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犁著
▲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初印2000套
《孫犁文集》(珍藏本)分為前編和續(xù)編兩部分。前編共7卷,分5冊于1982年3月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當時,這套7卷本的《孫犁文集》是孫犁著作的最全版本。記得山東省委辦公廳圖書室只購藏了一套,我分卷全部借出,反復研讀,曾長期“占有”了若干年。后來增補了續(xù)編六卷,分3冊合入前編共8冊,于1992年6月由百花文藝出版社限量發(fā)行2000套,每套均統(tǒng)一標注發(fā)行順序號,版權頁加貼作者名章(篆書“犁”字),但沒有定價。就在珍藏本組編之際,我曾馳信孫犁先生問及出版情況。孫老在10月26日的復信中說:最近我把您近年贈送我的十幾種書籍,單獨捆作一起,留作紀念。凡是別人曾托您送書給我的,都要一一向人家致以謝意。我年老多病,近來已什么事也做不成了。文集由百花印,聞近期可出書。據當時的天津孫犁研究會秘書長劉宗武先生告知,珍藏本的《孫犁文集》實行預約發(fā)售,定價為298元。聞知此訊后,我毫不猶豫地寄錢預訂了一套。收到預訂的珍藏本《孫犁文集》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長期占為“己有”的7卷本《孫犁文集》還回省委辦公廳圖書室。后來才知道,當時的訂價偏低,幾乎只夠印刷成本而已。又過了不長時間,有朋友托我代購珍藏本的《孫犁文集》,價格已上漲為600元一套了。再后來,朋友間轉讓,已成1000元一套了。
1995年4月30日,我和北京書友孫桂升、女作家雁羽一起隨劉宗武先生去耕堂拜訪孫犁先生時,特意帶上珍藏本的《孫犁文集》第一冊請孫老題字留念,孫老在扉頁前空白頁上用鋼筆寫道:“自牧同志正。孫犁,一九九五年四月卅日。”我從1987年開始與孫犁先生交往,先后收到了他的16封信,得贈書法作品一幅;在我出版的著作中,《百味集》《綠室詩存》,都是由孫犁先生題簽的。就在孫老晚年臥病期間,我協(xié)助并參與了他的《蕓齋書簡》《書衣文錄》和《耕堂劫后十種》的編校工作,總算盡了一點晚學應盡的義務。孫犁先生于2002年7月11日逝世后,我曾趕到天津為他老人家送行,逝世周年時,又奔赴河北白洋淀參加了孫犁文學館和孫犁塑像的揭幕儀式。2006年7月,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由劉宗武、段華和我選編的孫犁紀念集《回憶孫犁先生》……總之,凡是和孫老相關的作品研討或紀念活動,我基本上都參加了。明年5月,是孫犁先生誕辰百年的日子,據說天津、河北和北京都將舉辦紀念活動,作為晚學的我,將會爭取參加的。謹以小詩一首,抒發(fā)對孫犁先生的緬懷之意、敬仰之情——
現代文學流派多,荷花淀婉清新約。
耕堂百年門徒聚,傳承文韻與師德。
▲漓江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2450冊(平裝2000冊,精裝450冊)
▲定價:(平裝)3.95元
丁戊臘月上浣,普林達印務有限公司來澈堂送書稿改樣,同時送來的還有下載的一封網信。寫信的人叫黃少東,曾在北京一家書店上班,受上海陳子善的影響喜歡收集毛邊本?!翱茨摹赌媳奔罚滥小稌叢荨返拿叡荆蚁肽靡槐就粼飨壬灻摹锻粼髯赃x集》(1987漓江版)和您換《書邊草》,您看好嗎?……如果覺得汪曾祺先生的簽名本不夠,我們可以商量其他?!睅滋煲院?,未見有回音(因為我不上網,故沒及時回復),黃先生又打來電話商榷,我們談了一些汪曾祺著作的版本情況,我承認雖專門收藏私淑汪老的著作版本,但卻沒有一本汪老的簽名書。淡廬收藏的汪老墨跡只有他為我創(chuàng)作并用毛筆書寫的一首詩(小斗方)和沒有上款的半封信。我未應允,但也未拒絕,黃先生便說先把八成品相的汪老簽名本給我寄過來。收到該書后,我卻不能及時把毛邊本的《書邊草》寄過去,因為搬家,北京書友耿二(見忠)相贈的這本書已裝箱存在印刷廠的倉庫內,如果能付郵,最早也得三四月份了。
查《百味齋日記》,知淡廬在1993年9月19日曾在濟南赤霞嶺早市上購過漓江版的《汪曾祺自選集》的重印本,當時定價已漲到了11.30元。當時的記錄為:“此書已出版5年,多次重印,但總是尋覓不果。今日了卻夙愿,擬抽暇細研一遍。汪氏風格,好賞而不好學,關鍵在于學養(yǎng)也。”
▲侯井天著
▲2006年12月自印本
作為“紺弩知音”“聶紺弩身后第一知己”的侯井天的忘年交小友,我曾贈過他一首打油詩:“侯井天是實在人,注聶集評踏千門,上窮碧落下黃泉,躬耕不止最精神?!痹诤罾蠘O不尋常的一生中,除了離休后用了二十三年“注聶”“集評”并自印過七版侯注《聶紺弩舊體詩全編》外,還輯印過一部烙刻著明顯時代印記的作品選集《我的文字流水賬》。作為實在人的他在撰寫《前言》時也是至簡尚義,實話實說,只對讀者和朋友“交待”了兩點:
一、1947-2006年,60年間我所記下的“文字流水賬”,并沒有全部過錄到這本“總賬”里。
二、20世紀那些年,21世紀那些年,就是這么想、這么做、這么說,黑字也就這么這么這么落在白紙上。
2006年12月于濟南緯一路317號
據我所知,侯老的這部書只印了幾百冊,刊印的初衷只是留給后人和真正知己交心的朋友們作為紀念。而在他所著所編的四五種圖書中,他最看重的卻是這部浸潤著他一生心血的“文字流水賬”。當年這部自印文集印出后,我是最早獲贈的人之一。侯老在送書時惜墨如金,只在扉頁上題寫了九個字:“自牧同志惠存 侯井天 2006.12.1”
值得一提的是,他為了節(jié)約印書的成本和減少文集的厚度,內文版式不但堅持“頂天立地”,還選用了小五號宋體,這對本來就靠一只眼睛讀寫的侯老來說,校對時無疑增加了許多難度。
斯人已逝,作品永在。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在以“泉城”著稱的濟南,曾經有一位叫侯井天的文化老人為“詩城”增添了新的韻味和內涵。
▲周海嬰著,王元化序
▲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9月出版,25.00元
周海嬰先生簽名的書,淡廬內共存有三種:一為十六卷本的《魯迅全集》第一卷(題字為:“海嬰二〇〇五年春北京。”另鈐有一方朱文的方形閑?。欢槿肀镜摹对u廣平文集》第一卷(題字為:“自牧先生 海嬰2005年春?!背j有一方朱文的“周海嬰印”外,還鈐有兩方白文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遍e?。?;三為《魯迅與我七十年》(題字為:“海嬰 2001年9月25日”。)
在二〇〇〇年以前,我與周海嬰先生是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不是我不想聯(lián)系,而是苦于沒有確切的聯(lián)系地址。二〇〇一年秋季,我接到成都文化老人車輻的一封回信:
自牧先生:
您的信已收到。托代購一本《周海嬰回憶錄》,如購得,請郵寄(掛號)北京復興門外10樓403室車玲。他再去請海嬰叔叔代我求他寫幾個字作為紀念。將來我收到書時,價若干,連郵費奉還,拜托了!
成都還沒有賣的,我只看到《作家文摘》摘載了一版,想此地書店已有出售的了,故來信求代購郵寄。車鈴是我大女,住全總話劇團也。專此即頌
節(jié)安!
車 輻
2001.9.29
收到信后,我不禁會心一笑,心想:車老真是一位超級書迷啊,歲至耄耋了,還有心思輾轉收藏名家簽字書,其精神不但可嘉,而且可敬,說不定我也可以順便收藏一本周海嬰的簽名書呢。隨后,我很快買回兩冊《魯迅與我七十年》,遵囑掛號寄給了車老在北京工作的女兒車玲。沒過多久,我便收到了由海嬰先生簽名的一本《魯迅與我七十年》,細心的車輻先生還在書中夾著的一份《魯迅與我七十年》正誤表上,用圓珠筆寫了兩行附言說明:
自牧同志:
您好。寄來的那包書已轉海嬰同志。他都不給別人題字。只有簽名了。他們事多、忙,聯(lián)系幾次才去的。不愿把地址給別人。
作為名人之后,不愿多與外界聯(lián)系是可以理解的,尤其作為魯迅先生的兒子,一旦與外界聯(lián)系多了,要求采訪、題字、簽名和會見的人會很多很多,如果應對不及時,還會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理解歸理解,但我卻一直不甘心,在猶豫了一些日子后,還是把海嬰父母的全集的第一卷寄去了,海嬰先生沒有讓我失望,簽名鈐印后很快就把兩本書寄了回來。另外,海嬰還曾寄贈給我一張在背面簽名的照片:他正在中央電視臺演播廳接收主持人倪萍的采訪,旁邊的茶幾上還放著一尊魯迅先生的頭像……
走筆至此,我要十分感謝成都的車輻老人,沒有他的牽線,我大概不會與魯迅先生的后人發(fā)生往來的。
▲知俠、真驊著,真驊序
▲1994年12月青島出版社出版 19.60元
一九九一年盛夏,我隨田仲濟、孔范今、牛遠清、武鷹、趙鶴翔諸位先生到青島參加山東省當代文學研究會年會。期間,曾陪濟南市文聯(lián)創(chuàng)作室主任趙鶴翔老師到金沙二路市委宿舍看望以寫《鐵道游擊隊》而名揚中國文壇的劉知俠及夫人劉真驊。因為真驊同志是濟南市文聯(lián)創(chuàng)作室的專業(yè)作家,見到她后趙主任格外高興,抽煙、拉呱、談創(chuàng)作,氣氛十分輕松和融洽。兩天之后,趙老師為了女兒考學之事又派我去劉府取了一封介紹信,所以我有幸再次見到了知俠、真驊夫婦。可誰曾料到,一九九一年九月三日,在青島市政協(xié)老干部座談會上,面對東歐即將分崩離析的國際局勢,知俠先生在旗幟鮮明、慷慨陳詞時,由于憤慨和沖動突發(fā)腦溢血猝然倒下了。人們惋惜,人們長嘆:知俠先生為了他一生追求的共產主義信仰,為了他一生篤信的馬列主義而獻身了……
我從青島返回省城后不到一個月,就在我寄出的合影照片他還未收到時,我卻意外地收到了他不幸逝世的訃告。我后悔當時未能向他討要一部他的著作并讓他簽名留念,更后悔未能多拍幾張他那被詩人賀敬之稱為“天下第一書房”的內景照片及合影。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和真驊同志聯(lián)系,我深怕為此觸動了她那刻骨銘心的心痛。
后來,我從山東教育書店購買到了劉真驊為其夫君整理出版的五卷本《知俠文集》(賀敬之序,知俠自序,青島出版社2001年出版,190.00元)和他們在“文革”中用血淚和濃情凝結而成的感人至深又催人淚下的情書集——《黃昏雨》。通讀之后,在感到滿足的同時也感到了遺憾:不是作者簽名本或者鈐印本。
也可能是老天爺有意在滿足我的愿望,就在我和真驊同志再次聯(lián)系上之后,在濟南英雄山文化市場一家書友開的舊書店里,竟意外地淘到了一本由作者題字簽名后送給《濟南日報》副刊部主任宋曰信的《黃昏雨》,書店的老板很大方,竟免費贈送給了我。真驊同志在該書扉頁前的空白頁上題字道:
曰信老弟存正:
這是把那些含血吞淚的生活嚼碎了再傾吐出來的文字,原汁原味的人生……
劉知俠
真驊
96年11月濟南
從此,我算是有了知俠、真驊夫婦簽名的書,但我還不十分滿足,心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愿望:就是在不遠的將來,到青島再和真驊同志見上一面,讓她代表知俠先生在《劉知俠文集》和《黃昏雨》上題字簽名,作為永久的紀念。
“戎馬倥傯五十年,誰料將軍也風流。”真驊同志曾對《黃昏雨》的責任編輯王永樂說過:“永樂,是災難深重的‘文革’,給我和知俠留下了一百五十萬字的情書,也是寫這些情書,造就了我這個二級專業(yè)作家!”而王永樂則在《聽書編書識知俠——寫在〈黃昏雨〉出版時》一文中寫道:
哦,奉獻在讀者面前的《黃昏雨》,封面是一幅知俠同真驊的生活照,內文選自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一年的情書,共四十三萬字,以知俠與其忘年戀人真驊的情書相連綴,再現了那段難言的歷史,兩個破碎的靈魂,樹起一座巍峨的愛情里程碑;情與火的交織,嘲諷了悲劇年代的荒誕。
知俠與真驊真心相愛于“文革”中的一九六八年,知俠時年五十歲,真驊時年三十二歲。
▲陳夢熊著
▲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20.00元
我與上海的魯迅研究專家陳夢熊先生只通過信,沒有見過面。與之通信交流的緣由一因拙編《日記雜志》,二因豐一吟居士的推助,三得益于阿瀅兄的紹介。陳先生的來信為:
自牧先生:
大札、親書詩作及《淡廬書簡》和尊編《日記雜志》(39、41卷,附報紙一份)均已妥收,非常高興,也很感激。早幾年我從豐一吟大姐處得知您是魯地的一位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知識分子,十分敬仰,苦無聯(lián)系機會。近得阿瀅兄的紹介,得以徑直書信交流,令人神往??上胰狈εf體詩詞的基礎和修養(yǎng),書法、文章也失之草率,唯從小愛好讀書和藏書,且系復大歷史系畢業(yè),故對“五四”以來中國新文學史料學尤感興趣,寫過一些這方面的文章,現寄上拙著《〈魯迅全集〉中的人和事》一冊,請不吝讀后提出寶貴意見,謝謝!今后多聯(lián)系,為荷。專此奉復,并致
文祺
陳夢熊
2006年9月26日
后來,陳夢熊先生陸續(xù)寄贈給我?guī)妆舅膶V?,其中就包括這本《文幕與文墓》。陳先生在該書扉頁上的空白頁前題字:“自牧先生教正,陳夢熊 二〇〇六年十月三十日。”
陳先生的治學方向,主要在于新文學史料的挖掘和整理,該書即為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書分為三輯:“人文評說”,在關注魯迅的同時,還關注了陸蠡、王任叔、豐子愷、內山完造、柳亞子和郁達夫;“師友情長”則重點寫了戈寶權、趙家璧、吳朗西、汪靜之、吳伯簫、黃源和蕭乾的交往情誼;“佚文佚信”則涉及了柳亞子、蔡元培、陳獨秀、郭沫若、茅盾、林語堂、鄭振鐸、老舍的佚文和佚信。我曾對徐明祥、于曉明等近友談起過這本書,都認為這本書的名字起得太好了。不但別有情致,而且極為新穎新潮,頗能吸引人們的眼球。揭“文幕”,探詳情;掘“文墓”,挖實情,使不少風化流失的文壇內幕重見了天日,也為以后研究現當代文學史的人們提供了可靠資料,使得后來人少走學術研究的彎路。如此說來,陳夢熊先生可謂功莫大焉。
▲鄧友梅著并序
▲1995年5月作家出版社出版,13.80元
在鄧友梅先生的北京家中,客廳里掛著一幀“京風民俗”的條幅。凡是讀過鄧友梅的中短篇小說代表作《話說陶然亭》《那五》《煙壺》的人,大都認為他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其實,鄧友梅的籍貫為山東平原縣,解放后他才落腳于北京生活。他的成名作為一九五二年發(fā)表的小說《在懸崖上》。
其實,我與同姓的友梅先生并未通過信,而且也未見過面。但我對他的京味小說不管是短篇和中篇都十分地偏愛嗜讀。一九九八年十月,當我得知鄧友梅先生從上海參加完茹志鵑同志的追悼會乘火車到濟南,再從濟南乘省作協(xié)的車去臨沂參加一個作品討論會時,便托與我相熟的省作協(xié)領導的專車司機王仕莒小弟帶上我購存的《鄧友梅自選集》的第一卷·長篇小說《涼山月》代我請鄧友梅先生簽名留念,至于能不能如愿以償,當時我也沒有多少把握。但我知道,鄧友梅將坐仕莒的車去臨沂,辦這么點小事當不會有什么難處。三四天之后,仕莒把我托帶的書送了回來,鄧友梅先生在扉頁上題字:“自牧同志存正,鄧友梅 1998年12月?!?/p>
從此,我不但對鄧友梅先生的作品更感興趣地閱讀和收藏,而且對其為人做人亦增加了許多好感。
《鄧友梅自選集》的其他四卷為中篇小說卷《那五》、短篇小說卷《尋訪花兒韓》、中篇小說卷《好夢難圓》、散文卷《散文雜拼》。
▲包立民編著,馮其庸題簽
▲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年出版,32.00元
我與包立民先生大概只見過兩三面,其中一次是應同門師兄王欣榮之約,在濟南中華名優(yōu)小吃城內的一家酒館陪包先生吃飯。包先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曾在《文藝報》工作過,他充分利用了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組編了一大批當紅書畫家的自畫像,然后由他配文“寫像”介紹刊發(fā),這些“畫像”和“寫像”后來結集以《百美圖》為書名在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當時主持其事的為倡導“一本書主義”的出版家汪家明兄。大概是在第二次見面后,包先生回京后為我寄來了簽名本的《云海樓隨筆》,并于扉頁上題字:“自牧道兄存閱,立民贈于云海樓,丁亥冬日?!?/p>
《云海樓隨筆》,乃云海樓主包立民先生的收藏字畫之隨筆集,一畫配一文,圖文并茂,讀來別有異趣。據包先生在《弁言》中說:“收藏名人字畫,一般要具備三個條件,首先要有閑錢,所謂閑錢,也就是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之外多余的錢,當然不是小錢,小錢是收不了名作的;其次是閑時,閑時者,工作之外的閑暇之時,整天忙忙碌碌是無暇顧及收藏的;最后一條是閑心,閑心者,愛好之心,品賞之心。三者缺一不可,光有閑錢不懂品賞,聽憑耳食之言,容易上當受騙當冤大頭,光有閑時、閑心,沒有閑錢,也只有撿撿落兒,欣賞欣賞,徒呼奈何?!比绱苏f來,包立民先生不但有閑時、閑心,而且也有閑錢,再加上他天時地利人和住近水樓臺的方便條件,他的收藏成為如此規(guī)模一點也不奇怪。這正應了那句古語:有志者事竟成。而我則認為包先生是有心者事能成。寫到這兒,我倒想起一件和包先生相關的趣事來——
有一年夏天,曉明接到北京包立民先生的電話,說他和啟功先生已到了濟南,住在西郊明星小區(qū)的一座樓內,曉明一聽說啟功先生來濟南了,甚是激動,遂馬上和我及明祥聯(lián)系,相約一同去明星小區(qū)拜訪啟功和包立民先生。在去西郊的公交車上,我們三人還不住地猜測:啟功先生作為一代書畫大師,怎么能住在居民小區(qū)中呢?大概是被私企大老板請來安排在自己的會所中吧?在猜測和閑聊中,我們終于來到了啟功和包先生住的樓內,見到包先生后,他引我們三人和一位個子不高擅長畫駱駝的名叫祁峰的畫家見面,在介紹畫家名字的時候,他把祁峰說成了啟功,我們三人一聽,馬上明白了其中的因由:包先生的口音摻有不少家鄉(xiāng)話,把祁峰說成啟功極為自然,所以曉明把祁峰聽成了啟功。后來我們“三廬”每次說起此事,都會哈哈大笑一陣。人生插曲,豐富生活,同時也愉悅心靈。哈哈!
2015年1月1日晚上于歷下東山居
▲楊絳著 范寅錚題簽
▲1986年5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0.40元
舊諺云:是真名士自風流。目前社會,與真正的七八十歲以上的名流大家交往,比與時下當紅發(fā)紫所謂名家交往要簡單得多、容易得多。老輩文人講究禮數,往往屈尊下就、禮賢下士。這是我三十多年中由自身的一次次體驗得出的結論,舉例如下——
一九九一年,當我的處女集《百味集》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后,曾冒昧寄給中國社科院錢鐘書、楊絳夫婦請求“教正”,現在看來,作為初生牛犢、初出茅廬的在下之舉實在有些唐突??蓻]過多久,我竟然收到了三冊作者簽名贈書,一為錢鐘書先生精裝本的《寫在人生邊上》,二為楊絳女史的《干校六記》;三就是定價僅四角錢的“駱駝叢書”之一《記錢鐘書與〈圍城〉》了。除了贈書之外,還夾寄了楊絳女史刊發(fā)于一九八九年一月三十日《人民日報》副刊“七味書譚”欄下的《讀書苦樂》剪報一幀。楊絳女史的題字文雅清秀,至簡至約:“自牧同志存覽楊絳?!扁j的印是名章,方形白文的。除贈書、剪報外,楊絳女史還附寄了一件大札:
基平同志:
承惠寄大作,謝謝!
鐘書右手大拇指痛,已久不題簽。我書法惡劣,向來不敢為人題簽。尊囑無以應命,十分抱歉。
讀了大作《百味集》,知你是愛書之人,特寄上錢鐘書舊作一冊,拙作二小冊子,附剪報一紙(似乎都是《百味集》所沒有的),聊表微意。你奉孫犁同志為師,名師出高徒,愿你閱讀愈廣,寫作愈進,我們抱著愿望。
草草,即致敬禮
楊絳 六月八日
錢鐘書同候
大家的謙虛在于對人對事的平易對待之中,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的也恰恰是這一點。朋友,記住“水能善下終成?!边@句話吧,它將讓你受用無窮。
▲錢鐘書著
▲1990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5.85元
在淡廬收存的簽名本的作者中,名氣最大的一是“荷花淀派”的創(chuàng)立者孫犁先生,二就是錢鐘書先生了。錢鐘書先生的書,我除存有其全集外,還有不少零本別冊。在這些零本別冊中,我最歡《圍城》和《寫在人生邊上》,前者為成都龔明德兄責編的匯校本,后來為此還和錢鐘書對簿公堂,吃了官司,但“匯校本”的確有它的獨到之處。后者是錢鐘書寄給我的簽名鈐印本,自然更加珍貴。錢鐘書先生的簽名一如他的夫人楊絳女史,也是極其簡約和謙恭:“自牧同志存覽,錢鐘書?!笨墒鹈舟E他們夫婦卻相差較大。楊絳女史總是一筆一畫的娟秀行楷,而錢先生則是草書,而且把“錢鐘書”三個字巧妙的組合成一個大“銭”字,細審卻是三個字的組合體。關于書名題字,盡管版權頁未署名,但人們一看其字的靈動飄逸,就知道一定出自錢先生之手。
錢鐘書先生在這本書的《再版后記》中寫道:“五十年是千年歷史上短暫的一瞬,是匆促人生里悠長的歲月。這本關于人生的小冊子,在它年已半百時再版,無疑標志著歷史的‘公平清楚’以及人生的‘意味深永’?!庇纱丝芍?,錢先生對自己一九四一年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的這部處女集是極為看重并且自信是可以傳世的。
▲高莽繪畫/編撰,莫言題簽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39.00元
著名翻譯家、畫家,曾長期擔任《世界文學》主編的高莽先生的簽名書淡廬內存有多種,那都是高莽先生寄贈的。而這冊《桂冠:諾貝爾文學獎肖像和傳略》卻是高老當面簽贈給我的,題字為:
自牧先生:
多謝多年的愛護,僅將此書奉上,望指教。
高莽 2014.2.22北京
二〇一四年的二月二十一日,我到北京參加山東大學作家班部分師生雅集,趁機抽暇和高峙兄拜訪了姜德明先生和高莽先生。姜先生來濟南時,我曾陪他買過書,后又在全國民間讀書年會上見到過,所以此次拜訪屬于禮節(jié)性看望。而拜訪高莽先生卻是去了卻一個多年的愿望:通信、寄書十余年,總得見面一敘才好??!那天我和高兄見到高莽先生后,他竟說我們是見過面的,可見在高老心里,我們都是熟稔的,彼此相知的,所以才覺得是見過面的。那天,高莽先生應我和高兄之囑寫了六七幅字,他的認真和敬業(yè)讓我們既感動又心痛,最后只好把給潛廬也寫幾個字的想法壓住了。那天,我送了高老幾本拙著和拙編《日記雜志》,高老看到書中印有他為我畫的線描頭像時,說能夠復印下來留念嗎?我說這本書就是特意送給你的,而且再次感謝你為我畫像。高老看過他為我畫的頭像后,便進書房取來了兩本《桂冠》分別贈予我和高兄?!豆鸸凇返膭?chuàng)意新穎別致:開卷為十幅用中國水墨畫創(chuàng)作的十位獲獎作家的半身像,他們是:印度泰戈爾、德國赫爾曼·黑塞、美國福克納、蘇聯(lián)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蘇聯(lián)肖洛霍夫、澳大利亞帕特里克·懷特、日本大島健三郎、葡萄牙若澤·薩拉馬戈、土耳其奧爾罕·帕慕克、秘魯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肚把浴泛笫恰笆澜缱钪奈膶W獎的設立者——諾貝爾”的半身線描像,然后從一九〇一年獲獎的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開始,一人、一像、一篇傳略,直到二〇一三年加拿大獲獎女作家愛麗絲·門羅。最后是多頁已印出圖格的“白頁”,這就預示著,二〇一四、二〇一五年,高莽先生是會為新的獲獎者畫下去的。
高莽先生,你辛苦了。你的畫筆讓無數作家詩人的容貌得到了藝術再現。
▲從維熙著
▲作家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30.00元
因著同是耕堂學生的緣由,大凡在孫犁先生生前或逝后所進行的作品研討、追思紀念活動中,我都能見到從維熙先生。在淡廬的藏書中,有一本《北國草》是從先生的題句簽名本:
自牧存正??嚯y是最好的老師!
從維熙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一日 孫犁逝世十周年日
說實話,盡管當年孫犁先生曾為從先生編發(fā)過不少作品,通常人們也把他和劉紹棠、房樹民、韓映山等作家歸屬于“荷花淀派”之內。但從先生后來的創(chuàng)作風格卻與“荷花淀派”相去甚遠。風格的變異和改良并沒有影響從先生對孫犁先生的敬慕深愛之情,所以,關于老師的大小活動,從先生是從不缺席的?!侗眹荨肥菑南壬鸀楫敶嗄昱笥汛底嗟囊磺啻憾糖?,由其附錄《文學的夢——答彥火》一文得知?!侗眹荨纷畛鯐小兜谝黄谕痢罚拔母铩敝羞B同他的藏書化為了灰燼。后來重印之后,改現名刊發(fā)于一九八三年的二、三、四期《收獲》雜志上。
是的,“苦難是最好的老師”!苦難能使人不忘根本,懂得珍惜,并正直從文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