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蘭國斌
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fā)展成為大勢所趨,二者相輔相成。作為傳統(tǒng)紙媒的重要平臺,報社如果想要在融媒體時代不斷地發(fā)展壯大,就需要堅持內容為王,在講好新聞故事上下苦功夫。新聞故事就是故事性新聞,能夠有效地增加新聞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從而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融媒體時代”,也被稱為“融合媒體”(即各種傳播媒介進行融合)發(fā)展的社會背景條件,它具體指的是在現(xiàn)有的社會條件的支撐下,實現(xiàn)相關信息的傳播過程由各種新型技術的輔助得以保障支撐,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匯集各行各業(yè)的優(yōu)秀傳播途徑的手段(例如多媒體形式、全媒體的播放手段以及優(yōu)秀的組織結構等)共同融合構成的。與此同時,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也具有保障高效率的信息傳播速率、各類資源優(yōu)勢共享等特點,從而實現(xiàn)相關用戶能夠將各類碎片式的信息得到整體閱讀的方式以及水平,最終實現(xiàn)所有信息能夠有效傳播、被用戶所需要的目的。在融媒體發(fā)展背景下,由于其發(fā)展過程具有信息傳播方式多樣、信息傳播內容較為廣泛等特點,為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傳播帶來了新的生命力以及推動力。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途徑進行相關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學習以及掌握,最終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有效傳播的目的,進而實現(xiàn)我國居民個人素養(yǎng)的提升。最為重要的是,在將科學技術水平用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時,可以賦予傳統(tǒng)文化更強的生命力。
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tǒng)媒體要想講好新聞故事,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篩選出具有核心吸引力和新聞報道價值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新聞傳播的價值,否則可能會讓新聞傳播的效果大打折扣。所謂的具有核心吸引力的新聞是相對于受眾而言,對于受眾來說,這個新聞能夠吸引其觀看下去,這就意味著此新聞對觀眾具有吸引力。需要在此基礎上將新聞的核心吸引力提煉出來,即最能夠抓住觀眾注意力的“吸引點”,然后圍繞著這個吸引點展開新聞寫作。事實上,這是一件極有難度的事情。面對海量的信息資源,在篩選時,每一個新聞都有自己的吸引點,如何才能夠更加高效且準確地篩選出高吸引力的新聞,對新聞記者來講,是一件極具挑戰(zhàn)性的事情。
在融媒體時代,要講好新聞故事還需要擴大新聞傳播的橫向維度,也就是說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可以借助新媒體開展新聞傳播,因為新媒體能夠更高效地將內容通過互聯(lián)網的形式傳播出去,在傳播的過程中通過大數據的智能化分析還能夠將新聞推送給可能對其感興趣的用戶,因此就能夠有更大的機會增加新聞的曝光率。新聞傳播的橫向維度是新聞故事效果鑒定的關鍵因素,如果借助了新媒體進行傳播,但是傳播的效果依然差強人意,這個時候就需要檢討新聞故事的內容是否出現(xiàn)了問題,導致觀眾不感興趣或者新媒體平臺不認可。然后及時地調整新聞故事的內容、形式與結構等,換一種思路講述新聞故事。如果新聞故事借助于新媒體進行傳播獲得了較高的播放量與互動量,則意味著新聞故事較為成功,可以進一步分析如何將新聞故事做得更好。
在融媒體時代,人們已經不再喜歡“全是干貨”的新聞了,開始更加喜歡具有故事性的內容,其中最好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能夠讓觀眾沉浸其中,甚至能夠引發(fā)其思考。尤其是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具有故事性的新聞更加可以激發(fā)用戶積極進行互動,用戶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上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并且與他人展開討論。這就涉及到了新聞故事的縱向傳播維度,即需要新聞的故事性一定要強。要想讓新聞的故事性強就需要讓整個新聞具有較高的垂直度,以講故事的思維模式將整個新聞從頭到尾地串聯(lián)起來,讓觀眾在瀏覽新聞的時候也能夠一氣呵成地將其看完。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故事傳播的形式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文字,也可以通過編輯視頻等形式展開。
融媒體時代講好新聞故事要講究策略,需要尋找合適的方法將具有核心吸引力的內容呈現(xiàn)在用戶面前??紤]到傳統(tǒng)媒體自身的傳播性遜色于新媒體的傳播性,且傳播的覆蓋面、速度都不如新媒體快,因此需要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傳播。傳統(tǒng)媒體在傳播新聞信息的時候只能夠通過報紙等傳統(tǒng)載體進行傳播,但是在新媒體上進行宣傳還可以以視頻、H5等各種各樣的新聞形式,這就意味著傳統(tǒng)媒體所選擇的內容可以不單單以文字的形式存在,可以將其拍攝或者整理成為一段視頻,之后再通過新媒體的渠道將其發(fā)布出來。這樣能夠有效地將具有核心吸引力的內容展現(xiàn)給更多的觀眾。當前,我們在報道新聞信息的時候,可以不再僅僅局限于文字,而將其包裝成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流行的新聞形式,諸如視頻等,借助于新媒體進行廣泛傳播。
在使用新媒體平臺進行新聞故事傳播的時候,可以多個新媒體平臺同時展開宣傳,這也就意味著傳統(tǒng)媒體可以不僅僅關注于一個新媒體平臺。因為各個新媒體平臺的使用規(guī)則和用戶畫像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且內容和風格的定位也不一樣,在融媒體時代如果想要找到契合其發(fā)展的新媒體平臺需要多嘗試,因此在前期嘗試與新媒體平臺融合發(fā)展的時候,可以嘗試多平臺同步進行宣傳,同時留意各個新媒體平臺的新聞傳播數據。使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有一個十分方便的好處,就是新媒體平臺可以自動分析作品的數據,這樣也有助于我們根據平臺所提供的作品數據辨證性地思考新聞故事還有沒有哪里可以進行進一步地優(yōu)化,同時可以將數據展現(xiàn)較優(yōu)的平臺作為重點發(fā)展的新媒體平臺。
比如,2020年年初,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在做好防疫的基礎上,福建法治報社策劃推出了一部播放量超千萬的戰(zhàn)“疫”公益MV:《致戰(zhàn)疫中守護的你》。公益片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在人員少、疫情形勢嚴峻的情勢下,集合了80多個不同場景、20多家單位的緊張拍攝,選取了戰(zhàn)疫一線不同場景的各色平凡人的默默堅守。該公益片一經推出就被新華社、人民網、中央政法委“中央政法委長安劍”以及新浪網、騰訊網等20多家平臺相繼轉發(fā)推送,總閱讀量超1000萬。
在融媒體時代下,為了能夠有效地做好新聞故事的傳播工作,就一定要編寫優(yōu)質的故事性新聞。要想讓新聞變得有故事性,就一定要有故事四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第一,時間。在新聞故事開篇的時候要向讀者表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并且在接下來的重要時間點上也需要對具體的時間進行明確,這樣能夠給讀者一種故事在不斷發(fā)展的感覺,同時也能夠通過時間點讓用戶在瀏覽新聞的時候更加容易抓住故事的重要節(jié)點,這是確保整個故事能夠一氣呵成的重要要素。第二,地點。新聞中故事發(fā)生的地點需要明確,尤其是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故事的地點發(fā)生了變化的時候,需要及時地點出新的地點,這樣能夠幫助觀眾梳理,避免產生云里霧里的感覺。第三,人物。新聞故事中的主線人物一定要介紹清楚,確保觀眾清楚地知道主線人物的背景,從而能夠站在主線人物的角度去感受整個事件。第四,事件。新聞故事一定要說清楚具體的事件,說清楚發(fā)生了什么,讓整個故事?lián)碛星逦倪壿?,這樣才能讓讀者直觀地進行理解。
融媒體時代講好新聞故事的主要思路為,篩選出具有核心吸引力的新聞,擴大新媒體傳播的橫向維度,以及通過故事增加新聞傳播的縱向維度。對此,融媒體時代講好新聞故事的具體策略為,將具有核心吸引力的內容包裝成互聯(lián)網新聞的形式,多個新媒體平臺進行橫向宣傳,通過講好新聞故事四要素采寫故事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