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衣騎士》The Green Knight
導演: 大衛(wèi)·洛維
編劇: 大衛(wèi)·洛維
主演: 戴夫·帕特爾 艾麗西亞·維坎德 薩莉塔·喬德霍里 拉爾夫·伊內(nèi)森
驚悚原點:斷頭騎士的故事在歐美傳說中并不鮮見,他可能是愛爾蘭民間神怪傳說中最著名的一位。由于在戰(zhàn)場上不幸陣亡,首級被敵人割去,因此每逢月黑風高的夜晚無頭騎士便會騎著一匹同為亡靈的馬出沒于沉睡谷,四處尋找自己遺失的首級;而每當看見與自己生前長相相似者便會斬其頭顱帶回,蒂姆·伯頓的《斷頭谷》便是由此改編。而《綠衣騎士》也是英倫童話,說的亦是一位斷頭騎士的故事。
另類愛好指南:A24擁躉/亞瑟王與圓桌騎士傳奇愛好者
驚悚指數(shù):★★★
A24奇跡
在正式進入這部中世紀的恐懼夢魘之前,有必要率先為大家介紹一下《綠衣騎士》的出品公司:A24。作為好萊塢新貴,它制作過一大批話題大作,在過去近10年時間里年年在奧斯卡上都有所斬獲。A24成立于2012年,三位創(chuàng)始人中的一位曾任職于金融巨頭古根海姆,一位是電影發(fā)行公司示波器的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另一位是制片公司big beach的制片。三位創(chuàng)始人對于電影的把握和見解非同小可,“打造擁有獨特視點的電影作品”是其一貫宗旨,這使得A24一直秉承著風格多元的無限創(chuàng)作力。從《走火交易》小試牛刀挑戰(zhàn)動作片,到《房間》延續(xù)和布麗·拉爾森的驚悚合作,捧出第二年輕的奧斯卡影后;再到青春片里劍走偏鋒的《伯德小姐》;以及驚艷戛納的荒誕懸疑《圣鹿之死》;更別說還有摘得奧斯卡桂冠的《月光男孩》……可以說,沒有哪個獨立電影廠能在近年像A24一樣產(chǎn)生如此大的影響力。并且和影評人推崇的所謂“小眾藝術”不同,A24合作的導演大都在當時籍籍無名,不過在影片上映后卻能引起空前反響,這與A24一直致力于走向一種品味獨特、符合當下年輕人口味、藝術與商業(yè)氣息并重的理念相互重合。因為目標市場是年輕人,所以A24的發(fā)行策略也完全走著年輕態(tài)道路,他們幾乎不在傳統(tǒng)報業(yè)做多少宣傳,將節(jié)省下來的資金投入到網(wǎng)絡宣傳中去,并且在新媒體的宣傳中也不是粗暴的廣告,而是采用了接近觀眾,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宣傳方法,給人一種“時髦又懂行”的感覺。
盎格魯-撒克遜怪談
驚悚片一直是A24的“王牌項目”,從有著強烈的窒息感,走經(jīng)典反殺套路的《綠色房間》,到民俗學詭談的《遺傳厄運》;再到特別“陽光”到全然不似黑暗驚悚片的《仲夏夜驚魂》……A24的驚悚,仿佛完全不走套路,只在某個完全未知的瞬間,給人以出乎意料的恐懼?!毒G衣騎士》這個頗為復古的名字,理所應當將故事置于古代歐洲,而其中最有名的“騎士”,莫過于亞瑟王的圓桌騎士,綠衣騎士確實是屬于這一系列的“周邊產(chǎn)品”,其改編于《高文爵士與綠衣騎士》,原著屬于盎格魯-撒克遜韻文騎士文體,全詩共2529行,作者不詳,創(chuàng)作于諾曼時期向新時代過渡的14世紀,編纂自亞瑟王和圓桌騎士的傳說系列。關于“亞瑟王”的很多傳說更是廣為流傳,像石中劍、圣杯和法師梅林等等,往往充滿了魔法和奇幻的色彩,所以這位國王可謂影視劇里面的???。
《綠衣騎士》是一個有關成長的試煉故事,其中不乏某些帶有神秘元素的黑暗傳說:巨人、女巫、狐貍、綠衣騎士、城堡的伯爵……如果你是《哈利·波特》以及英倫魔幻的愛好者,或許會相當喜歡這個設定。而這個故事本身的確有點血腥,帶點“少兒不宜”——貫穿劇情的,都是關于“砍頭”的線索。一次圣誕節(jié)的宴會上,在亞瑟王的宮殿里面,圓桌武士們環(huán)繞而坐,氛圍和諧,就在此時一名不請自來的綠衣騎士打破了平靜,綠衣騎士要求在場的騎士與自己玩一個互砍的游戲,條件是一年后的圣誕節(jié),砍他的騎士要去綠教堂接受他的回砍。騎士高文毛遂自薦,揮劍砍下了綠衣騎士的頭,隨后的一幕令所有人震驚,身首分離的綠衣騎士竟然拿起自己的頭揚長而去。在母親和亞瑟王的鞭策下,高文獨自踏上了去尋找綠衣騎士的歷程,這期間他遭遇了搶劫犯、狐貍、女鬼、巨人,以及城堡中的恐怖夫妻,相對應的卻是對他本人慷慨、友誼、善行、自重和知恩的考驗。
《綠衣騎士》這部影片整體的風格偏向于詭異神秘,角色在現(xiàn)實和虛幻之中穿梭,舒緩的鏡頭下呈現(xiàn)的畫面猶如古典油畫,靜謐優(yōu)美,帶著些許悠遠的浪漫。但故事本不高深,男人的成長、皇室的偽詐、騎士的高尚都是像“農(nóng)夫與蛇”一樣簡單的寓言故事。有些情節(jié)看上去玄之又玄,其實故事不過是一場簡單的關于騎士精神的試煉,如何面對自己的虛偽和懦弱,如何化解面對巨大權力時虛妄的執(zhí)念。而最為“勸退”觀眾的地方在于,作為一部驚悚片,其片長超過了130分鐘,這對于崇尚“快消”的驚悚電影愛好者而言,實際觀感無疑大打折扣,并且根據(jù)爛番茄的影評反饋來看,有人直指影片“故弄玄虛”,或許也不是沒有道理。