平比較
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CP患者circTCF25表達水平與PaO2、BNP的相關性,結果顯示circTCF25表達水平與PaO2呈顯著負相關(r=0.633,P<0.05),與BNP水平呈顯著正相關(r=0.528,P<0.05)。
應用ROC曲線確定circTCF25診斷CP的最佳臨界值,取約登指數(shù)最大時對應的circTCF25水平作為臨界值,結果顯示circTCF25診斷CP的最佳截值為1.37,診斷的AUC為0.834(95%CI0.734~0.908),與AUC=0.5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9.219,P<0.001)。見表3、圖1。
表3 PMBCs中circTCF25診斷CP的診斷效能
圖1 PMBCs中circTCF25診斷CP的ROC曲線
截止隨訪時間,52例CP患者均獲得完整隨訪,其中全因性死亡8例,占15.38%。根據(jù)隨訪臨床結局,將CP患者分為生存組與死亡組,死亡組circTCF25表達水平顯著高于生存組(P<0.05),見表4。應用ROC曲線確定circTCF25預測CP患者預后不良的最佳臨界值,取約登指數(shù)最大時對應的circTCF25水平作為臨界值,結果顯示外周血circTCF25預測CP患者預后不良的最佳截值為1.74,預測的AUC為0.722(95%CI0.636~0.798),與AUC=0.5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4.708,P<0.001)。見表5、圖2。
表4 不同結局CP患者PMBCs中circTCF25表達水平比較
表5 PMBCs中circTCF25預測CP患者預后的預測效能
圖2 PMBCs中circTCF25預測CP患者預后的ROC曲線
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成熟及應用,circRNA被發(fā)現(xiàn)與多種人類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密切相關,其生物學功能也被越來越多的研究所揭示。眾多研究[8-10]發(fā)現(xiàn),circRNA可通過充當miRNA海綿、競爭性結合miRNA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復合體等方式調控基因表達。近來發(fā)現(xiàn),一些循環(huán)血的circRNA表達變化與疾病具有密切的關系,可用作疾病早期診斷和預后評估的生物標志物[11]。circRNA的分子結構形似封閉的圓環(huán),無5’端帽子結構和3’端多腺苷酸尾部,因此難以被核酸外切酶降解[12],也讓circRNA作為診斷或預后評估的生物分子標志物成為可能。circRNA的結構特點為較好的穩(wěn)定性和序列保守性,其與miRNA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疾病中發(fā)揮相似的作用。如果某種miRNA參與CP疾病進程,則與其結合的circRNA同樣可能與CP進程有關[13]。既往研究[7]發(fā)現(xiàn)miRNA-103/107在肺動脈高壓血管重塑中發(fā)揮重要調控作用,而肺動脈高壓作為CP病理生理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因此與miRNA-103/107保守結合的circTCF25可能與CP病程密切相關。
本研究檢測了circTCF25在CP患者和健康人PMBCs中的表達水平,結果顯示circTCF25表達水平在CP組較對照組明顯上調,提示circTCF25可能與CP病程密切相關。CP患者晚期出現(xiàn)心肺功能衰竭時診斷相對容易,但早期診斷仍存在一定難度。肺動脈高壓是慢性CP的病理生理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如能早期針對CP原發(fā)疾病進行干預,或有針對性的對肺動脈壓進行控制,有可能逆轉疾病進程或右心功能的進一步惡化。因此早診斷、早治療對改善慢性CP患者預后,提升其生存質量臨床意義重大。通過ROC曲線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circTCF25對CP具有較好的診斷效能,AUC為0.834(95%CI0.734~0.908),因此circTCF25可能是CP的潛在分子診斷物。
CP患者右心功能受損,入院后行血氣分析檢查表現(xiàn)為PaO2值明顯下降,而靜脈血BNP水平顯著升高,與既往報道[14]相一致。通過Pearson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circTCF25表達水平與PaO2呈顯著負相關,與BNP水平呈顯著正相關,說明circTCF25與CP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存在密切關聯(lián)。Deng等[7]研究指出miRNA-103/107對肺動脈血管平滑肌增殖具有抑制性調節(jié)作用,在低氧誘導的肺動脈高壓大鼠,mPAP及右心室收縮壓明顯升高,右心室及肺血管重構,同時miRNA-103/107表達下調,這與本研究中circTCF25表達上調的結果相一致,因此推測circTCF25可能通過“海綿機制”與miRNA-103/107結合,調控下游靶基因表達的形式參與CP病程,但這一機制及相關信號轉導機制有待研究進一步明確。晚期CP患者多預后較差,患者多因右心衰竭致死[15]。本研究通過比較不同臨床結局患者circTCF25表達水平發(fā)現(xiàn),死亡組circTCF25水平顯著高于生存組,提示高circTCF25表達水平者預后差。通過ROC曲線進一步分析,確定circTCF25預測CP患者預后不良的AUC為0.722(95%CI0.636~0.798),提示其對CP患者預后具有較好的預測價值。相信隨著circRNA在CP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機制越來越明確,其作為CP分子標志物的應用價值也會越來越清晰。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表明PBMCs中circTCF25表達水平在CP患者明顯上調,其對CP診斷和預后評估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可能是CP早期診斷和預后預測的潛在分子標志物。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樣本數(shù)量較小,結果有待進一步大樣本研究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