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慧
【摘要】目的:對針對性營養(yǎng)護理干預路徑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方法:研究樣本為我院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200例,樣本選取時間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間,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20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分為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以及采用營養(yǎng)針對性營養(yǎng)護理干預路徑的觀察組,對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的差異進行對比。結果:對照組患者的HP、血白蛋白、STP、血清蛋白和bmi指數均顯著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護理中應用針對性營養(yǎng)護理干預路徑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各項營養(yǎng)指標,具有較高的臨床參考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護理干預;針對性營養(yǎng)護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49
作為一種慢性炎性反應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患病后會出現一系列癥狀,包括粘液膿血便、腹瀉、腹痛等,且病情發(fā)作具有反復性,同時具有較高的復發(fā)幾率,臨床治療難度較高,當前,臨床上尚未對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生原因進行明確,該病可累及直腸和乙狀結腸[1]。當前部分患者缺乏對疾病知識的了解,遵醫(yī)行為較差,治療配合度不高,因此容易導致患者營養(yǎng)不良,增加疾病的復發(fā)率,影響患者的預后治療效果,所以臨床上特別重視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護理干預,特別是針對性營養(yǎng)干預,本文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采用針對性營養(yǎng)護理干預路徑的效果進行了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樣本為我院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200例,樣本選取時間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間,對照組中包括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齡23到77歲之間,平均年齡50.2歲,病程3到16年,平均病程9.63年,觀察組中包括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齡26到78歲之間,平均年齡52.4歲,病程3到17年,平均病程10.22年,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簽署同意書。
1.2方法
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用于對照組,包括指導用藥,健康知識教育和對患者各項指標密切監(jiān)測,采用針對性營養(yǎng)護理干預路徑用于觀察組患者,具體包括:(1)飲食健康教育。將補充營養(yǎng)對促進疾病恢復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囑咐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的事項,并為患者發(fā)放飲食知識手冊,囑咐患者遵醫(yī)囑飲食,增加患者對潰瘍性結腸炎飲食相關知識的了解,同時告知患者家屬,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標準。(2)提供營養(yǎng)支持,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的年齡病史過敏食物并發(fā)癥和血液檢測情況,結合以上內容。為患者制定和開展針對性的營養(yǎng)干預,為患者制定合理飲食計劃,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多補充新鮮的蔬菜水果和優(yōu)質蛋白,少吃多餐,多吃高熱量和低脂肪。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油膩辛辣生冷等食材。部分患者對一些食物不耐受,因此,護理人員要標注患者的安全食物和禁忌食物,等到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增加患者飲食的多樣性,對飲食計劃進行重新制定,此外,因個體化飲食方案能夠促進飲食護理效果的發(fā)揮,因此可告知患者制作飲食日記,使患者自身參與到營養(yǎng)控制過程中,幫助患者養(yǎng)成科學良好的飲食習慣。(3)出院飲食指導?;颊叱鲈呵埃o理人員要結合患者的恢復情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并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詢問患者是否有異常情況,是否遵醫(yī)囑飲食對患者的不良癥狀進行記錄,并結合患者當下的情況適當調整飲食方案。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營養(yǎng)學指標進行對比,包括HP、血白蛋白、STP、血清蛋白和bmi指數。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使用SPSS22.0,用均數標準差和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檢驗采用t和x2,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營養(yǎng)學指標
對照組患者的HP、血白蛋白、STP、血清蛋白和bmi指數均顯著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生率,其主要發(fā)病部位包括乙狀結腸以及左半結腸,患者在患病后會出現明顯的癥狀,包括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當前臨床針對此病尚無有效的治愈方法,該病可對患者工作學習和生活造成嚴重不良影響[2]。造成潰瘍性結腸炎發(fā)生的原因考慮和以下幾種因素有關,如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家族遺傳、腸粘膜感染、飲食不佳等,腸黏膜非常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損傷,造成其通透性降低,令腸粘膜中進入抗原微生物,從而引起免疫反應,使疾病復發(fā)的幾率大大增高,此外,患者腸道內菌群的變化也會導致腸壁的通透性降低,并影響腸道黏膜的免疫系統(tǒng).因此,臨床上十分重視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營養(yǎng)干預[3]。
本研究分別將常規(guī)護理和針對性營養(yǎng)護理干預路徑用于對照組及觀察組,對比護理效果方面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HP、血白蛋白、STP、血清蛋白和bmi指數均顯著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說明針對性營養(yǎng)護理干預路徑效果比較理想。
綜上所述,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護理中應用針對性營養(yǎng)護理干預路徑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各項營養(yǎng)指標,具有較高的臨床參考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惠麗,華萍.基于信息-動機-行為模型的健康教育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06):792-798.
[2]谷楠,盧靜,閻莉.5A+5R護理模式對老年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心理狀態(tài),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結直腸肛門外科,2020,26(04):113-117.
[3]高水蓮.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護理要點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019(011):1942-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