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益軍
母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chǎn)黨員,雖已退休賦閑多年,但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在她身上絲毫未變,對黨組織依然一往情深。說起她的入黨經(jīng)歷,可謂一波三折,一言難盡。
母親20世紀30年代生于一戶普通農(nóng)家,到了上學的年紀卻一直未能上學讀書,只是跟著我大舅認了點字。解放后,母親看到村里一些小孩天天背著書包去上學,心里非常羨慕,也想去上學,可外公外婆不同意,而我大舅卻很支持,極力說服二老,母親終于到縣城小學報了名。那時母親已17歲,上一年級不合適,學校讓母親考五年級的試卷,母親居然考及格了,這樣她就成為了一個五年級的插班生。后來母親考上了師范學校,畢業(yè)后走上了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回顧自己一路走來的經(jīng)歷,母親感慨萬千,她說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建立了新中國,才給了她求學和走上工作崗位的機會,她的一切都是黨給予的。因此她對黨、對國家感情特別深厚,并將這種感情化作了做好教育工作的永恒動力。由于工作勤懇,成績卓著,20世紀50年代末,她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范。也就是在那時她萌生了向中共黨組織靠攏的想法,并虔誠地向中共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然而,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她未能入黨。她把對黨的深厚感情深藏心底,以燦爛的笑容面對學生、面對生活,一如既往地做好黨和人民交予的教育工作。那一本本通紅的榮譽證書、獲獎證書忠實地記錄了母親在教育這塊園地上辛勤耕耘所結(jié)下的累累碩果。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面對全新的政治經(jīng)濟局面和喜人的發(fā)展形勢,母親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對黨的無限深情,第二次鄭重地向中共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但當時“左傾”思想尚未完全肅清,母親又一次因同樣的原因被擋在了黨組織的大門之外。這一次母親徹底想開了,她說,雖然自己組織上入不了黨,但在思想上、行動上一定要入黨。她以巨大的熱情,將全副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中,起早貪黑,不辭辛勞,在課堂里送走了一個個春夏秋冬,在三尺講臺前書寫著自己無怨無悔的人生。一批批學子從她的課堂走向大江南北,走向長城內(nèi)外,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人才?!疤依畈谎?,下自成蹊”。 從祖國各地寄來的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學生來信和過年過節(jié)時似雪片般飛來的賀卡,是母親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的有力佐證和最高獎賞。母親的努力沒有白費,就在退休的前一年,中共黨組織向她敞開了大門,母親終于圓了一生孜孜以求的入黨夢。那天夜里她躺在床上,思緒萬千,輾轉(zhuǎn)反側(cè),激動得徹夜未眠。
是黨把母親從一個懵懂無知的農(nóng)村女孩培養(yǎng)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黨對她恩重如山,她對黨的感情比山高,比海深。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實現(xiàn)了她一輩子夢寐以求的愿望,還有什么比這更幸福、更快樂?
母親對黨堅定的信念,執(zhí)著的追求,赤誠的感情和數(shù)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她饋贈給子女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
2021年恰逢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母親思緒綿綿,感慨萬千。她說,她一如既往地愛著中國共產(chǎn)黨,愛著祖國,愛著人民。她所取得的一切成績歸功于黨,歸功于人民。堅定跟黨走,在正道上行,是她此生不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