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后全
摘要:《新課標》對高中英語教學目標進行了明確,要求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期培養(yǎng)學生的高素質、高品德人才。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時,需要不斷地培養(yǎng)與踐行正確的思想政治價值觀念,全面推行與落實習近平提出的“立德樹人”教育任務。教師將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重要目標,在教學中不斷地滲透思政教育,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家國情境與民族感情的人才。本研究以“課程育人”要求為切入點,旨在探究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滲透策略,為高中英語教師思政教育能力的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思政教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130
引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英語教學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xiàn)象,對于教材中的所蘊含的思政因素沒有深入地探究與引導,忽視了課程要求的思政教育目標。本研究通過探究高中英語教材中的思政內容,厘清了高中英語教材及教學中的德育教學目標和內容,論述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的具體方法與途徑,并設計出德育教學滲透片段,有利于提升高中英語德育滲透效果并有效促進高中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
一、在教學中滲透文明價值觀
生態(tài)文明影響著國家的未來和人類的命運。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僅要提高人與人之間的文明,更加要注重人與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文明,為人類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生活居住環(huán)境。本文選自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教師可通過啟發(fā)式教學法滲透“文明”價值觀,以讓學生能夠樹立起保護動物,關愛生態(tài)文明的意識為德育目標。例如:在新課導入時播放周杰倫保護野生動物的公益廣告,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進入主題學習。(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討論保護野生動物的方法和預防其傷害后,教師舉出在2003年和2020年暴發(fā)的疫情所帶來的慘重損失的禍根就是人類食用野生動物。以此來警醒后人,讓學生加深正確對待野生動物的觀念并且給他人宣傳,提倡文明生活的方式。
二、在教學中滲透友善價值觀
友誼在學生時代乃至整個人生中都是極其重要的,健康的擇友觀可以幫助學生結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結合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教材進行有機滲透,其中講述關于猶太女孩安妮的幫事,受納粹黨的迫害不得不藏身于閣樓中,她只能與日記交朋友。在她的日記中能夠感受到她的交友態(tài)度,并且她很享受與日記為友,日記幫助她排解了孤獨和憂愁。例如:教師通過友誼的名言警句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友誼并深入主題。首先教師通過選用課本中的單詞與短語upset, be concerned about,利用講解單詞含義的過程中,造出具有“友善”含義的句子讓學生領會。然后舉出文中Anne交友的例子,在教師主導下,以師生對話的方式讓學生領會真正的朋友應該具備的品質并學習主人公的品質,在無聲中滲透了“友誼”的價值觀。
三、在教學中滲透富強的價值觀
先進的科學技術能夠推動國家的進步,增進人民的福祉并為國家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輝煌。本單元選自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以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為話題,講述了袁隆平的生平事跡。他的貢獻造福了全人類,所以科技夠興國也夠使國家富強。讓學生從中學習他追求科學并堅信科技興國的信念為德育目標。通過挖掘出文中的德育素材和名人警句進行德育滲透,并通過設置問題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德育學習效果檢測。讓學生找出句子并進行適當?shù)挠懻?,最后再總結和引用他的名言,又一次點亮了“富強”的主題。
四、在教學中滲透愛國的價值觀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發(fā)展,雖然拓展了學生的國際視野,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對學生的觀念與文化產生影響,面對這些沖擊,需要展開德育教育,不斷地滲透民族使命感與愛國精神。結合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教材進行分析,其中對1976年發(fā)生的唐山大地震進行了描述,震后給災區(qū)帶來了重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但在全國同胞的共同抗震救災以及政府的幫助下,災區(qū)人民最終順利地走出了困境并重建家園。本單元旨在用真實而又悲痛的地震歷史事件告訴學生,只要有國家在,那么再大的困難都不會被打倒;因為愛國所以愛民,所以在危難當頭,我們應當伸出援手,并讓學生感知中華同胞齊心協(xié)力,眾志成城的精神。
教師利用問題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of the sentence" All hope was not lost.";According to the sentence "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 Can you feel the author's emotions?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體會到作者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教師通過與學生的對話引導學生思考災后復蘇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這種行為是令人自豪的。Please write an essay about how to face the disaster, at the same time I'll play the video of earthquake rescue for you。教師播放地震救援的視頻給學生,滲透了在災難面前眾志成城的精神,能夠讓學生由內到外感染到全國上下愛國救援的力量,增加畫面感,便于寫作。教師讓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后,選取學生代表閱讀文章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之間既交流了思想同時也學習了寫作技能。
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教師選取教材中的德育知識為切入點,利用一定的教學方法把高中英語教材中所蘊含的思政內容傳遞給學生,不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也為提升教師的德育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齊江.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如何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J].家長,2020(32):97-98.
[2]李金輝.將“課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語課程教學[J].英語教師,2020,20(04):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