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求緯
20世紀90年代,《萬縣日報》、萬縣電視臺記者首次到下莊采訪。
崇山峻嶺,崇山峻嶺……
目力所至的崇山峻嶺忽然裂開一道縫,地縫的下面有一個村莊。
世人的目光都從山嶺上平平地掃過去,不會轉(zhuǎn)彎,遺漏了巫山之谷底的三四百號人。
記者的觸角,探呀,尋呀,掃呀,描呀,看見了下莊。
攝像機是村民的背篼背進去的。裝著采訪本鋼筆錄音機的挎包是縣里干部背進去的。小伙子一個個走著,爬著,都是時不時被村民輪流背進去的。有兩位記者同是巫山人氏呀,手扒巖上抖抖顫顫的,哆嗦著念叨:“沒走過,沒見過……”
三五個記者,就在山民家里分居,烤著轉(zhuǎn)轉(zhuǎn)火,吃著洋芋果,睡著包谷殼,躺著數(shù)星星?!俺泽π贰币膊皇沁@樣吃的呀,螃蟹還有腳爪可扳哩,這兒山民的草棚石瓦屋全在懸崖邊上,做夢翻身都沒個扳得住的地方……
去修路工地現(xiàn)場采訪吧,這兒有現(xiàn)無場,村民從高巖上腰纏繩索吊下來,打一下錘頭蕩一下秋千。巖隙間擠了幾個人,打炮眼,掄不開二錘就用手摳——那千年老巖都是用指甲摳得下來的么!一位膽大的記者要拍照,人機綁著繩索吊下來,沒地方站呀,退不開呀,兩位村民一手揪住藤蔓,一手摟著他的腰,命懸一線的狀態(tài)下?lián)ППz下的鏡頭,你說那些畫面該多溫暖!
下到巖隙回不去了,就和村民一起就地過夜吧。頭盡量朝里,腳盡量朝外,并排攤在地里的大蘿卜,一個個腰纏的不是萬貫,而是巖上垂下的藤蔓,深淵就在咫尺,千萬改掉睡覺翻身的習慣哪!
這天村支書毛相林流淚了。鐵打的漢子,挪取自家生活費來修路被親戚罵得狗血淋頭也沒流淚呀,手掌上血泡壘血泡疼得要命也沒流淚呀,這次為什么?
外出打工掙錢掙得好好的村民黃會元被他喊回來修路,第二天就被飛石砸倒在工地上,他心疼啊,他內(nèi)疚啊,堂堂五尺漢子重重有淚也輕彈!黃的父親想了一晚,葉子煙裹了一晚。翌晨他對村支書說,算了,人走了,那是他的命。路是要修的,你說,要我老頭子做什么?
還要做什么呢?老少合一心,全村抱成團,不信下莊沒出路,不信雞毛不上天!
下莊終于上來了。共和國的視線投向了下莊。共和國的新農(nóng)村舉起了下莊。共和國小康的路上走著下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