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萬朝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shù)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shù)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于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最為引起人們異議的是徐志摩的情感生活。在他短短的三十六歲生命里,有三個重要女人,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
三個女人給我印象最深、最敬佩的是徐志摩的結(jié)發(fā)妻子張幼儀。1915年,政界風云人物張君勵為自己的妹妹張幼儀向徐志摩提親,徐志摩無力反抗家族的安排,把從未謀面的新娘娶進了門。張幼儀雖然端莊賢淑,但是與志摩毫無感情,這樁無愛婚姻注定是場悲劇。1921年秋天,徐與林徽因相愛后,便逼迫身懷有孕的張幼儀打掉胎兒,并簽字離婚。張不答應(yīng),徐竟一走了之,將張一人撇在波士頓。產(chǎn)期臨近,無奈之際,張給二哥張君勵寫信求救,她來到巴黎,后來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明知張的去向,卻不予理睬,只在要辦理離婚手續(xù)時,才找到柏林。徐志摩在對待張幼儀的事情上,顯得無情無義,甚至慘無人道。但是,張幼儀在以后的日子里,很快從悲痛中振作起來,入裴斯塔洛齊學院,專攻幼兒教育?;貒筠k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儲蓄銀行,均大獲成功。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回國后與志摩成為朋友,仍照樣服侍徐志摩的雙親(認作義女),精心撫育她和徐志摩的兒子;而且還時時替志摩考慮,為他掏錢墊付股份,制作新衣,還多次借錢給徐志摩,替揮霍無度的陸小曼還債,解燃眉之急。在張幼儀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不僅僅是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更有新女性自強自立的精神,胸懷寬闊的氣度。她對徐志摩的愛才是真愛,她不圖回報,不管志摩愛不愛她,得不到志摩的愛,甚至得不到一個名分。
徐志摩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愛情幸福,戀愛的自由。他與林徽因之間的愛,最為純真,被傳為佳話。才貌絕倫的林徽因,深深地吸引著徐志摩,他苦苦追求,不惜與結(jié)發(fā)妻子離婚。但是,林徽因雖然很愛志摩,卻無法做出拆散別人家庭的行為,最后還是理智地離開了志摩,不告而別,與父親回國。徐志摩與張幼儀離婚后回國找到林徽因,然林徽因已經(jīng)與梁啟超之子梁思成定親。雖然梁思成懇請林徽因自己選擇,林徽因還是與徐志摩斷絕戀愛關(guān)系。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詩是這樣寫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zhuǎn)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边@是徐志摩對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見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這就是世俗所難理解的一種純情。
令人敬佩的是徐、林、梁三人仍為摯友。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飛機失事而遇難之后,梁思成前去處理后事,并帶回一塊飛機殘骸交給林徽因,林徽因一直掛在床頭,作為紀念,直至1955年去世。林徽因跟隨梁思成主攻建筑,成為建筑學家,共同設(shè)計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留下千古佳話。
三個女人當中,我最不喜歡的,甚至替徐志摩有些悲哀的是陸小曼。徐志摩對陸小曼的愛,也是付出了真情,然而卻沒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陸小曼是徐志摩的朋友王庚的妻子,徐與她在北京交際場所相識相愛。陸小曼生性聰慧,天生麗質(zhì),俊俏可愛,畫畫、唱戲、跳舞,無所不能。十七八歲,便是北京外交界的名媛了。徐與陸的相愛,也使二人招致了欺友之妻背信棄義、勾引良家婦女、不守婦道、紅杏出墻的罵名。他們不顧來自雙方家庭與社會各界的壓力,奮力抗爭,終于在1926年七夕,在北京北海公園結(jié)婚,有胡適做介紹人,梁啟超做證婚人。婚后前段時期,雖然徐父徐母對陸小曼依然心有不滿,但是兩人也過得浪漫、愜意。只是到了后期,由于陸小曼的病、由于徐父的拒絕接納、由于鴉片的侵蝕等諸多原因,陸小曼變得越發(fā)嬌慵、懶惰,渾沒了當初戀愛時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個有靈性的女人。她每天過午才起床,在洗澡間里摸弄一個小時,然后吃飯。下午作畫、寫信、會客。晚上大半是跳舞、打牌、聽戲。徐志摩為了使妻子心喜,就一味遷就她,雖然在口頭上常常婉轉(zhuǎn)地告誡陸小曼,但效果不大。后來,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出于對陸小曼極度不滿,在經(jīng)濟上與他們夫婦一刀兩斷。徐志摩要從父親處拿錢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他不得不同時在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大夏大學三所學校講課,課余還趕寫詩文,以賺取稿費,即便如此仍不夠陸小曼的揮霍。常常是債主逼上門來,搞得徐志摩焦頭爛額。
書房里的徐志摩潛心研究學問,而客廳里麻將聲不絕于耳,格調(diào)極不和諧。陸小曼還伙同翁瑞午吸食鴉片,麻將、鴉片、戲園是她離不開的生活??吹皆娙诉^著這樣的生活,真是痛心疾首。好在徐志摩去世后,陸小曼也算得高尚,家里掛著徐志摩的大幅油畫像,每天陸小曼都要在像前供上鮮花、水果。她自己四季身穿素服,不再去什么娛樂場所。有一年清明節(jié),還去硤石給徐志摩掃墓。后來還出版了兩本徐志摩的書,一本叫《愛眉小札》,一本叫《志摩日記》。解放前,她還和趙家璧一起整理了《徐志摩全集》,可惜因時局太亂,沒有出成,不過總是盡了她當妻子的責任。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jīng)活躍一時并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dǎo)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他的思想、創(chuàng)作呈現(xiàn)的面貌,發(fā)展的趨勢,都說明他是個布爾喬亞詩人,資產(chǎn)階級作家。他的思想的發(fā)展變化,他的創(chuàng)作前后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guān)聯(lián)著的。
作為新月派的一個主要詩人,徐志摩在我國新詩發(fā)展史上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一定的影響,為新詩的發(fā)展進行過種種試驗和探索。他的詩歌有著相當鮮明的獨特風格,有一定的藝術(shù)技巧。
作為那個時代的人,徐志摩做到了一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命運有過深刻的思考。他與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與陸小曼的婚姻又摻雜了太多的物質(zhì)功利,他與林徽因的情愫才最令人唏噓。
(本文圖片來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