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黨建工作部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直屬的特大型建筑施工企業(yè),有著120余年歷史淵源和70余年發(fā)展史,起源于1894年成立的山海關造橋廠(現(xiàn)中鐵山橋),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鐵道部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1989年組建為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2003年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管理,2007年獨家發(fā)起設立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現(xiàn)在世界500強排名第35位,擁有員工28萬余人,業(yè)務遍及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服務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中,一代代中國中鐵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形成了以“忠誠擔當、愛國奉獻、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勇爭一流”為內(nèi)涵的“開路先鋒”精神,培育了獨具特色的“開路先鋒”企業(yè)文化,成為鼓舞和激勵員工奮勇前進的精神火炬,成為推動企業(yè)改革發(fā)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晚清時期,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割地賠款,帝國主義國家趁機攫取中國鐵路權益。1894年,山海關造橋廠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家鐵路鋼橋制造廠,參與了中國人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全線121座橋梁建設。1909年10月,老京張鐵路全線通車,成為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投入營運的鐵路,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成為中國民族工業(yè)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至今,在中國中鐵企業(yè)文化展覽館中,還陳列著山海關造橋廠制造的京張鐵路螺栓。中國中鐵作為民族工業(yè)先行者,開了民族鐵路事業(yè)之先河。
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次年,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帶著革命火種,化名劉瑞俊來到中鐵山橋,以一名學徒工的身份,白天參加勞動,晚上在工人夜校宣講革命道理,傳播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建了冀東地區(qū)第一個黨組織,領導了震驚中外的京奉鐵路工人大罷工,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早期工人運動的成功范例。其間,中鐵山橋的工人在參與工人運動、營救和掩護王盡美過程中,也播下了革命的種子,根植了紅色的基因。
面對山河破碎、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老一輩鐵路建設者在黨的領導下,投身革命、參加紅軍、歷經(jīng)長征、南征北戰(zhàn),譜寫、傳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中鐵的先輩們把鐵道線變成抗擊日寇最前線,中鐵二局、五局的前身成渝鐵路工程局修建了成渝鐵路的部分路段,中鐵一局的前身隴海鐵路局寶天工程段修建了寶天、天蘭鐵路,擔負起了“大后方”鐵路建設重任;在解放戰(zhàn)爭中,中鐵的先輩們積極參與解放軍的鐵路運輸保障,解放軍打到哪里,鐵路就修到哪里,為民族解放和獨立奉獻了青春熱血乃至生命。自1894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老一輩中國中鐵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民族工業(yè)崛起的路上,在黨的帶領下“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埋下了“開路先鋒”的精神基因,形成了“開路先鋒”精神的源頭。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決定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興建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1950年6月15日,成渝鐵路舉行盛大開工典禮,鄧小平、賀龍等領導人出席典禮,鄧小平在講話中勉勵中國中鐵建設者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賀龍親手將“開路先鋒”旗幟授予中國中鐵所屬企業(yè)中鐵二局、五局的前身西南鐵路工程局。短短兩年,數(shù)萬中國中鐵人以不怕犧牲的勇氣,出色完成了成渝鐵路建設任務。1952年國慶節(jié),由中鐵一局的前身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建設的天蘭鐵路正式通車,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習仲勛等領導人親筆題詞。與此同時,在抗美援朝前線槍林彈雨中,1.3萬名建設者組成鐵道工程總隊,用血肉之軀筑就了“打不垮、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為取得戰(zhàn)爭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先后有數(shù)百人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這一時期,中國中鐵人創(chuàng)造了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基本內(nèi)涵的“開路先鋒”精神,形成中國中鐵企業(yè)文化的雛形。
從此以后,中國中鐵響應黨的號召,以極大的愛國熱忱和奉獻精神,“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全面投身新中國建設,修復、新建了一大批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急需的鐵路,比如:大西北交通咽喉——寶天鐵路;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北京火車站;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一號線;被稱為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跡之一的成昆鐵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從湖南株洲通往貴州貴陽的鐵路——湘黔鐵路;等等。
毛澤東多次親筆題詞勉勵:“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xù)努力修筑天成路”,“慶賀天蘭路通車,繼續(xù)努力修筑蘭新路”,“成昆鐵路要快修”,“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在被稱為“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跡之一”的成昆鐵路建設過程中,涌現(xiàn)出了有名的“五朵金花”,她們舍生忘死,展現(xiàn)了“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其中一朵“金花”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接見。
領袖的親切關懷,激勵和鞭策中國中鐵人面對艱難險阻,拼搏再拼搏,挑戰(zhàn)再挑戰(zhàn),超越再超越,在祖國大地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人間奇跡,用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書寫了“開路先鋒”精神,在服務國家戰(zhàn)略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事業(yè)中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個第一,為新中國鐵路網(wǎng)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和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國中鐵作為改革先鋒,敢闖敢試,積極引入新理念、新技術,成為第一批“闖市場”的建筑企業(yè)。
1981年動工建設的廣東省大瑤山隧道,是中國第一座長度超過10公里的雙線電氣化鐵路隧道,也是一個現(xiàn)代化技術的試驗場,是中國隧道施工技術向國際先進行列跨越的跳板。中國中鐵勇于跨越落后的技術斷層,引入新奧法施工技術,攻克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徹底改變了中國隧道施工的面貌。1985年10月11日,萬里親臨大瑤山隧道出口掌子面視察,當即在洞口揮筆題詞“開路先鋒”四個大字。
改革開放40多年,是我們國家發(fā)展的黃金時代,也是中國中鐵在“開路先鋒”精神鼓舞下,實現(xiàn)快速發(fā)展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中國中鐵通過原始創(chuàng)新、集成創(chuàng)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迅速縮小與國外同行的差距,逐步在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重載鐵路、大跨度橋梁、長大隧道、鐵路道岔、盾構設計制造等領域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核心技術,累計建成的鐵路干線占全國鐵路總里程的2/3,建成的地鐵、輕軌占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總里程的3/5,建成的高速公路占全國總里程的15%,建成的跨江跨海大橋、穿山越洋長大隧道長達4萬多公里,先后建成中國第一條快速客運專線秦沈客專、世界第一條高原天路青藏鐵路、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京津城際、世界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客運專線武廣高鐵、中國一次性建設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鐵、世界第一條商業(yè)運營高速磁懸浮交通系統(tǒng)上海磁懸浮示范線、世界跨度最大公鐵兩用斜拉橋滬通公鐵兩用長江大橋、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世界上最長高原凍土隧道青藏鐵路昆侖山隧道、中亞最長隧道烏茲別克斯坦安琶鐵路隧道、萬里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隧道……中國中鐵在建筑施工領域的總體科技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見證了“中國建造”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
中國中鐵作為最早“走出去”的中國企業(yè)之一,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承建了迄今為止我國最大成套援外項目之一——坦贊鐵路,69名烈士長眠在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2001年國家正式提出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后,中國中鐵緊緊抓住歷史機遇,開啟了中國鐵路“走出去”的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主旨演講中提到的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亞吉鐵路、匈塞鐵路等重點項目,以及2021年3月17日在向孟加拉國紀念“國父”穆吉布·拉赫曼誕辰100周年暨慶祝獨立50周年活動的致辭中提到的中孟兩國的友誼之橋帕德瑪大橋,中國中鐵都擔當了建設主力。同時,中國中鐵人更是先后18次遠征南極,承擔了中山站、長城站、昆侖站的建設和維護任務,國家海洋局專門致信中國中鐵:“他們沒有忘記肩上的使命,沒有忘記中國中鐵的囑托,沒有忘記他們的誓言和承諾?!?/p>
在南征北戰(zhàn)中,中國中鐵不僅從鐵道部基建部門轉型成為世界500強企業(yè)并躋身第35位,“開路先鋒”精神也得到了進一步發(fā)揚。一代代中國中鐵人頑強拼搏、艱苦奮斗、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不僅續(xù)寫了成渝精神、抗美援朝“鋼鐵大動脈”精神、寶成精神、成昆精神,更是用生命、鮮血和汗水鑄就了大瑤山精神、蘭新精神、京九精神、南昆精神、風火山精神、青藏鐵路建設精神、南極建設精神、抗震救災精神、高鐵建設精神等一座座精神豐碑,共同構筑起了中國中鐵人的精神譜系,共同鑄就了中國中鐵的“開路先鋒”精神。
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鐵裝備集團盾構總裝車間,對中國中鐵攻克科研難題、突破盾構機系統(tǒng)集成技術壁壘的自主創(chuàng)新給予肯定,提出了“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chǎn)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指示。2017年,國務院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中鐵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企改革、國企黨建、高質量發(fā)展、“兩山”理論、“三個轉變”、弘揚工匠精神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fā)揮國有企業(yè)的“頂梁柱”作用,勇當新時代“開路先鋒”,先后參與建成了京張高鐵、京雄城際、港珠澳大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平潭跨海大橋、拉林鐵路等重大工程,逐步構建起“基建主業(yè)突出、建筑業(yè)縱向一體化、有限相關多元化”的經(jīng)營格局,形成了“基礎設施建設、科技與勘察設計、工業(yè)制造、金融服務、房地產(chǎn)開發(fā)、資源開發(fā)、投資+特許經(jīng)營、海外工程、水務環(huán)?!本糯髽I(yè)務板塊,打造出了中國高鐵、中國大橋、中國盾構、中國隧道等一系列靚麗的世界名片。
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京雄城際鐵路時,勉勵建設者說:“城市建設、經(jīng)濟發(fā)展,交通要先行,你們正在為雄安新區(qū)建設這個‘千年大計做著開路先鋒的工作,功不可沒。”
2019年12月30日, 中國中鐵作為建設主力軍的我國首條智能鐵路——北京至張家口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在歷時四年的建設周期里,全體參建員工秉承110多年前老一輩中國中鐵人建設京張鐵路的首創(chuàng)精神,攻克了環(huán)保要求高、長城景區(qū)干擾多、地質多變等一系列難題,續(xù)寫出“百年京張”新傳奇,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寫就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當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1909年,京張鐵路建成;2019年,京張高鐵通車。從自主設計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從時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張線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fā)展,也見證了中國綜合國力的飛躍?;赝倌隁v史,更覺京張高鐵意義重大。”
2021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乘坐中國中鐵設計建設的京張高鐵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再次強調(diào),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一個成功范例就是高鐵,從無到有,從引進、消化、吸收到再創(chuàng)新到自主創(chuàng)新,現(xiàn)在已經(jīng)領跑世界。要總結經(jīng)驗,繼續(xù)努力,爭取在“十四五”期間有更大發(fā)展。在參觀中國中鐵修建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時指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場館改造建設融入了很多中國元素,體現(xiàn)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中鐵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既是一份崇高的政治關懷,珍貴的政治殊榮,給予了中國中鐵莫大的鼓舞和激勵;又是深切期望和殷切囑托,賦予了中國中鐵光榮的責任和使命;也是行動指南,提供了中國中鐵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本遵循。2021年初,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傳承“開路先鋒”精神和建設“開路先鋒”文化,中國中鐵黨委全面總結中國中鐵百年奮斗歷程中積累的優(yōu)秀文化成果,深刻把握時代要求和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建設規(guī)律,將企業(yè)精神命名為“開路先鋒”精神,將內(nèi)涵進一步深化概括為“忠誠擔當、愛國奉獻、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勇爭一流”。以此為里程碑,中國中鐵“開路先鋒”精神注入了新時代的內(nèi)涵,“開路先鋒”企業(yè)文化建設也邁入了新階段。
2021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中鐵建設的拉林鐵路,并作出相關重要指示,強調(diào)要更好服務邊疆地區(qū)高質量發(fā)展和廣大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
奮進新時代、走好新征程。站在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起點,中國中鐵將傳承和弘揚“開路先鋒”精神和文化,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建造精品工程,造福社會大眾,繼續(xù)做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偉大征程上的“開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