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瓊
摘要:成才必須先成人,培養(yǎng)良好習慣,學會做人,是目前中學教育的首要任務.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品質,良好的習慣,從小懂得感恩,懂得節(jié)約,樹立信心,培養(yǎng)學生堅強不懈的毅志,自己控制自己,將使學生終身受益。
關鍵詞:習慣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188
一、學會感恩
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禮儀,不忘責任.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他們生活在論文范文無慮、衣食富足的家庭里.在家里,大多數(shù)孩子除了爸爸媽媽的疼愛外,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溺愛.在學校,生活條件論文范文,睡的是國家發(fā)的新被子,新席子,新鋪板.吃的是營養(yǎng)餐,雞蛋、牛奶,每天還要生活補助.多數(shù)孩子自私、任性、以我們?yōu)橹行?,養(yǎng)尊處優(yōu),有一種強烈的論文范文感,甚至具有某種破壞欲和攻擊欲.對人態(tài)度冷淡,缺少愛,不關心別人,對長輩不夠尊重,沒有禮貌,這些孩子情緒波動大,想干啥就得干啥.不顧及別人,為所欲為,我行我素,往往自私而不自立,任性而又懦弱,好強而缺乏意志.學習生活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言行.
上中學了,還有部分學生不會掃地.做事不認真,懶懶散散,隨隨便便.缺少責任感,他們怕臟、怕累、怕苦,做事常?;㈩^蛇尾,半途而費.班主任工作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課題,十年樹木,百年論文范文.要通過各種活動教會學生學會感恩.感恩不需要感天動地,一個微笑,一件小禮物,一封賀卡永遠是受歡迎的.當一個孩子在家?guī)兔Π淹氡P放好,就是以行動表達了他對家庭與食物的感恩.當一個學生幫助老師提錄音機,就是以行動表達了他對學校與老師的感恩.在節(jié)假日,親手做些小禮物送給親人朋友,以表感謝之心.每天給父母倒一杯茶、打一盆洗腳水;每周與爸爸媽媽談一次心;看到爸爸媽媽生病主動端水送藥;自己生日時跟媽媽說一聲謝謝,感謝她辛苦生下你,養(yǎng)育你成長等每天自問:今天有無給別人添麻煩?今天是否有進步表現(xiàn)?今天你最感激誰?等等.通過這些具體的感恩行動,讓學生學會反思,學會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育學生的健康心態(tài),進而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二、學會生活
一個人要想成為社會的中堅,成為民族的棟梁,一定是一個有獨立生存能力和獨立人格的人.希望陶行知的這句話能成為當今獨生子女的座右銘.由于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現(xiàn)在多數(shù)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所以家長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們的孩子身上,希望自己年輕時未實現(xiàn)的夢想在他們的下一代能實現(xiàn).因此,在生活上,大包大攬.什么都不用孩子動手,甚至連他們自己的衣服鞋襪都是爸媽洗.為了能讓孩子多學點兒,許多家長自己節(jié)衣縮食給孩子報了補習班、英語班、鋼琴、舞蹈等等許多輔導班.卻不曾料到,自己的辛苦會是白費,自己的一切努力會付之東流.并且他們怎么也想不到,阻止孩子成長進步,阻止孩子成才的人竟是他們自己.因此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勢在必行.首先要培養(yǎng)獨立生活的能力.
一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想適應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首先要有獨立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獨生子女在平時要培養(yǎng)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飯等基本的生活能力,過度依賴別人只能導致自己適應能力的低下.父母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不要對孩子“好心”而大包大攬,那樣就會剝奪孩子鍛煉獨立能力的機會.班主任要與家長配合鼓勵學生在周末要主動做飯、洗衣服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yǎng)一些獨立生活的技能,這有助于克服其依賴心理.做到按時作息,做事講效率,講質量,自己的事情自己不折不扣的做,班級的事情爭著做.飲食習慣也非常重要,目前許多中學生都比較偏愛垃圾食品,為了保證營養(yǎng),學生要規(guī)律飲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中學生正經(jīng)歷著從少年走向青年的成長階段,在少年人生的旅途中,他們會產生許多成長的迷惘和困惑.中學生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缺乏社會閱歷,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對生活、學習中產生的各種心理沖突不能較好的處理.這就要求家長和學校結合起來共同培養(yǎng)孩子樂觀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從而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學會學習
規(guī)范行為、勇于表達、學做合一.我們曾經(jīng)對一些學習成績差的同學做了觀察分析,他們中有的明明上課聽課狀態(tài)很好,卻在考試的時候成績不佳.由于學生的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他們不知道該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學習好的學生?雖然他們內心深處也有渴望成功的夢想,在經(jīng)歷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挫敗感之后,他們已經(jīng)悄悄地掉隊了,因為他們認定自己不是學習的那塊料.一個現(xiàn)代中學生應培養(yǎng)哪些學習習慣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呢?1.自學預習的習慣.自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由自己去解決.學習層次越高,自學的意義越重要,目前我國的高考為選拔有學習潛能的學生,對考生的自學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提前預習,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fā)現(xiàn)疑難,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2.專心上課的習慣.教與學應該同步,應該和諧,因此學生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專心聽教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fā)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哪怕是你已經(jīng)超前學過了,也還是要認真聽,要把教師的思路、其他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并在這過程中,盡量多理解記憶一些東西.3.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yǎng)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shù)挠^察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能力.觀察事物,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jù)、有條理、符合邏輯.4.獨立作業(yè)的習慣.作業(yè)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xù),是學生最基本,最經(jīng)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也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做作業(yè)的同時也時一種學習和積累的過程.做作業(yè)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有的學生做作業(yè)的目的不明確,態(tài)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有的學生好高騖遠,簡單的是會而不對,復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我們要重視做作業(yè),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并且盡量多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總之,在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教育時,班主任要采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以表揚為主,要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悅強化學生的行為,培養(yǎng)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代富平. 淺談學生養(yǎng)成教育[C]// 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chuàng)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